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天
我在社区当垃圾分类志愿者
样本家庭:
陈霞娜(党的十九大代表、宁波市公交总公司36路驾驶员班组长)
分类感言:每次丢垃圾时打开桶盖,看到桶内分类得当的垃圾,总有种被认同、被激励的获得感。垃圾分类的道路上,愿素不相识的你我互相勉励,给彼此长久坚持下去的决心与毅力。
陈霞娜居住的小区“海华三和嘉园”有那么一点特殊:今年3月份,编号为“0001”的搭把手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在这个小区中心雕塑旁的空地上安了家。如今,一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已无法承载居民分类投放的满腔热情,于是,一台新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应声而至,与它的“同胞兄弟”一起肩并肩为居民带去便利。
三和嘉园里的居民为何热衷垃圾分类?陈霞娜介绍,垃圾分类投放推行之初,居民的认可度和配合度其实并不高。“后来多亏了我们的党员志愿者,他们带头分类、细心指导,让居民们深刻体会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利落的单马尾、显眼的小马甲,站在天蓝色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前,陈霞娜显得干练而清爽。雨过天晴的午后,仅一小时,就有多位社区居民到搭把手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投递可回收垃圾。
“在我们小区,垃圾分类覆盖了全年龄段。”陈霞娜自豪地告诉记者。然而,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初来乍到时,许多居民对其一无所知:不清楚机器该如何操作,更不了解可回收物具体该怎么投放。于是,以陈霞娜为代表的社区党员纷纷站了出来,从早到晚守在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旁,手把手为老人和孩童做示范和指导。正是得益于“党建+垃圾分类”的工作模式,垃圾分类才逐渐在小区里流行起来。
如今,党建引领已成为各地推动垃圾分类的“第一把火”。记者从市垃圾分类办获悉,目前,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党建+垃圾分类”的典型示范。海曙水岸心境小区的“四微服务法”、鄞州丹顶鹤社区的“五全工作法”、江北甬江街道的“八联推动法”,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党员代表就是点燃这堆柴火的火苗。”陈霞娜说,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党员在做好自身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三和嘉园所在的江北区庄桥街道也以此为契机,通过以会代训、以学促分形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据了解,截至目前,庄桥街道开展各类形式的培训200余场,合计培训党员4000余人次,共开展志愿宣传服务200场,入户宣传指导率达百分之百。
“我至今还记得居民们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变成有了积分收益后的心满意足。”站在搭把手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旁,陈霞娜“晒”出了她几个月来的“成绩单”。手机屏幕上,累计投递42次,共获得85.9分积分收益,仿佛一张“光荣榜”,记载了她在垃圾分类上作出的努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
每周一次的志愿服务日前夜,陈霞娜总会将《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看上一遍又一遍。用她的话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己都不能把分类标准搞得透透的,又怎能做好志愿者的工作?
作为《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的“忠实读者”之一,无论是最精简的垃圾分类投放图示、上月发布的投放指南征求意见稿,还是8月初正式出炉的投放指南最终版本,陈霞娜都仔细研读。在她眼里,投放指南的版本更迭,正是宁波市垃圾分类工作日益成熟的体现,同时也对作为志愿者的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次站在垃圾桶边进行督导,我就感觉自己的分类知识还有提升的空间。”在小区一处有害垃圾桶内,陈霞娜拎起一袋近20节的干电池,将其丢进了其他垃圾桶。“其实对于电池一类废弃物的分类方式,我也是近期才搞清楚的。铅蓄电池、充电电池、纽扣电池以及充电宝都属于有害垃圾,但以碱性电池、碳性电池为代表的普通干电池则不属于有害垃圾。”
日常生活中,居民未必有时间仔细阅读投放指南,此时志愿者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从市志愿者协会了解到,今年以来,仅在宁波WE志愿者平台发布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有139项,单项招募人数最高达1800人,志愿服务时长最长近三个月。
“这仅仅是我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市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更多的志愿者来自大街小巷,他们自发参与、热情投入,用自己的闲暇时光填补其他居民在分类知识上的空白。
垃圾分类,绿色时尚。正是因为有一群像陈霞娜这样的志愿者存在,他们学以致用,以行践学,宁波的垃圾分类工作才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见习记者张凯凯 通讯员范奕齐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