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朋友圈刷屏!余姚万人活动结束现场“零垃圾”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9-20 07:09:48报料热线:81850000

散场后,万人活动场地整洁如初。施彩仙供图

  万人活动结束,现场竟然没有留下一片垃圾,昨晚,余姚人的朋友圈被一组照片刷屏。苍翠欲滴的青草地,整齐有序的塑料凳,一如活动之初。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记者连夜采访了余姚市文明办副主任施彩仙和相关活动参与者,探听背后的秘诀。

  这场活动名为“祖国颂”余姚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歌会,场地位于余姚全民健身中心操场,是一个余姚市民日常休闲散步的田径场。当晚,共有“舜穗铁军”税务系统合唱团、“健康卫士”卫生系统合唱团、横坎头村合唱团、纪检干部合唱团、组工干部合唱团、宣传文化媒体合唱团等21支余姚不同部门、不同组织的合唱团参与这场歌会,光演职人员就有1600名,加上周边赶来看演出的群众共有近万人。行至高潮,全场一同挥动小红旗歌颂祖国、唱响未来,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令组织者、围观群众更为感动的是,近两个半小时的活动结束后,全场观众在有序退场的同时,不少人用随身携带的垃圾袋,将矿泉水瓶、废弃物料分类收好,丢进相应垃圾桶;可重复利用的小红旗、荧光棒等则由各领队自行回收,活动场地竟未留下一片废屑。这一场景震撼了余姚市文明办副主任施彩仙,“说明这些年我们的市民素质确实有了很大提高,无愧余姚‘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对比早些年,大型演唱会结束后,往往留下一片垃圾场式的照片,当晚的景象也令各界震动,纷纷拍下照片,“余姚万人活动,垃圾不落地”的壮语迅速刷屏朋友圈。余姚市妇联副主席陈励告诉记者,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晚上一瞬间的景象,背后体现的却是姚江儿女长期的素质培育。“以前,我们也经常被足球场上中日球迷留下的不同‘现场’触动,所谓改变日积月累。”去年,余姚市推出“零垃圾行动”,倡导“垃圾不落地、车窗不抛物”,通过媒体曝光等多项举措,配合垃圾分类广泛宣传,日益深入人心。

  昨夜,余姚市妇联有65人合唱队上台,从中午开始借用附近会议室吃饭、化妆,晚上8点半结束表演,大家都比较疲累了,仍有多位妇女主动留下收拾会议室,还不忘将食品和包装袋分类投放。

  舜宇集团有限公司的百人合唱团也是一样,该公司团委书记陈红芬表示,“其实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已经有这样的意识,即垃圾随身带,包括很多一线员工,意识非常强。”昨晚,该企业还派出专人将百面小红旗一一回收,留待后用。

  “没有想到,这场歌会最美的背影竟然是大家随身携带的那只垃圾袋!”施彩仙感慨地说,“以前小活动,也有不留垃圾的,但这次是大型的活动,毕竟现场有近万人,规模不一样。”有这样的成果也非偶然,施彩仙说,早前开领队会议时,她便有意提请各支队伍注意垃圾回收和分类,特别是将喝完的矿泉水瓶和纸巾分开投放。“大家做得比我想象的更好,基本不需要环卫工人再‘加工’,对于留下来极少数散落的东西,现场志愿者大约花了5分钟也都收拾干净了”。

  “所谓文明,便是体现在细微之处,也能从侧面反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程度。”施彩仙总结道,“文明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从这样比较小的切口着手,多考虑一点点、细化一点点,可能就会有效果出来。而经传播放大这种效应,会让更多人受到感染,就像文明礼让斑马线一样,让‘垃圾不落地’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通讯员杨明曹婷婷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朋友圈刷屏!余姚万人活动结束现场“零垃圾”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9-20 07:09:48

散场后,万人活动场地整洁如初。施彩仙供图

  万人活动结束,现场竟然没有留下一片垃圾,昨晚,余姚人的朋友圈被一组照片刷屏。苍翠欲滴的青草地,整齐有序的塑料凳,一如活动之初。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记者连夜采访了余姚市文明办副主任施彩仙和相关活动参与者,探听背后的秘诀。

  这场活动名为“祖国颂”余姚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歌会,场地位于余姚全民健身中心操场,是一个余姚市民日常休闲散步的田径场。当晚,共有“舜穗铁军”税务系统合唱团、“健康卫士”卫生系统合唱团、横坎头村合唱团、纪检干部合唱团、组工干部合唱团、宣传文化媒体合唱团等21支余姚不同部门、不同组织的合唱团参与这场歌会,光演职人员就有1600名,加上周边赶来看演出的群众共有近万人。行至高潮,全场一同挥动小红旗歌颂祖国、唱响未来,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令组织者、围观群众更为感动的是,近两个半小时的活动结束后,全场观众在有序退场的同时,不少人用随身携带的垃圾袋,将矿泉水瓶、废弃物料分类收好,丢进相应垃圾桶;可重复利用的小红旗、荧光棒等则由各领队自行回收,活动场地竟未留下一片废屑。这一场景震撼了余姚市文明办副主任施彩仙,“说明这些年我们的市民素质确实有了很大提高,无愧余姚‘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对比早些年,大型演唱会结束后,往往留下一片垃圾场式的照片,当晚的景象也令各界震动,纷纷拍下照片,“余姚万人活动,垃圾不落地”的壮语迅速刷屏朋友圈。余姚市妇联副主席陈励告诉记者,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晚上一瞬间的景象,背后体现的却是姚江儿女长期的素质培育。“以前,我们也经常被足球场上中日球迷留下的不同‘现场’触动,所谓改变日积月累。”去年,余姚市推出“零垃圾行动”,倡导“垃圾不落地、车窗不抛物”,通过媒体曝光等多项举措,配合垃圾分类广泛宣传,日益深入人心。

  昨夜,余姚市妇联有65人合唱队上台,从中午开始借用附近会议室吃饭、化妆,晚上8点半结束表演,大家都比较疲累了,仍有多位妇女主动留下收拾会议室,还不忘将食品和包装袋分类投放。

  舜宇集团有限公司的百人合唱团也是一样,该公司团委书记陈红芬表示,“其实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已经有这样的意识,即垃圾随身带,包括很多一线员工,意识非常强。”昨晚,该企业还派出专人将百面小红旗一一回收,留待后用。

  “没有想到,这场歌会最美的背影竟然是大家随身携带的那只垃圾袋!”施彩仙感慨地说,“以前小活动,也有不留垃圾的,但这次是大型的活动,毕竟现场有近万人,规模不一样。”有这样的成果也非偶然,施彩仙说,早前开领队会议时,她便有意提请各支队伍注意垃圾回收和分类,特别是将喝完的矿泉水瓶和纸巾分开投放。“大家做得比我想象的更好,基本不需要环卫工人再‘加工’,对于留下来极少数散落的东西,现场志愿者大约花了5分钟也都收拾干净了”。

  “所谓文明,便是体现在细微之处,也能从侧面反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程度。”施彩仙总结道,“文明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从这样比较小的切口着手,多考虑一点点、细化一点点,可能就会有效果出来。而经传播放大这种效应,会让更多人受到感染,就像文明礼让斑马线一样,让‘垃圾不落地’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通讯员杨明曹婷婷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