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象山开渔节明天上演 记者追忆12年前随船出海"八天六夜"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8-09-15 15:22:00 报料热线:81850000

  锣鼓震天,千帆竞发!明天(9月16日),象山石浦又将万众瞩目,第二十一届中国(象山)开渔节正式上演。

  开渔节前一天,宁波晚报已退休资深摄影记者龚国荣给本网发来了独家图文,回忆12年前和记者黄剑跃随船采访东海捕鱼的的难忘经历。

  在23年记者生涯中,龚国荣前后采访了18次开渔节,其中2006年这一次最深刻、难忘。他形容是:“海上惊涛,八天六夜。”

  这是怎样难忘的经历?海上惊魂的“八天六夜”,发生了什么?一起来看看——

  今天9月15日,明天(9月16日)又将迎来第二十一届中国(宁波象山)开渔节。

  从第一届开渔节到现在我参加了18次,回想起记者生涯23年,最让我难忘的是2006年的一次我和同事黄剑跃一起,登上了象山县石浦镇船老大林永法的渔船,随同前往东海进行海上捕捞,开始了“海上惊涛八天六夜”前所未有艰苦的体验式采访。在与渔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八天六夜中,两名记者不但亲眼目睹了渔民辛勤劳动的全部过程,而且也走进了他们的心灵,和他们进行了近距离,心与心的亲密沟通。

  随着一声起航令下,象山石浦港顿时沸腾起来, 1500多艘渔船千帆竞发,汽笛齐鸣,角号震耳,鞭炮声喧天,浪花飞溅。渔船首尾相接,宛如一支威风八面的庞大的舰艇编队,劈波斩浪驶向希望的海洋,开赴东海渔场进行秋季渔业生产。

  2006年9月16日,东海结束了三个月的休渔期,成千上万的宁波渔民开始出海打鱼,为广大市民送来了透骨新鲜的海鲜。那么,渔民到底是怎么捕鱼的?他们生活得是否如意?他们又在想什么?

  受《宁波晚报》编委会委派,我和同事黄剑跃登上了渔船出海,与渔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为期一周;八天六夜的体验式采访活动中,我们克服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晕船和不适艰苦生活环境的困扰,亲眼目睹了渔民兄弟辛勤劳动的全部过程,还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和笔原生态地记录下来奉献给广大读者。

  9月16日,好事多磨

  今天是开渔的大喜日子。当天上午9点,按照事先联系好的时间,我们在象山石浦港登上船老大林永法的浙象渔40108船。林永法自己在浙象渔40107船,在出海打鱼的时候需要两艘船配合进行。

  由于当时台风“珊珊”尚未远离,所有渔船在中午11点多的时候都接到通知不准出海作业,象征性开船仪式结束后,渔船在铜门瓦大桥外海域转了一圈马上回港避风。下午l点左右,我们的渔船又回到石浦港内。我们也先上岸等待适合的时候再出海。

  9月17日,生不如死

  下午1点,我们还在街头小饭馆用餐,突然接到船老大林永法的电话:“可以出发了!”马上扔下碗筷,我们拿好行李直奔码头,其中包括新添置的草席和被褥。

  1点30分,两艘船一前一后出发了。渔船行进之初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出航不久,手机就没信号了。当彻底看不到陆地和小岛后,船员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仓内。漫长的航程正式开始。

  为减少船员负担,我们俩每人带上10个塑料袋,在晕船呕吐时用。

  到了下午2点时分,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由于风浪实在太大,渔船时刻在大幅度颠簸,这让第一次出海的黄剑跃感到极为不适。在驾驶室采访的他,随着一阵阵抑制不住的恶心不断“攻击”着喉咙,他很快就坚持不住了,不顾一切地吐了起来。

  我在间隔半小时后也吐了起来。吐到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我们俩踉踉跄跄地来到船舱里的床位躺下,手脚紧紧抵在床沿的挡板上,以免摔下去。但还是遏制不住呕吐的欲望,一直吐到吐出黄胆还夹杂点点血丝,最后连吐的力气也没有了。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人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开船了,浩浩荡荡的渔船陆续驶出铜瓦门大桥,奔赴东海渔场捕捞。

  船老大林永法指挥着浙象渔40107、浙象渔40108船。

  开船了,浩浩荡荡的渔船陆续驶出铜瓦门大桥,奔赴东海渔场捕捞。勤劳勇敢的渔民兄弟将带回透骨新鲜的带鱼、鲳鱼等丰富市民的餐桌。

  渔船浩浩荡荡驶出铜瓦门大桥,奔赴东海渔场捕捞。

  渔船行驶中为了减少海水阻力,七八个壮小伙子正齐心协力将一个废旧轮胎抬上甲板护栏。

  渔船在惊涛骇浪中行驶,渔工们还继续下网作业。

  9月18日初战告捷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的渔船一路向东,海水越来越蓝,风浪也越来越大,大浪上颠簸时,船体摇摆的幅度会接近30度。来到中日韩海域交界的中央渔场,距离象山石浦大概200海里左右(1海里相当于1852米)。

  毅力是克服晕船的唯一良药。船长他用自己多年的航海经验告诉我们:“不要老是睡着,毅力是克服晕船的唯一良药。吃了东西,吐了,那就再吃……但如果你一直躺着,就只会一直晕船下去。”于是我们俩8点多就起来洗刷一下,扶着船沿活动下身子。

  吃完中饭后,我们见识了上渔船后的第一网鱼。随着船老大一声令下,我们所在渔船上的渔工启动轮盘,粗大的缆绳快速从海上向船尾前进,浪头也不断打向船尾,最高的时候打上了3米高的龙门架,缆绳的尽头就是浙象渔40108船和浙象渔40107船一起拉的渔网,眼看着600多米的缆绳拉得差不多了,一直隔开距离齐头并进的两艘渔船慢慢靠近,另一名渔工把渔网绳子的一端使劲甩到旁边的船上,接下来的活就是40107船的事情了。

  当时网球里面已经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渔获物,在起重机的努力下,渔网顺着船尾的滑坡慢慢上来,紧接着一声欢呼,第一网鱼腾空而起,整个渔网就被悬挂在龙门架上,巨大的水注磅礴而下,穿着雨衣雨裤的渔工马上冲上去,一下子将网里面的鱼如水银泻地般倾倒在甲板上了。接下去渔工们再放下渔网,渔船继续向东开,隔约四小时再起第二网、第三网……不断重复着捕鱼作业。

  一网银光闪闪的鱼货正慢慢顺着船尾的斜坡往上拉!

  一网银光闪闪的鱼货正慢慢顺着船尾的斜坡往上拉!

  一网银光闪闪的鱼货正慢慢顺着船尾的斜坡往上拉!

  一网银光闪闪的鱼货正慢慢顺着船尾的斜坡往上拉,看得出来这网鱼的成色不错,每个渔工都为之笑逐颜开:今年工资可以多加几块钱了!

  渔满舱。面对水银泻地般的鲳鱼、带鱼,渔工们马上就要投入紧张的分检工作,剔除其中一些不值钱也没有营养价值的杂质。

  渔满舱。面对水银泻地般的鲳鱼、带鱼,渔工们马上就要投入紧张的分检工作,剔除其中一些不值钱也没有营养价值的杂质。

  9月19日渐入佳境

  早上8点多起床了,我感觉状态不错,起身登上甲板拍摄,后来再爬上驾驶室顶上,一手抱着桅杆,一手紧握相机拍摄渔民兄弟们的起网劳作。黄剑跃开始整理起他的采访笔记,很明显,比起昨天站立一会就要去躺下休息一会儿好了许多。

  我面对蓝天白云、蔚蓝的海水、银光闪闪的鲳鱼、带鱼,心里十分兴奋,也不感觉晕船。中午时分,我们品尝起捕捞上来的第一网的美味海鲜,“白蟹清蒸”、“白蟹土豆汤”鲜美极啦!

  中午时分,我们品尝起捕捞上来的第一网的美味海鲜,“白蟹清蒸”、“白蟹土豆汤”鲜美极啦!

  说句实话,我睡在驾驶室的铺位,是船上最颠簸的地方,也是看大海,看渔工起网最佳的地方:一望无际的大海湛蓝湛蓝的,几只海鸥在孤独地飞来飞去。大海异常温柔,在微微海风的吹拂下,大船摇摆得让人心旷神怡。

  不过我静下心来细想,我在浙象渔40108船上用200毫米镜头,拍摄50多米远距离的对船上起网是不错的,但拍不到近距离渔工们劳动作业的特写镜头。于是,我用船用对讲机和在浙象渔40107船上的船老大林永法通话,要求他让我到他那艘船上去,近距离拍摄渔工捕鱼工作的瞬间,不然拍不到好照片错过这行出海的目的。可船老大没答应我要求。拍海浪太大,跨船危险为由拒绝我了的请求。

  渔满舱。面对水银泻地般的鲳鱼、带鱼,渔工们马上就要投入紧张的分检工作,剔除其中一些不值钱也没有营养价值的杂质。

  现在渔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捕捞船专管捕捞,运输销售由运销船负责,浙象渔40107船和浙象运135船的渔工们正在紧张进行交易,搬运、过秤一条龙行动忙而不乱。

  渔工们正在紧张进行交易,搬运、过秤一条龙行动忙而不乱。

  9月20日度日如年

  凌晨3点,我躺在床上感觉胃有不舒服,肚子涨得很,可能是受海风吹受冷吃海鲜多的缘故,坚持着熬到天亮,赶着如厕,可一进厕所,船一晃,蹲都蹲不踏实,立刻“便意”全无。船员特别提醒我如厕可要小心,风浪大时当心海水倒灌泼上一身脏水。后来儿天我肠胃一直不好,随身带的药吃了个遍都无济于事,一天四、五次跑厕,也慢慢总结出,上厕所要选风平浪静的辰光。

  同事黄剑跃和渔工们一起睡在甲板船舱下条件更差,听他说,凌晨一点,他的左耳一阵刺痛,伸手摸去,居然是一只蟑螂。说在船上还有老鼠。在40107船上,林老大放在抽屉里的牙膏硬是让老鼠咬了几口。

  吃过早饭,我听渔工们说:今天没有运销船还是回不了,大概明天也困难。我和黄剑跃心里都很难受。还能说什么呢!出来那么多天,非常盼望能够早日回到宁波,家人、同事、朋友肯定每天都在拼命地打我电话,但是海上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都没有信号。

  渔工说这是“炸弹鱼”。

  刚捕捞上来的活蟹,透骨新鲜的多诱人。

  刚捕捞上来的活蟹,透骨新鲜的多诱人。

  捕上后咕咕会叫的“河豚鱼”。

  下半夜渔工们在吃夜宵。虽然渔轮上的生活条件很差,但渔工们的生活照样有滋有味。

  9月21日有惊无险

  半夜一点左右,我听到“砰”一声金属撞击声。早上起床后船员鲍建珍说,当时有一艘同样来自象山的渔船船尾与我们的船头相撞,我们的船头被撞出一个篮球大的凹痕。

  为了看个究竟,我和黄剑跃拉上老刘和阿根到船头进行实地察看,看到船头钢板上有一个50多平方厘米的窟窿,幸好在水线以上不是要害部位。

  早晨5时多当太阳升起来时,见到对船上林老大在船驾驶室外刷牙,我再一次大声请求到对方船上拍摄。这一次,船老大终于说,“好吧!你准备下。”

  到上午6时许,不知什么原因,风浪也小了不少。浙象渔40107船慢慢靠近浙象渔40108船,为不让船撞船,一船工手拿竹竿察看,船急速三次靠拢,第三次终于靠拢只有约一米左右间隙时候,利用2米多海浪上下落差,两名渔工紧紧架住我的胳膊腾空往对方船上送,对方船上早有两个渔工在等着,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接住我和行李一并“拎”了过去。

  我终于来到了浙象渔40107船林老大的船,可近距离拍摄渔工作业。我总算如愿了,在后面这整整一天一夜,我近距离拍摄了一组渔工劳作、起网、生活的镜头,这也是我出海八天六夜拍摄到的最精彩的现场画面。

  吃中饭的时候,一名渔工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明天你们可以返程了,运销船已经收购好鱼货,大概在双休日可以到家了。我听了非常开心,几天来扳着手指头盼望的回家的日期总算有眉目了!

  9月22日归心似箭

  得知可以启程回家后,我就一直在苦苦等待之中。

  我终于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归心似箭了。在吃完晚饭的数个小时之内依然没有运销船的影子,但脑了里我老是听到“隆隆……”马达轰鸣声中船迎面开来,似乎运销船开来接我们了。渴望回家的感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种很想痛哭一场的感觉也随之而来,但是却怎么也哭不出来。可以这么说,我们已经感觉有一种“临近崩溃的边缘”。没料到下午l点,我们收拾好行李来到甲板,发现运销船根本没有踪迹,于是只好再回到床位继续等待。

  这样,我们陷入难熬的等待之中,的确,漂泊在茫茫大海之上已经有6天之久,和家人彻底失去联系也有6天时间,这让从来没有出海经历的我们不再有承受的能力,哪怕再呆一天也十万个不愿意。

  晚上10点18分,运销船终于来了!船靠拢后先收购了我们船上的鱼货。然后晚上10点26分,两名渔工紧紧架住我的胳膊腾空往对方船上送,对方船上早有两个壮汉在等着,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安全地把我们俩和行李一并“拎”了过去。

  晚上11点30分,浙象运135正式踏上了返乡的旅程,顺风顺水的原因?,船开得非常平稳,我们俩把地铺设在驾驶舱的地扳上,总算可以安安心心地、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夜色中海上作业的渔船。

  日落夕阳海上渔船。

  日落夕阳海上渔船。

  日落夕阳海上渔船。

  迎来海上晨曦。

  迎来海上晨曦。

  迎来海上晨曦。

  9月23日胜利归来

  9月23日中午11点,接近舟山东福山附近,手机开始有了微弱信号,我们马上打电话给家人和单位先报个平安,彻底失去联系这么多天,谁不牵肠挂肚啊?

  下午3点45分,久违的铜瓦门大桥陡然出现在我们眼前。以前对铜瓦门大桥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这次对我们来说特别亲切,因为它预示着在海上漂泊一个星期的我们终于回家了。

  下午4点,接我们的浙象运135船开始驶进石浦港,踏上了台轮码头那无比坚实的土地,虽然身子还似乎在船上一样摇摆,但毕竟悬了一个多星期的心踏踏实实落地了。我回头凝望着海上的渔船,心中默默祈祷所有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渔民兄弟健康平安、满载而归。

  中午11点,接我们的浙象运135船渔工兄弟用午餐。

  这位安徽民工兄弟。上船一星期,因为晕船无法在船上作业。只能躺在船上躺着喝点水,因无缘当渔工等待返回石浦渔港。

  下午4点,接我们的浙象运135船开始驶进石浦港。

  《惊涛骇浪 八天六夜》新闻摄影作品获2006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金奖、获2006年度浙江省优秀新闻摄影年赛铜奖,获2006年度宁波新闻奖一等奖。

原标题:象山开渔节明天上演,记者追忆12年前随船出海“八天六夜”

编辑: 孙研纠错:171964650@qq.com

象山开渔节明天上演 记者追忆12年前随船出海"八天六夜"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8-09-15 15:22:00

  锣鼓震天,千帆竞发!明天(9月16日),象山石浦又将万众瞩目,第二十一届中国(象山)开渔节正式上演。

  开渔节前一天,宁波晚报已退休资深摄影记者龚国荣给本网发来了独家图文,回忆12年前和记者黄剑跃随船采访东海捕鱼的的难忘经历。

  在23年记者生涯中,龚国荣前后采访了18次开渔节,其中2006年这一次最深刻、难忘。他形容是:“海上惊涛,八天六夜。”

  这是怎样难忘的经历?海上惊魂的“八天六夜”,发生了什么?一起来看看——

  今天9月15日,明天(9月16日)又将迎来第二十一届中国(宁波象山)开渔节。

  从第一届开渔节到现在我参加了18次,回想起记者生涯23年,最让我难忘的是2006年的一次我和同事黄剑跃一起,登上了象山县石浦镇船老大林永法的渔船,随同前往东海进行海上捕捞,开始了“海上惊涛八天六夜”前所未有艰苦的体验式采访。在与渔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八天六夜中,两名记者不但亲眼目睹了渔民辛勤劳动的全部过程,而且也走进了他们的心灵,和他们进行了近距离,心与心的亲密沟通。

  随着一声起航令下,象山石浦港顿时沸腾起来, 1500多艘渔船千帆竞发,汽笛齐鸣,角号震耳,鞭炮声喧天,浪花飞溅。渔船首尾相接,宛如一支威风八面的庞大的舰艇编队,劈波斩浪驶向希望的海洋,开赴东海渔场进行秋季渔业生产。

  2006年9月16日,东海结束了三个月的休渔期,成千上万的宁波渔民开始出海打鱼,为广大市民送来了透骨新鲜的海鲜。那么,渔民到底是怎么捕鱼的?他们生活得是否如意?他们又在想什么?

  受《宁波晚报》编委会委派,我和同事黄剑跃登上了渔船出海,与渔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为期一周;八天六夜的体验式采访活动中,我们克服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晕船和不适艰苦生活环境的困扰,亲眼目睹了渔民兄弟辛勤劳动的全部过程,还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和笔原生态地记录下来奉献给广大读者。

  9月16日,好事多磨

  今天是开渔的大喜日子。当天上午9点,按照事先联系好的时间,我们在象山石浦港登上船老大林永法的浙象渔40108船。林永法自己在浙象渔40107船,在出海打鱼的时候需要两艘船配合进行。

  由于当时台风“珊珊”尚未远离,所有渔船在中午11点多的时候都接到通知不准出海作业,象征性开船仪式结束后,渔船在铜门瓦大桥外海域转了一圈马上回港避风。下午l点左右,我们的渔船又回到石浦港内。我们也先上岸等待适合的时候再出海。

  9月17日,生不如死

  下午1点,我们还在街头小饭馆用餐,突然接到船老大林永法的电话:“可以出发了!”马上扔下碗筷,我们拿好行李直奔码头,其中包括新添置的草席和被褥。

  1点30分,两艘船一前一后出发了。渔船行进之初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出航不久,手机就没信号了。当彻底看不到陆地和小岛后,船员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仓内。漫长的航程正式开始。

  为减少船员负担,我们俩每人带上10个塑料袋,在晕船呕吐时用。

  到了下午2点时分,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由于风浪实在太大,渔船时刻在大幅度颠簸,这让第一次出海的黄剑跃感到极为不适。在驾驶室采访的他,随着一阵阵抑制不住的恶心不断“攻击”着喉咙,他很快就坚持不住了,不顾一切地吐了起来。

  我在间隔半小时后也吐了起来。吐到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我们俩踉踉跄跄地来到船舱里的床位躺下,手脚紧紧抵在床沿的挡板上,以免摔下去。但还是遏制不住呕吐的欲望,一直吐到吐出黄胆还夹杂点点血丝,最后连吐的力气也没有了。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人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开船了,浩浩荡荡的渔船陆续驶出铜瓦门大桥,奔赴东海渔场捕捞。

  船老大林永法指挥着浙象渔40107、浙象渔40108船。

  开船了,浩浩荡荡的渔船陆续驶出铜瓦门大桥,奔赴东海渔场捕捞。勤劳勇敢的渔民兄弟将带回透骨新鲜的带鱼、鲳鱼等丰富市民的餐桌。

  渔船浩浩荡荡驶出铜瓦门大桥,奔赴东海渔场捕捞。

  渔船行驶中为了减少海水阻力,七八个壮小伙子正齐心协力将一个废旧轮胎抬上甲板护栏。

  渔船在惊涛骇浪中行驶,渔工们还继续下网作业。

  9月18日初战告捷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的渔船一路向东,海水越来越蓝,风浪也越来越大,大浪上颠簸时,船体摇摆的幅度会接近30度。来到中日韩海域交界的中央渔场,距离象山石浦大概200海里左右(1海里相当于1852米)。

  毅力是克服晕船的唯一良药。船长他用自己多年的航海经验告诉我们:“不要老是睡着,毅力是克服晕船的唯一良药。吃了东西,吐了,那就再吃……但如果你一直躺着,就只会一直晕船下去。”于是我们俩8点多就起来洗刷一下,扶着船沿活动下身子。

  吃完中饭后,我们见识了上渔船后的第一网鱼。随着船老大一声令下,我们所在渔船上的渔工启动轮盘,粗大的缆绳快速从海上向船尾前进,浪头也不断打向船尾,最高的时候打上了3米高的龙门架,缆绳的尽头就是浙象渔40108船和浙象渔40107船一起拉的渔网,眼看着600多米的缆绳拉得差不多了,一直隔开距离齐头并进的两艘渔船慢慢靠近,另一名渔工把渔网绳子的一端使劲甩到旁边的船上,接下来的活就是40107船的事情了。

  当时网球里面已经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渔获物,在起重机的努力下,渔网顺着船尾的滑坡慢慢上来,紧接着一声欢呼,第一网鱼腾空而起,整个渔网就被悬挂在龙门架上,巨大的水注磅礴而下,穿着雨衣雨裤的渔工马上冲上去,一下子将网里面的鱼如水银泻地般倾倒在甲板上了。接下去渔工们再放下渔网,渔船继续向东开,隔约四小时再起第二网、第三网……不断重复着捕鱼作业。

  一网银光闪闪的鱼货正慢慢顺着船尾的斜坡往上拉!

  一网银光闪闪的鱼货正慢慢顺着船尾的斜坡往上拉!

  一网银光闪闪的鱼货正慢慢顺着船尾的斜坡往上拉!

  一网银光闪闪的鱼货正慢慢顺着船尾的斜坡往上拉,看得出来这网鱼的成色不错,每个渔工都为之笑逐颜开:今年工资可以多加几块钱了!

  渔满舱。面对水银泻地般的鲳鱼、带鱼,渔工们马上就要投入紧张的分检工作,剔除其中一些不值钱也没有营养价值的杂质。

  渔满舱。面对水银泻地般的鲳鱼、带鱼,渔工们马上就要投入紧张的分检工作,剔除其中一些不值钱也没有营养价值的杂质。

  9月19日渐入佳境

  早上8点多起床了,我感觉状态不错,起身登上甲板拍摄,后来再爬上驾驶室顶上,一手抱着桅杆,一手紧握相机拍摄渔民兄弟们的起网劳作。黄剑跃开始整理起他的采访笔记,很明显,比起昨天站立一会就要去躺下休息一会儿好了许多。

  我面对蓝天白云、蔚蓝的海水、银光闪闪的鲳鱼、带鱼,心里十分兴奋,也不感觉晕船。中午时分,我们品尝起捕捞上来的第一网的美味海鲜,“白蟹清蒸”、“白蟹土豆汤”鲜美极啦!

  中午时分,我们品尝起捕捞上来的第一网的美味海鲜,“白蟹清蒸”、“白蟹土豆汤”鲜美极啦!

  说句实话,我睡在驾驶室的铺位,是船上最颠簸的地方,也是看大海,看渔工起网最佳的地方:一望无际的大海湛蓝湛蓝的,几只海鸥在孤独地飞来飞去。大海异常温柔,在微微海风的吹拂下,大船摇摆得让人心旷神怡。

  不过我静下心来细想,我在浙象渔40108船上用200毫米镜头,拍摄50多米远距离的对船上起网是不错的,但拍不到近距离渔工们劳动作业的特写镜头。于是,我用船用对讲机和在浙象渔40107船上的船老大林永法通话,要求他让我到他那艘船上去,近距离拍摄渔工捕鱼工作的瞬间,不然拍不到好照片错过这行出海的目的。可船老大没答应我要求。拍海浪太大,跨船危险为由拒绝我了的请求。

  渔满舱。面对水银泻地般的鲳鱼、带鱼,渔工们马上就要投入紧张的分检工作,剔除其中一些不值钱也没有营养价值的杂质。

  现在渔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捕捞船专管捕捞,运输销售由运销船负责,浙象渔40107船和浙象运135船的渔工们正在紧张进行交易,搬运、过秤一条龙行动忙而不乱。

  渔工们正在紧张进行交易,搬运、过秤一条龙行动忙而不乱。

  9月20日度日如年

  凌晨3点,我躺在床上感觉胃有不舒服,肚子涨得很,可能是受海风吹受冷吃海鲜多的缘故,坚持着熬到天亮,赶着如厕,可一进厕所,船一晃,蹲都蹲不踏实,立刻“便意”全无。船员特别提醒我如厕可要小心,风浪大时当心海水倒灌泼上一身脏水。后来儿天我肠胃一直不好,随身带的药吃了个遍都无济于事,一天四、五次跑厕,也慢慢总结出,上厕所要选风平浪静的辰光。

  同事黄剑跃和渔工们一起睡在甲板船舱下条件更差,听他说,凌晨一点,他的左耳一阵刺痛,伸手摸去,居然是一只蟑螂。说在船上还有老鼠。在40107船上,林老大放在抽屉里的牙膏硬是让老鼠咬了几口。

  吃过早饭,我听渔工们说:今天没有运销船还是回不了,大概明天也困难。我和黄剑跃心里都很难受。还能说什么呢!出来那么多天,非常盼望能够早日回到宁波,家人、同事、朋友肯定每天都在拼命地打我电话,但是海上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都没有信号。

  渔工说这是“炸弹鱼”。

  刚捕捞上来的活蟹,透骨新鲜的多诱人。

  刚捕捞上来的活蟹,透骨新鲜的多诱人。

  捕上后咕咕会叫的“河豚鱼”。

  下半夜渔工们在吃夜宵。虽然渔轮上的生活条件很差,但渔工们的生活照样有滋有味。

  9月21日有惊无险

  半夜一点左右,我听到“砰”一声金属撞击声。早上起床后船员鲍建珍说,当时有一艘同样来自象山的渔船船尾与我们的船头相撞,我们的船头被撞出一个篮球大的凹痕。

  为了看个究竟,我和黄剑跃拉上老刘和阿根到船头进行实地察看,看到船头钢板上有一个50多平方厘米的窟窿,幸好在水线以上不是要害部位。

  早晨5时多当太阳升起来时,见到对船上林老大在船驾驶室外刷牙,我再一次大声请求到对方船上拍摄。这一次,船老大终于说,“好吧!你准备下。”

  到上午6时许,不知什么原因,风浪也小了不少。浙象渔40107船慢慢靠近浙象渔40108船,为不让船撞船,一船工手拿竹竿察看,船急速三次靠拢,第三次终于靠拢只有约一米左右间隙时候,利用2米多海浪上下落差,两名渔工紧紧架住我的胳膊腾空往对方船上送,对方船上早有两个渔工在等着,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接住我和行李一并“拎”了过去。

  我终于来到了浙象渔40107船林老大的船,可近距离拍摄渔工作业。我总算如愿了,在后面这整整一天一夜,我近距离拍摄了一组渔工劳作、起网、生活的镜头,这也是我出海八天六夜拍摄到的最精彩的现场画面。

  吃中饭的时候,一名渔工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明天你们可以返程了,运销船已经收购好鱼货,大概在双休日可以到家了。我听了非常开心,几天来扳着手指头盼望的回家的日期总算有眉目了!

  9月22日归心似箭

  得知可以启程回家后,我就一直在苦苦等待之中。

  我终于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归心似箭了。在吃完晚饭的数个小时之内依然没有运销船的影子,但脑了里我老是听到“隆隆……”马达轰鸣声中船迎面开来,似乎运销船开来接我们了。渴望回家的感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种很想痛哭一场的感觉也随之而来,但是却怎么也哭不出来。可以这么说,我们已经感觉有一种“临近崩溃的边缘”。没料到下午l点,我们收拾好行李来到甲板,发现运销船根本没有踪迹,于是只好再回到床位继续等待。

  这样,我们陷入难熬的等待之中,的确,漂泊在茫茫大海之上已经有6天之久,和家人彻底失去联系也有6天时间,这让从来没有出海经历的我们不再有承受的能力,哪怕再呆一天也十万个不愿意。

  晚上10点18分,运销船终于来了!船靠拢后先收购了我们船上的鱼货。然后晚上10点26分,两名渔工紧紧架住我的胳膊腾空往对方船上送,对方船上早有两个壮汉在等着,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安全地把我们俩和行李一并“拎”了过去。

  晚上11点30分,浙象运135正式踏上了返乡的旅程,顺风顺水的原因?,船开得非常平稳,我们俩把地铺设在驾驶舱的地扳上,总算可以安安心心地、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夜色中海上作业的渔船。

  日落夕阳海上渔船。

  日落夕阳海上渔船。

  日落夕阳海上渔船。

  迎来海上晨曦。

  迎来海上晨曦。

  迎来海上晨曦。

  9月23日胜利归来

  9月23日中午11点,接近舟山东福山附近,手机开始有了微弱信号,我们马上打电话给家人和单位先报个平安,彻底失去联系这么多天,谁不牵肠挂肚啊?

  下午3点45分,久违的铜瓦门大桥陡然出现在我们眼前。以前对铜瓦门大桥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这次对我们来说特别亲切,因为它预示着在海上漂泊一个星期的我们终于回家了。

  下午4点,接我们的浙象运135船开始驶进石浦港,踏上了台轮码头那无比坚实的土地,虽然身子还似乎在船上一样摇摆,但毕竟悬了一个多星期的心踏踏实实落地了。我回头凝望着海上的渔船,心中默默祈祷所有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渔民兄弟健康平安、满载而归。

  中午11点,接我们的浙象运135船渔工兄弟用午餐。

  这位安徽民工兄弟。上船一星期,因为晕船无法在船上作业。只能躺在船上躺着喝点水,因无缘当渔工等待返回石浦渔港。

  下午4点,接我们的浙象运135船开始驶进石浦港。

  《惊涛骇浪 八天六夜》新闻摄影作品获2006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金奖、获2006年度浙江省优秀新闻摄影年赛铜奖,获2006年度宁波新闻奖一等奖。

原标题:象山开渔节明天上演,记者追忆12年前随船出海“八天六夜”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