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督导
作为潘火街道首个完成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的小区,星苑社区王家弄教师楼小区的分类成效有目共睹。自8月1日正式实施撤桶并点至今,只短短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共6幢150户居民,90%以上都能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在这一份优秀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一群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当了督导员
晚饭喝点小酒的时间没了
昨天上午8点左右,正是星苑社区的垃圾投放时间,王家弄教师楼门口的垃圾分类投放点,陆续有小区居民前来投放垃圾,几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站在一旁进行监督指导。
“师傅,这个酱油袋子是其他垃圾,要跟厨余垃圾分开来放的……”
“小朋友,玻璃瓶是可以回收的,你记牢哦!”
每天上午7:30-8:30,下午5:30-7:30,在这两个垃圾投放的时间段内,都能见到“红马甲”们的身影。今年75岁的退休老校长周兴华,在垃圾分类开始之初,就作为公益讲堂的讲师为居民上课,现在他也是一名督导员。由于垃圾投放的时间段恰好是早饭和晚饭点,他们必须提前就餐,之后奔赴自己的“岗位”开展工作。
“当了督导后,我晚饭前的小酒也不喝了,倒也挺好的。”周老先生笑着说。
徒手分拣垃圾
不配合的居民感到羞愧
同为志愿者的王闰阿姨,在尽力照顾孙子时,还兼顾着垃圾分类督导的工作。
“轮到值班就要很早起床,有的时候早饭就顾不上给小孩准备了,晚餐提前开饭,家里人都很理解,很支持。”王阿姨说,家里人都觉得这很有意义。
志愿者的带头人朱明花阿姨则更不容易,不论天气多热,她都会戴着一顶帽子进行垃圾分类督导,社工向记者揭示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朱明花阿姨患有高血压,去年还因为中风留下了后遗症,现在头部一旦晒到阳光,就会感到不适。即便如此,一旦有志愿者不能来督导,她就会自己顶上。
“我们这栋楼年纪大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都比较支持,做得也比较好,反而是有些小年轻,可能平时工作忙压力大,显得不太情愿。”朱阿姨说,面对个别居民的冷言冷语,志愿者们耐心地好言相劝,向他们解释其中的道理,“后来他们看到志愿者徒手伸进垃圾桶,把没分好的垃圾翻出来重新投放,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就好好分类了。”
“说实话,垃圾分类工作对我们来说是职责所在,但志愿者真的是没有任何报酬,他们完全是自发地为大家服务,这份精神真的很值得敬佩。”星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戴燕君告诉记者,在这些志愿者的带动下,很多居民都被感染了,不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而且主动表示要轮值督导。目前,整个志愿者队伍已有15人。(现代金报记者陶倪通讯员张湘笛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