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又一次在聚光灯下,为人关注——
今天下午3:15,在全国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言及垃圾分类时,点赞多个城市,其中之一便是宁波。
当时,记者发问:
2019年起,全国地级和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少人认为这项工作推进起来难度很大。请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通过哪些有效措施推进这项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王蒙徽作答——
从2016年底,我们和有关部门开始在全国开展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应该说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一,我们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地级市,共46个城市,开展先行先试。目前,这46个城市垃圾分类的小区覆盖率已经达到31%,像上海、厦门、深圳、宁波、杭州、广州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第二,我们在中央单位和驻京部队开始率先垂范开展垃圾分类。第三,我们和教育部一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进校园”。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在点赞宁波、上海、厦门、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垃圾分类之外,更指出了住建部今年的重大部署——地级以上城市将全面展开。
而对于2019,宁波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前,甬派、中国宁波网推出的宁波两会特别策划【2019,宁波TA要“热”】中透露,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将垃圾分类列为今年的头号民生实事工程。
“垃圾分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坚信通过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一定会成为我们宁波市民的新时尚!”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综合执法局(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一平称。
垃圾分类,在宁波,非但被视作“民生的关键小事”,被视为“民生的难事”,也被看作“市民的新时尚”,更被看作干部作风和为民情怀的外化。
“垃圾分类事关生态环境,也是民生大事。垃圾分类问题没有解决好,反映的是基层干部作风不实、能力不强的问题。”
(2018年6月30日,郑栅洁书记查看海曙白鹭园小区内垃圾分类情况。王鹏/摄)
2018年6月30日,浙江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在随机暗访中心城区老小区环境整治时强调,“基层干部不能浮在表面抓工作,一定要有为民情怀,坚持重心下移,真心实意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实事办成办好。”
市长裘东耀走进代表联络站开展主题接待活动时强调,大家要把生活垃圾分类当作份内事,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好习惯、新风尚。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红艺、市政协主席杨戌标等市领导也以身作则,推进垃圾分类管理法治化。
这种登高望远的境界,也促使宁波步子更大。
“我们确定了今年垃圾分类的目标,一个是垃圾分类覆盖面中心城区要达到90%,二是要实现两个100的目标,即要创建100个示范小区和100个示范单位。”
事实上,今年2月16日,在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的《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立说立行的态度对外昭告,宁波对生活垃圾分类开始动真格,这使得宁波已从原来倡导垃圾分类向依法强制分类转变,也使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宁波,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有了更多的底气。
记者注意到,王蒙徽在点赞宁波等城市时称,这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说的只是一个大略。
宁波的情况,远不止于此——
截至2018年底,中心城区收集覆盖面达89%,农村覆盖面达62%,垃圾分类整体工作在住建部46个重点城市名列前三,垃圾分类小宝贝大行动荣获2018年度亚洲区固体废弃物处理沟通宣传奖。2018年11月,财政部和世界银行召开宁波与世行合作城市固废管理研讨会,肯定了垃圾分类宁波模式。
这对于2018年全市生活垃圾总量为11041吨/日的城市而言,要能完成这样一组数据,并不容易。何况,这种探索,在如此高规格会议上,更被视作“宁波模式”加以推广。
不仅如此,而在垃圾分类普及程度高、市场程度化高的宁波,更进行着诸多有益的先行探索——
●筹集社会资金17亿,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处理厂。
其中,焚烧厂项目荣获中国循环经济最佳实践奖、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和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此举,扭转了近年来“垃圾围城”的被动局面,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完整分类处置设施的城市。
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成6座大型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加快建设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从而使得城市的品质品位大大提升。
●探索“定时定点收集”“收运处理一体化”等模式,实现分类收运无缝对接,通过“搭把手”等智能回收系统,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
●在全面投用六区转运站,做好餐厨厂、厨余厂商业试运营的同时,推行生活垃圾收运专业服务向小区延伸,尽快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小区,并在15个商业街“定点定时”投放和清运试点。
●推进“精美街区”创建,开展“精品道路”“精品示范桥”“最美公园绿地”等示范创建活动,打造“绿盈名城,花漫名都”,以此提升市民幸福感。
记者 时晓竹
编辑: 孙研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