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庞赟
今年2月12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浙江被列为6个试点之一。
点点手机就能预约护士上门服务,这一消息也受到了很多宁波人的关注。但试点近三个月来,宁波云医院平台上2200多位“网约护士”仅接了300余单,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曾经接受过“网约护士”服务的患者及家属对这一新业态给予了充分肯定。鄞州五乡的朱大伯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早上6点45分,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张燕驱车前往朱大伯家,这是她应约第三次上门为朱大伯提供医疗服务。
朱大伯3年前突发脑溢血,虽然保住了命,但从此昏迷卧床。
每个月,朱大伯需要进行一次鼻胃管护理和导尿管护理。此前,家人每次都要打120将朱大伯送往医院,颇为费事。今年3月一次偶然机会,朱大伯儿子得知宁波推出“网约护士”,便下单选中张燕每个月上门来服务。
然而实际中,预约“网约护士”的患者并不多。以浙江省首家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院方自2月19日启动该项目以来,330名护士注册成为首批“网约护士”,但截至今天仅接了35单。
有“网约护士”笑言,云医院平台上的预约单子简直是“秒杀”,但不是患者抢护士,而是护士抢患者。
为何“网约护士”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盛芝仁认为原因主要有二:
“网约护士”知晓度不够。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所有病人出院时,都会发放“网约护士”卡片,上面印有云医院预约二维码以及联系电话,患者可通过手机扫码或打电话预约。但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医院并未采取告知措施,导致多数患者不了解“网约护士”。
其二,网约护士的护理需要自费,不可以使用医保,并且单项的价格也比在医院护理更高。
据介绍,“护+”项目定位于特需服务,在价格上平均比公立医院高出一倍。这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从而影响了“网约护士”的推广。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不妨将“网约护士”列入“长期护理保险”范围,给予特殊患者一定的经济补助;或将“护+”列入医保范畴,对其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