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张子琪 孙吉晶 通讯员沈庆炜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三农”的发展成就。
一串数字告诉你,宁波这70年来“三农”建设翻天覆地的巨变——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3.2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80.3亿元,增长了148.7倍;
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105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417公斤,增长了4倍;
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33元,是1956年的54元的622.8倍;
等级公路“村村通”,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882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8.4%
……
70年的奋斗努力,换来的不仅仅是这一长串的“成绩单”,更是生活其中的人们切实的幸福生活体验。
70年来,宁波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自我保障到社会保障、从民生凋敝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在钢铁混凝土的城区呆久了,现代人常会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车程不到在半小时,能赏田园风光、寻找乡愁,还能享受品质服务?短途乡村游,再合适不过了。
美丽乡村,便是我们宁波人的乡愁归处。
16年来,宁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千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市民曾说,走在宁波乡村中,宛若画中游。
“宁波培育了一大批示范村、示范镇、示范县,创建一大批小康村、特色村、中心村、精品线,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好去处。”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农村面貌实现了从洁美到生态美,从富美到人文美,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的改变。
多年来,宁波深入实施“千村景区化”美丽乡村振兴计划,加快推动农房设计落地,加强村庄规划、风貌引导。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3个,市级示范乡镇30个、示范村86个、合格村896个、精品风景线31条。
预计,到2021年宁波将完成1000个以上的A级景区村庄创建任务,其中3A级达到150个以上。
美丽乡村,更是带动了乡村“美丽经济”,绘出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北仑白峰街道投入4900万元,将十里龙马风景线沿路的村、社、景巧妙融合,全域面貌焕然一新。慈溪龙山镇方家河头村,2011年开始“三居”改建,修缮村中古建筑古道古树,留住“乡愁”唤得新生……
民宿、休闲旅游、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在宁波乡村涌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催生产业振兴新动能。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宁波大力实施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开发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培养现代农业领军人才,支持各类创业人员返乡,吸引各类乡贤人才回归。
余姚“90后”黄徐洁,就是学成归来的青年代表之一。2018年5月,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黄徐洁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余姚梁弄,经营起了红色主题的农家乐土菜馆,成为新一代的“农创客”。“节假日游客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有30多桌客人,营业额有两万多元。”
目前,宁波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83家、农民合作社2610家、家庭农场4728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00余个、农村实用人才18.6万余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已成为历史,从传统农业到高效生态农业,再到绿色都市农业,宁波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历史性跨越。
如今,宁波整市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价得分90.32分,居全省第二,已率先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连续5年,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70年来,宁波农业经营实现了从集体经营向家庭承包经营、进而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宁波已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15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10条,居全省第一。另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产值61.5亿元,连续12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宁波汤圆、慈城年糕、象山海鲜等乡愁产业,余姚榨菜、奉化水蜜桃、宁海望海茶等农产品品牌,逐渐在全国闯出市场,为全国人民所喜爱,成为宁波“金名片”。
象山县的村民说事、宁海县的小微权力清单36条,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20例。宁波创新的多项制度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打造了乡村治理的宁波品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宁波农民改革创新、奋发创业的70年,也是宁波农业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
70年的成绩来之不易,7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
乡村振兴,宁波奋力前行,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宁波样板!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