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家长吐槽在家委会"操碎心" 又心甘情愿"被利用"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1-04 07:19:00 报料热线:81850000

  这两天,关于家委会的报道,引发了很多市民的共鸣,有人说,要不是为了孩子,谁稀罕干这活。那么,家委会真的就是围城吗?

  通过热线、公众号的反馈和采访,记者发现,或许每个人对这个词语都有不一样的解读。

  共鸣

  进入家委会两年

  像是“兼职”一份工作

  “进家委会,感觉就像是兼职了一份工作,除了学校的教学,其他事都要管起来。”第一个打进热线吐槽的是柯女士。她说,自己当了两年的家委会主任,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个字——忙,感觉像是“兼职”一份工作。

  前阵子,学校刚发了新款校服,家长群里就炸开锅了。校服偏大或偏小了,校服的质量不过关,纽扣掉了等。“一个下午,我就要对付上百条微信。家长一般都会私信我,不同的问题,需要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一来一回,一个问题可能就要回五六条微信。”柯女士说,基本上每个月都要组织1—2场活动,开学季、运动会、春游等节点是最忙碌的。

  办一场秋游,更是煞费苦心。从挑选地点到组织活动,订餐厅、确定菜单,全程要有人负责拍照和摄像,回头还要加班加点做班级公众微信号。“特别是全校活动时,还要和其他班级抢速度。有一年运动会,晚上11点我们几个家委会的主要成员还在商量运动会推文的标题。”柯女士说。

  经常要四处“灭火”

  最郁闷的是吃力不讨好

  当了一年多的家委会成员,顾女士这学期彻底撂挑子不干了。她的理由是:心太累,“到处当好好先生,四处灭火,关键还吃力不讨好,何必呢?”

  顾女士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有家长在群里抱怨学校的作业太少,说朋友家孩子每天回家要做一个半小时的作业,自己家的孩子基本上半小时搞定,然后就要看电视。说完,群里就有不少家长附和:“毕竟是应试教育,作业还是不能少的!”

  “一年级嘛,玩一玩没事的!”有些家长则持不同观点,认为一年级的作业量已经足够了,甚至可以再减少一些口头作业,让孩子拥有更多玩的时间。

  “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碰到这类问题,肯定不能让家长在班级群里‘开战’,我一般都会私信给家长,通过私聊的方式来‘灭火’。最后还要去周边的学校调研,了解其他学校一年级学生的作业量,给老师参考。其实,我们背后要做的事很多,但有些家长并不买账,有时候说话不太客气。”顾女士无奈地说。

  碰上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

  家委会更是操碎了心

  “教师节送礼这事,我就经历了好几次,真的挺尴尬的,家委会真是操碎心了。”看到有关家委会的报道,金女士打来电话,说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们上的是民办学校,每个孩子的家庭条件都不错。一到教师节,家长都会主动在群里询问,要不要给老师买点什么礼物?家委会有什么好的建议?”金女士说,关于教师节送礼物的事,家委会可谓操碎心了。如果操作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

  “送礼的事不可能直接问老师,只能向上一届的家委会成员打听,比如学校的规定以及老师的喜好。当时,就有家委会成员建议还是别送了,说上次有个老师收了一束鲜花,在大会上被点名批评。一听这事,我们都吓坏了。学校明令禁止,不允许教师节送礼,我们就要做每位家长的工作,需要保持步调一致。自己班级工作做通了,还要去和其他班级的家委会沟通。当时,有个班级的家委会已经给老师买了礼物,得到我们消息后,立马取消了。”金女士打趣说,碰到这样敏感的事,就感觉自己是“地下工作者”。

  争议

  家委会和学校目标一致

  但双方有矛盾该怎么办?

  几年前,宁波一家公办学校的换教师风波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

  起初是个别家长对老师有意见。很快,如同燎原之火,有更多的家长加入了“战队”,后来有主见的家长直接要求更换教师。事态进一步升级,几个最为活跃的家长开始策划全班家长写联名信。写信没有及时回应,后来干脆由家委会出面,直接和校方对峙。学校认为,家委会过多干预了学校内部管理的事务,完全属于越权。

  “家委会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让家长参与学校事务,这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如果学校是产品,那么这种透明公开的方式,作为购方的家长肯定是满意的。家委会是协助学校事务的,所以很多事情,大家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但是有了矛盾呢,家委会就是一把双刃剑。这时候,可以说是站在了学校的对立面。其实,家委会也不一定能代表所有家长的意见,只能代表部分家长。”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校长陆琦说,“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家委会,家长对学校有意见,就不会提了吗?”

  他认为,家委会现在有章程,有明确的义务,但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条约的规定,没有明确与学校沟通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目前就这些问题,应该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怪象

  家委会是名利场?

  还真有人为了头衔来

  有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家委会也不例外。

  很多家长认为,一旦入选家委会,自己在学校里就会有话语权,自己的孩子会有一些特别的待遇。尽管颇有怨言,但面对这个角色,很多人还是选择心甘情愿地“被利用”。

  东湖小学一位张姓家长说:“其实当初我也竞选过家委会,只是我失败了。开始觉得有些不高兴,现在回过头想,其实进不进家委会并没有那么重要。我没有在家委会,也是照样参与班级的事务,比如在孩子低年龄的时候,要协助出黑板报;每次春游秋游,我也是跟着去做志愿者。虽然累点,但为了孩子,我还是愿意的。”

  也有人占着位不干活的。昨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有些家长完全为了一个头衔。“曾经我们班上有个家长,应该是办企业的,资产雄厚,也进入了家委会。但是他非常忙,根本无法顾及班上的事情。”他表示,“后来,五个家委会成员,其实就是四个在干活。很搞笑的是,他似乎并不想让出这个名额来。”

  “进了家委会,其他都不用想,就是服务,服务孩子的成长。”邱隘实验小学校长葛蕊蓉说,“学校、家委会都不应该成为名利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热爱公益事业、懂得教育孩子,有强烈服务意识的家长,而且要明白服务的不是自己家的一个孩子。”

  首席记者薛曹盛

  记者章萍

原标题:为什么每天连轴转还心甘情愿“被利用”?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家长吐槽在家委会"操碎心" 又心甘情愿"被利用"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1-04 07:19:00

  这两天,关于家委会的报道,引发了很多市民的共鸣,有人说,要不是为了孩子,谁稀罕干这活。那么,家委会真的就是围城吗?

  通过热线、公众号的反馈和采访,记者发现,或许每个人对这个词语都有不一样的解读。

  共鸣

  进入家委会两年

  像是“兼职”一份工作

  “进家委会,感觉就像是兼职了一份工作,除了学校的教学,其他事都要管起来。”第一个打进热线吐槽的是柯女士。她说,自己当了两年的家委会主任,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个字——忙,感觉像是“兼职”一份工作。

  前阵子,学校刚发了新款校服,家长群里就炸开锅了。校服偏大或偏小了,校服的质量不过关,纽扣掉了等。“一个下午,我就要对付上百条微信。家长一般都会私信我,不同的问题,需要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一来一回,一个问题可能就要回五六条微信。”柯女士说,基本上每个月都要组织1—2场活动,开学季、运动会、春游等节点是最忙碌的。

  办一场秋游,更是煞费苦心。从挑选地点到组织活动,订餐厅、确定菜单,全程要有人负责拍照和摄像,回头还要加班加点做班级公众微信号。“特别是全校活动时,还要和其他班级抢速度。有一年运动会,晚上11点我们几个家委会的主要成员还在商量运动会推文的标题。”柯女士说。

  经常要四处“灭火”

  最郁闷的是吃力不讨好

  当了一年多的家委会成员,顾女士这学期彻底撂挑子不干了。她的理由是:心太累,“到处当好好先生,四处灭火,关键还吃力不讨好,何必呢?”

  顾女士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有家长在群里抱怨学校的作业太少,说朋友家孩子每天回家要做一个半小时的作业,自己家的孩子基本上半小时搞定,然后就要看电视。说完,群里就有不少家长附和:“毕竟是应试教育,作业还是不能少的!”

  “一年级嘛,玩一玩没事的!”有些家长则持不同观点,认为一年级的作业量已经足够了,甚至可以再减少一些口头作业,让孩子拥有更多玩的时间。

  “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碰到这类问题,肯定不能让家长在班级群里‘开战’,我一般都会私信给家长,通过私聊的方式来‘灭火’。最后还要去周边的学校调研,了解其他学校一年级学生的作业量,给老师参考。其实,我们背后要做的事很多,但有些家长并不买账,有时候说话不太客气。”顾女士无奈地说。

  碰上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

  家委会更是操碎了心

  “教师节送礼这事,我就经历了好几次,真的挺尴尬的,家委会真是操碎心了。”看到有关家委会的报道,金女士打来电话,说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们上的是民办学校,每个孩子的家庭条件都不错。一到教师节,家长都会主动在群里询问,要不要给老师买点什么礼物?家委会有什么好的建议?”金女士说,关于教师节送礼物的事,家委会可谓操碎心了。如果操作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

  “送礼的事不可能直接问老师,只能向上一届的家委会成员打听,比如学校的规定以及老师的喜好。当时,就有家委会成员建议还是别送了,说上次有个老师收了一束鲜花,在大会上被点名批评。一听这事,我们都吓坏了。学校明令禁止,不允许教师节送礼,我们就要做每位家长的工作,需要保持步调一致。自己班级工作做通了,还要去和其他班级的家委会沟通。当时,有个班级的家委会已经给老师买了礼物,得到我们消息后,立马取消了。”金女士打趣说,碰到这样敏感的事,就感觉自己是“地下工作者”。

  争议

  家委会和学校目标一致

  但双方有矛盾该怎么办?

  几年前,宁波一家公办学校的换教师风波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

  起初是个别家长对老师有意见。很快,如同燎原之火,有更多的家长加入了“战队”,后来有主见的家长直接要求更换教师。事态进一步升级,几个最为活跃的家长开始策划全班家长写联名信。写信没有及时回应,后来干脆由家委会出面,直接和校方对峙。学校认为,家委会过多干预了学校内部管理的事务,完全属于越权。

  “家委会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让家长参与学校事务,这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如果学校是产品,那么这种透明公开的方式,作为购方的家长肯定是满意的。家委会是协助学校事务的,所以很多事情,大家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但是有了矛盾呢,家委会就是一把双刃剑。这时候,可以说是站在了学校的对立面。其实,家委会也不一定能代表所有家长的意见,只能代表部分家长。”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校长陆琦说,“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家委会,家长对学校有意见,就不会提了吗?”

  他认为,家委会现在有章程,有明确的义务,但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条约的规定,没有明确与学校沟通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目前就这些问题,应该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怪象

  家委会是名利场?

  还真有人为了头衔来

  有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家委会也不例外。

  很多家长认为,一旦入选家委会,自己在学校里就会有话语权,自己的孩子会有一些特别的待遇。尽管颇有怨言,但面对这个角色,很多人还是选择心甘情愿地“被利用”。

  东湖小学一位张姓家长说:“其实当初我也竞选过家委会,只是我失败了。开始觉得有些不高兴,现在回过头想,其实进不进家委会并没有那么重要。我没有在家委会,也是照样参与班级的事务,比如在孩子低年龄的时候,要协助出黑板报;每次春游秋游,我也是跟着去做志愿者。虽然累点,但为了孩子,我还是愿意的。”

  也有人占着位不干活的。昨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有些家长完全为了一个头衔。“曾经我们班上有个家长,应该是办企业的,资产雄厚,也进入了家委会。但是他非常忙,根本无法顾及班上的事情。”他表示,“后来,五个家委会成员,其实就是四个在干活。很搞笑的是,他似乎并不想让出这个名额来。”

  “进了家委会,其他都不用想,就是服务,服务孩子的成长。”邱隘实验小学校长葛蕊蓉说,“学校、家委会都不应该成为名利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热爱公益事业、懂得教育孩子,有强烈服务意识的家长,而且要明白服务的不是自己家的一个孩子。”

  首席记者薛曹盛

  记者章萍

原标题:为什么每天连轴转还心甘情愿“被利用”?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