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一老师做微调查发现中学师生课堂上坚持问候的不到20%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9-12 06:48: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喊一声“上课”,班长喊一声“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起来,老师鞠躬说“同学们好”,同学们说“老师好”并鞠躬回礼。下课铃响,老师说“下课”,班长同样喊一声“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同学们齐刷刷地向老师鞠躬再见。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又或者渐感陌生?

  教师节前两天,五乡中学历史老师陈欢夸在朋友圈发起了一项微型调查,关于这套礼节在课堂上的实施现状,得出的统计结果值得深思。

  追问

  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

  5成以上教师认为要保留

  调查中,虽然有25位受访者认为无所谓、没必要,认为这是繁文缛节、形式主义,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多此一举,还有人认为“老师教学风格不同,问候的形式也可以多样,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但是,作为一种流行了数十年之久的教育现象,依然有55.4%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有必要保留这一礼仪,并期望从此改变。

  奉化中学历史老师林雪松说,我一直坚持这么做。一方面是提醒同学们应该切换到历史频道了,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礼节意识。有个学生在毕业留言中提及我的鞠躬,说我弯得很深,不敷衍。

  至于其存在的作用(多选题),有75%的教师认同有利于“规范课堂秩序,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有67%的教师认同有利于“增强课堂学习的仪式感”;有50%的教师认同有利于“传承尊师爱生之中华传统”。

  陈欢夸说:“我的理解是,这个仪式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醒学生已经上课,应该进入上课状态并保持安静,同时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意识。”

  昨天,五乡中学德育副校长王奇在看了陈欢夸老师的调查报告后,深有启发。

  “礼仪是开始师生沟通的第一步。在课堂上,老师是有引导能力的。但是我们好像渐渐淡忘了,总是一进教室就摊开书本。今天我也付诸行动了,一上课就相互问候,我觉得我们双方都很自然。”他还透露说,学校会在全校老师中发起一次倡议。

  探究

  到底是什么原因

  让这一传统渐行渐远

  参与调查的人当中,有一位师范院校毕业,目前还处于实习阶段的人,知道这样的结果,他很奇怪:现在我的指导老师明确要求每节课都需要这么做,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回想起我十多年前的实习经历,似乎也是这样的,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听指导老师的课,课堂首尾均少不了这样的环节。我在2006年参加工作之初,也是坚持着的,后来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渐渐忽略了,只在公开课上实施。”陈欢夸看到这样的留言,对着手机不禁笑了一下。这组调查结果也显示,像他这样仅在公开课上使用这套礼仪的教师占到了53.6%。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逐渐远离了这一传统?

  陈欢夸说,有一种思维就是习惯性地将教育生态中的一切恶习归结为“考试指挥棒”——你看中考、高考多么重要,需要我们平时争分夺秒,课堂时间如此宝贵,怎可浪费在这些虚无的仪式上?对于这一观点,陈老师是保持怀疑的。要说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和摧残,没有人能比得过70后、80后的,在音、体、美课大量被文化课挤占的那个时代,这套课堂礼节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为教育的常态。

  他认为,这是时代变迁和个性张扬的结果。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很多人变得浮躁和功利;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年轻人崇尚个性和时尚,表现为不爱循规蹈矩,喜欢破旧立新。

  当然,当下的教育环境还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很多人看来,除了考试成绩,其余一切言行举止的教养都显得不那么重要。很多老师不是不想坚持这一套礼仪,而是受到现实的打击。有老师坦言,因为“不想看见个别同学三三两两动作和懒洋洋的态度”,所以索性就放弃了;所以才有老师会说“铃响后安静地等待教师上课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调查

  学段越高越不流行

  高中师生仅20%相互问候

  “其实,结果还是蛮出乎我意料的。”陈欢夸老师说,微型调查共有56位教师,48位学生参与。

  从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一直坚持实施这套礼节的,小学老师占80%,初中老师占16.7%,高中老师占18.6%,大学老师为零。

  而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7%的小学生认为“在课堂经常实施这套礼节的教师很多”,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眼中认为“很多”的分别占50%、58.8%和23.5%。

  “这说明每个学段的课堂上均有一批坚守这一礼节的老师,大学课堂也不例外,但是遗憾的从初中到大学,分别有12.5%、17.7%和41.2%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经常性实施该礼节的老师。”他说。

  这些数据,让陈欢夸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学段越高,搞这一套礼节的老师越少。

  事实上,问题中有一道针对老师的问题也能证明这一点。“您最近一次使用这个礼节是什么时候?”80%的小学老师回答是“上一堂课”,三分之二的初中老师回答是“几个月前”甚至“更久之前”,超过六成的高中老师回答是“几个月前”、“更久之前”甚至“从没有过”。

  这点还可以通过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调查进行佐证。

  “与您以前就读的学校相比,这一礼节在哪个阶段比较常见?”17名高中生中6名认为是小学,4名认为是初中,2名认为是高中,5名认为差不多;17名大学生中12名认为是小学,4名认为是初中,1名认为差不多。

  “真的很遗憾,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所学的知识日渐长进,这一课堂礼节却在慢慢丢失。”对这样的结果,陈老师有一点担心。

  ●调查者说

  作为调查发起人的陈欢夸说,我们更进一步思考,与这一传统一并丢失的还有什么呢?一年级入学,第一课是关于课堂的礼节和规范,包括这一套完整的师生问候;小学语文的第一课是《天地人》;小学英语的第一课是打招呼。这些都是做人的规矩,和知识一样,规矩有时候也是会被遗忘的,所以需要不断复习和强化。我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立德树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也是从教做人开始的。这项礼仪的缺失,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现代金报记者章萍

原标题:宁波一老师做了个微调查发现中学师生课堂上坚持问候的不到20%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一老师做微调查发现中学师生课堂上坚持问候的不到20%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9-12 06:48:00

  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喊一声“上课”,班长喊一声“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起来,老师鞠躬说“同学们好”,同学们说“老师好”并鞠躬回礼。下课铃响,老师说“下课”,班长同样喊一声“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同学们齐刷刷地向老师鞠躬再见。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又或者渐感陌生?

  教师节前两天,五乡中学历史老师陈欢夸在朋友圈发起了一项微型调查,关于这套礼节在课堂上的实施现状,得出的统计结果值得深思。

  追问

  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

  5成以上教师认为要保留

  调查中,虽然有25位受访者认为无所谓、没必要,认为这是繁文缛节、形式主义,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多此一举,还有人认为“老师教学风格不同,问候的形式也可以多样,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但是,作为一种流行了数十年之久的教育现象,依然有55.4%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有必要保留这一礼仪,并期望从此改变。

  奉化中学历史老师林雪松说,我一直坚持这么做。一方面是提醒同学们应该切换到历史频道了,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礼节意识。有个学生在毕业留言中提及我的鞠躬,说我弯得很深,不敷衍。

  至于其存在的作用(多选题),有75%的教师认同有利于“规范课堂秩序,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有67%的教师认同有利于“增强课堂学习的仪式感”;有50%的教师认同有利于“传承尊师爱生之中华传统”。

  陈欢夸说:“我的理解是,这个仪式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醒学生已经上课,应该进入上课状态并保持安静,同时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意识。”

  昨天,五乡中学德育副校长王奇在看了陈欢夸老师的调查报告后,深有启发。

  “礼仪是开始师生沟通的第一步。在课堂上,老师是有引导能力的。但是我们好像渐渐淡忘了,总是一进教室就摊开书本。今天我也付诸行动了,一上课就相互问候,我觉得我们双方都很自然。”他还透露说,学校会在全校老师中发起一次倡议。

  探究

  到底是什么原因

  让这一传统渐行渐远

  参与调查的人当中,有一位师范院校毕业,目前还处于实习阶段的人,知道这样的结果,他很奇怪:现在我的指导老师明确要求每节课都需要这么做,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回想起我十多年前的实习经历,似乎也是这样的,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听指导老师的课,课堂首尾均少不了这样的环节。我在2006年参加工作之初,也是坚持着的,后来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渐渐忽略了,只在公开课上实施。”陈欢夸看到这样的留言,对着手机不禁笑了一下。这组调查结果也显示,像他这样仅在公开课上使用这套礼仪的教师占到了53.6%。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逐渐远离了这一传统?

  陈欢夸说,有一种思维就是习惯性地将教育生态中的一切恶习归结为“考试指挥棒”——你看中考、高考多么重要,需要我们平时争分夺秒,课堂时间如此宝贵,怎可浪费在这些虚无的仪式上?对于这一观点,陈老师是保持怀疑的。要说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和摧残,没有人能比得过70后、80后的,在音、体、美课大量被文化课挤占的那个时代,这套课堂礼节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为教育的常态。

  他认为,这是时代变迁和个性张扬的结果。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很多人变得浮躁和功利;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年轻人崇尚个性和时尚,表现为不爱循规蹈矩,喜欢破旧立新。

  当然,当下的教育环境还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很多人看来,除了考试成绩,其余一切言行举止的教养都显得不那么重要。很多老师不是不想坚持这一套礼仪,而是受到现实的打击。有老师坦言,因为“不想看见个别同学三三两两动作和懒洋洋的态度”,所以索性就放弃了;所以才有老师会说“铃响后安静地等待教师上课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调查

  学段越高越不流行

  高中师生仅20%相互问候

  “其实,结果还是蛮出乎我意料的。”陈欢夸老师说,微型调查共有56位教师,48位学生参与。

  从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一直坚持实施这套礼节的,小学老师占80%,初中老师占16.7%,高中老师占18.6%,大学老师为零。

  而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7%的小学生认为“在课堂经常实施这套礼节的教师很多”,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眼中认为“很多”的分别占50%、58.8%和23.5%。

  “这说明每个学段的课堂上均有一批坚守这一礼节的老师,大学课堂也不例外,但是遗憾的从初中到大学,分别有12.5%、17.7%和41.2%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经常性实施该礼节的老师。”他说。

  这些数据,让陈欢夸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学段越高,搞这一套礼节的老师越少。

  事实上,问题中有一道针对老师的问题也能证明这一点。“您最近一次使用这个礼节是什么时候?”80%的小学老师回答是“上一堂课”,三分之二的初中老师回答是“几个月前”甚至“更久之前”,超过六成的高中老师回答是“几个月前”、“更久之前”甚至“从没有过”。

  这点还可以通过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调查进行佐证。

  “与您以前就读的学校相比,这一礼节在哪个阶段比较常见?”17名高中生中6名认为是小学,4名认为是初中,2名认为是高中,5名认为差不多;17名大学生中12名认为是小学,4名认为是初中,1名认为差不多。

  “真的很遗憾,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所学的知识日渐长进,这一课堂礼节却在慢慢丢失。”对这样的结果,陈老师有一点担心。

  ●调查者说

  作为调查发起人的陈欢夸说,我们更进一步思考,与这一传统一并丢失的还有什么呢?一年级入学,第一课是关于课堂的礼节和规范,包括这一套完整的师生问候;小学语文的第一课是《天地人》;小学英语的第一课是打招呼。这些都是做人的规矩,和知识一样,规矩有时候也是会被遗忘的,所以需要不断复习和强化。我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立德树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也是从教做人开始的。这项礼仪的缺失,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现代金报记者章萍

原标题:宁波一老师做了个微调查发现中学师生课堂上坚持问候的不到20%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