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中央媒体聚焦宁波力挺民营经济:十天打出三套“组合拳”
稿源: 人民日报、央视等   2018-11-19 10:30: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

  日前,宁波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市10天内推出的第三个营商环境优化政策,细致勾勒了力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图。而这,也凸显宁波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

  就宁波对民营企业屡屡打出政策“组合拳”,获得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纷纷为此点赞。

  人民日报于今日刊发《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宁波十天打出三套“组合拳”》一文。

  全文如下——

  为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浙江宁波近日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该市10天内推出的第三个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围绕降成本、助融资、破壁垒、促转型、拓市场、保权益等六个方面,再次打出“组合拳”。

  民营经济贡献了宁波市63%的地区生产总值、88%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个老板,每26个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可以说是民营企业成就了宁波的经济地位。”该市主要领导说。

  今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宁波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出一系列帮扶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为企业降本减负,宁波在贯彻落实国家、省降本减负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出台“降本减负新10条”,在市级权限范围内,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尽最大可能减轻企业负担,预计每年可再为企业减负16亿元。

  为优化营商环境,宁波对照世界银行标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80条”,从简化企业办事程序、压缩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健全营商法治保障、优化政务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让企业发展“轻装上阵”。

  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宁波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意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环境、破解难题、提振信心。

  一连串的“组合拳”,坚定了广大民营企业扎根宁波、坚守实业的信心。“我们将心无旁骛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持久创新,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金亚东10年前辞去世界500强企业的高薪职位,在宁波创立了长阳科技有限公司,如今,长阳科技已占据全球光学大尺寸反射膜35%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反射膜领域的“单打冠军”。

  与此同时,央视一套对宁波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共绘发展蓝图作了报道,央视中文国际的《海峡两岸》节目也就宁波推出的“台商”优惠政策作了报道。

  宁波的多项政策出台,支持民营经济,范围广,力度大。

  11月16日,《经济日报》早就对此作了“做大做强”的赞誉文章。

  全文如下——

  日前,宁波密集出台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降成本、助融资、破壁垒、促转型、拓市场,营造一流投资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宁波民营经济发达,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80%的税收、约65%的GDP和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

  在优化降本减负方面,宁波提出落实民营企业税费优惠政策,确保3年为企业减轻负担600亿元,实施涉企收费公示,确保清单外“零收费”。降低民营企业要素获取综合成本、融资成本及物流成本等。

  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宁波提出加大流动性风险防范力度,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基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推进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促进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开展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推动优质企业多渠道挂牌上市。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宁波在简化企业办事程序、压缩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健全营商法治保障、优化政务服务体系上均有新动作。全面取消临时接电费用,取消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费、用电申请变更手续费等营业服务收费,降低高可靠性供电费。为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远程办”,今年年底前宁波市50%以上的民生服务事项实现“一证通办”。

  宁波将扩大民营经济投资领域,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竞争性领域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面,宁波将支持民营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型企业与创客团队成长,支持民营企业引才育才。

  在优化开放环境方面,宁波将提升民营企业国际化水平,稳定民营企业外贸出口,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加快进口贸易发展,深化口岸贸易便利化改革。

  宁波还对优化法治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提出要求,要构建规范化市场化企业退出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完善重整企业的信用修复机制等。

编辑: 陈捷

中央媒体聚焦宁波力挺民营经济:十天打出三套“组合拳”

稿源: 人民日报、央视等 2018-11-19 10:30:00

  日前,宁波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市10天内推出的第三个营商环境优化政策,细致勾勒了力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图。而这,也凸显宁波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

  就宁波对民营企业屡屡打出政策“组合拳”,获得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纷纷为此点赞。

  人民日报于今日刊发《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宁波十天打出三套“组合拳”》一文。

  全文如下——

  为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浙江宁波近日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该市10天内推出的第三个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围绕降成本、助融资、破壁垒、促转型、拓市场、保权益等六个方面,再次打出“组合拳”。

  民营经济贡献了宁波市63%的地区生产总值、88%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个老板,每26个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可以说是民营企业成就了宁波的经济地位。”该市主要领导说。

  今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宁波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出一系列帮扶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为企业降本减负,宁波在贯彻落实国家、省降本减负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出台“降本减负新10条”,在市级权限范围内,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尽最大可能减轻企业负担,预计每年可再为企业减负16亿元。

  为优化营商环境,宁波对照世界银行标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80条”,从简化企业办事程序、压缩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健全营商法治保障、优化政务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让企业发展“轻装上阵”。

  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宁波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意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环境、破解难题、提振信心。

  一连串的“组合拳”,坚定了广大民营企业扎根宁波、坚守实业的信心。“我们将心无旁骛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持久创新,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金亚东10年前辞去世界500强企业的高薪职位,在宁波创立了长阳科技有限公司,如今,长阳科技已占据全球光学大尺寸反射膜35%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反射膜领域的“单打冠军”。

  与此同时,央视一套对宁波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共绘发展蓝图作了报道,央视中文国际的《海峡两岸》节目也就宁波推出的“台商”优惠政策作了报道。

  宁波的多项政策出台,支持民营经济,范围广,力度大。

  11月16日,《经济日报》早就对此作了“做大做强”的赞誉文章。

  全文如下——

  日前,宁波密集出台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降成本、助融资、破壁垒、促转型、拓市场,营造一流投资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宁波民营经济发达,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80%的税收、约65%的GDP和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

  在优化降本减负方面,宁波提出落实民营企业税费优惠政策,确保3年为企业减轻负担600亿元,实施涉企收费公示,确保清单外“零收费”。降低民营企业要素获取综合成本、融资成本及物流成本等。

  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宁波提出加大流动性风险防范力度,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基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推进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促进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开展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推动优质企业多渠道挂牌上市。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宁波在简化企业办事程序、压缩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健全营商法治保障、优化政务服务体系上均有新动作。全面取消临时接电费用,取消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费、用电申请变更手续费等营业服务收费,降低高可靠性供电费。为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远程办”,今年年底前宁波市50%以上的民生服务事项实现“一证通办”。

  宁波将扩大民营经济投资领域,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竞争性领域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面,宁波将支持民营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型企业与创客团队成长,支持民营企业引才育才。

  在优化开放环境方面,宁波将提升民营企业国际化水平,稳定民营企业外贸出口,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加快进口贸易发展,深化口岸贸易便利化改革。

  宁波还对优化法治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提出要求,要构建规范化市场化企业退出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完善重整企业的信用修复机制等。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