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科技成果频现背后凸现资金短缺 医疗产业融资难题怎么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10-12 09:09:55 报料热线:81850000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心脏瓣膜模型。(金鹭唐皓摄)

  医疗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最近,宁波在医疗科技领域成果频现,好消息不断。

  “只需开一个1厘米的微创切口,就能完成‘心脏三尖瓣膜’置换手术。”近日,坐落于杭州湾新区的健世生物完成了全球首例人体植入试验。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介入三尖瓣置换系统,将颠覆传统“开胸锯骨”的心脏手术方式。

  9月初,主打“3D打印+医疗”的创导三维公司牵头承担了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近千万元研发经费支持。公司最新研发的3D打印硅胶血管已成为各大医学院和医院的新宠,其透明的效果和仿真的材质,成为医生练习血管穿刺的最佳工具。

  在医用材料基础研究方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期,我们初步研发出一款新型血液透析膜,具备去除人体有害物质,抑制凝血现象的功能,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团队牵头人刘富告诉笔者,这一新材料将为尿毒症患者带来福音。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头戏”,以美康生物为代表的宁波体外诊断产业也步入“创新大道”,产品逐步从低端向高端,从单一向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系统集成发展。目前,宁波市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拥有30余家成员单位,去年实现总产值12.47亿元,同比增长27.50%。

  一系列喜人成果面前,宁波医疗科技处于什么水平?“宁波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特别是在数字影像、诊断试剂、生物材料等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眼下,宁波正积极为医疗科技企业搭建各类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其中,中科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宁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梅山健康产业园等平台已初步建成,产业集聚效应渐显。

  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医疗科技处于高速发展期,以高端医疗器械行业为例,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约20%,预计到2020年超过6000亿元。但快速发展的背后,多数医疗科技企业还面临贷款难、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宁波企业也不例外。

  “从市场角度而言,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高端医疗项目,但资本对于前期生产、技术、运行等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总经理杨展晖认为,医疗科技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通常需要五年到十年的研发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问题仍较为突出。

  向银行贷款对于医疗科技企业来说,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医疗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不仅无抵押、无流水,而且专业性强,一般人看不懂,商业前景更为模糊,比起互联网、软件信息等行业的初创企业更难获得贷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宁波某试剂公司财务人员告诉笔者。

  其次,对于医疗科技企业来说,风险投资也较难获得。“的确,投资界普遍不看好初创期的医疗科技企业。”浙江赛伯乐宁波基金副总裁张曙刚刚完成了一项医疗项目投资,在他看来,医疗项目风险大,周期长,短则3年,长则10余年,需要投资人具备专业知识和足够的耐心,而国内大多风险投资更青睐获利快、利润更高的领域。

  “今年的国际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导致融资难问题特别突出,整个行业很难吸引到社会资本。”创导三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贸易战的升级,高端医疗器械首当其冲受到关税的影响,国外市场受到重创,有些企业谈好的融资合作泡了汤……

  笔者在走访宁波相关企业时发现,诸如此类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普遍存在。宁波应通过怎样的模式创新,助企业走“稳”自主创新之路?

  医疗投资呼唤更多专业力量

  “针对医疗科技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投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总经理杨展晖说。因此,宁波应鼓励更多专业化融资团队的建立,如鼓励相关园区成立风投、小贷机构,更有针对性地为医疗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输血”。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宁波已出现一批专业性较强的“民间力量”,位于杭州湾新区的宁波麟沣生物科技园区就是其中的典型。“通过自身技术特长,我们自筹资金建设产业园,以民营资本直接对创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麟沣总经理助理唐皓在专访中告诉笔者,过去5年间,麟沣考察了数百个项目和团队,最后只选择了15个。目前,这些企业中有7家已跨过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实现产业化销售。

  “官方力量”也进一步加强,为中小医疗行业企业带来重大利好。本月初,宁波出台一系列重磅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文件显示,我市将进一步鼓励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创新项目将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园区、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将获最高3000万元奖励。

  目前,宁波正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2025”工作,其中“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专项”作为十大专项之一,鼓励宁波企业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开展研发创新,并邀请专家学者对项目进行筛选,确保项目技术与宁波的产业化应用紧密贴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自主创新,到2025年,宁波生命健康产业总产值将力争突破6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成为宁波国民经济发展前景最好、增速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金鹭

  通讯员王虎羽杨 展

原标题:医疗产业融资难题怎么破? 科技成果频现背后凸现资金短缺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科技成果频现背后凸现资金短缺 医疗产业融资难题怎么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10-12 09:09:55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心脏瓣膜模型。(金鹭唐皓摄)

  医疗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最近,宁波在医疗科技领域成果频现,好消息不断。

  “只需开一个1厘米的微创切口,就能完成‘心脏三尖瓣膜’置换手术。”近日,坐落于杭州湾新区的健世生物完成了全球首例人体植入试验。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介入三尖瓣置换系统,将颠覆传统“开胸锯骨”的心脏手术方式。

  9月初,主打“3D打印+医疗”的创导三维公司牵头承担了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近千万元研发经费支持。公司最新研发的3D打印硅胶血管已成为各大医学院和医院的新宠,其透明的效果和仿真的材质,成为医生练习血管穿刺的最佳工具。

  在医用材料基础研究方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期,我们初步研发出一款新型血液透析膜,具备去除人体有害物质,抑制凝血现象的功能,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团队牵头人刘富告诉笔者,这一新材料将为尿毒症患者带来福音。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头戏”,以美康生物为代表的宁波体外诊断产业也步入“创新大道”,产品逐步从低端向高端,从单一向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系统集成发展。目前,宁波市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拥有30余家成员单位,去年实现总产值12.47亿元,同比增长27.50%。

  一系列喜人成果面前,宁波医疗科技处于什么水平?“宁波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特别是在数字影像、诊断试剂、生物材料等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眼下,宁波正积极为医疗科技企业搭建各类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其中,中科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宁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梅山健康产业园等平台已初步建成,产业集聚效应渐显。

  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医疗科技处于高速发展期,以高端医疗器械行业为例,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约20%,预计到2020年超过6000亿元。但快速发展的背后,多数医疗科技企业还面临贷款难、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宁波企业也不例外。

  “从市场角度而言,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高端医疗项目,但资本对于前期生产、技术、运行等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总经理杨展晖认为,医疗科技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通常需要五年到十年的研发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问题仍较为突出。

  向银行贷款对于医疗科技企业来说,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医疗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不仅无抵押、无流水,而且专业性强,一般人看不懂,商业前景更为模糊,比起互联网、软件信息等行业的初创企业更难获得贷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宁波某试剂公司财务人员告诉笔者。

  其次,对于医疗科技企业来说,风险投资也较难获得。“的确,投资界普遍不看好初创期的医疗科技企业。”浙江赛伯乐宁波基金副总裁张曙刚刚完成了一项医疗项目投资,在他看来,医疗项目风险大,周期长,短则3年,长则10余年,需要投资人具备专业知识和足够的耐心,而国内大多风险投资更青睐获利快、利润更高的领域。

  “今年的国际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导致融资难问题特别突出,整个行业很难吸引到社会资本。”创导三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贸易战的升级,高端医疗器械首当其冲受到关税的影响,国外市场受到重创,有些企业谈好的融资合作泡了汤……

  笔者在走访宁波相关企业时发现,诸如此类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普遍存在。宁波应通过怎样的模式创新,助企业走“稳”自主创新之路?

  医疗投资呼唤更多专业力量

  “针对医疗科技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投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总经理杨展晖说。因此,宁波应鼓励更多专业化融资团队的建立,如鼓励相关园区成立风投、小贷机构,更有针对性地为医疗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输血”。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宁波已出现一批专业性较强的“民间力量”,位于杭州湾新区的宁波麟沣生物科技园区就是其中的典型。“通过自身技术特长,我们自筹资金建设产业园,以民营资本直接对创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麟沣总经理助理唐皓在专访中告诉笔者,过去5年间,麟沣考察了数百个项目和团队,最后只选择了15个。目前,这些企业中有7家已跨过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实现产业化销售。

  “官方力量”也进一步加强,为中小医疗行业企业带来重大利好。本月初,宁波出台一系列重磅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文件显示,我市将进一步鼓励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创新项目将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园区、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将获最高3000万元奖励。

  目前,宁波正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2025”工作,其中“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专项”作为十大专项之一,鼓励宁波企业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开展研发创新,并邀请专家学者对项目进行筛选,确保项目技术与宁波的产业化应用紧密贴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自主创新,到2025年,宁波生命健康产业总产值将力争突破6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成为宁波国民经济发展前景最好、增速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金鹭

  通讯员王虎羽杨 展

原标题:医疗产业融资难题怎么破? 科技成果频现背后凸现资金短缺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