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环境做加法 民心做乘法…生态宁波山河锦绣入画来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9-26 06:46: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回望历史长河中的这70年,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宁波?

  70年,宁波从一个资源小市、工业大市,逐步成长为环保模范市、生态市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70年,宁波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GDP政绩考核成为常态,生态体制机制改革快速推进,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70年,千千万万甬城百姓在四明大地绘就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锦绣画卷。这幅画卷的名字叫——美丽宁波。

  环境做加法,民心做乘法

  天气晴好,“母亲河”余姚江边不少老人在散步,儿童在嬉戏。

  20多年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宁波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姚江两岸的企业每年排放污染物近万吨,江中死鱼事件时有发生。

  因为“一条江”,宁波接连出台十多项治理政策措施。今天,“水清鱼跃”的美景早已回归余姚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守得“金山”不负“青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坚持“生态优先”,顺应民生新期待。

  制定全市首个环境保护计划;出台全市首部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地方性法规,象山港生态环境保护拉开序幕;颁布全省首部环境污染防治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和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重拳治理环境污染……

  一个个全国、全省、全市“首创”,成为宁波践行“两山”理念的有力保障。

  在宁波9784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红线决定着未来宁波“山、水、城”的生态格局。

  以红线为界,宁波锲而不舍向污染宣战。

  禁燃区面积扩容至1083平方公里、提前完成20多万辆黄标车整治……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宁波持续打响“蓝天保卫战”,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

  87.7%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仅让宁波提前两年迈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更让“蓝天白云”成为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主角。

  宁波因水而兴,在治水上“下了一盘大棋”。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宁波在全省率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500多家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整治,480条河道告别“黑臭”,1210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面消除。

  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换来了“潮音时入耳,带水亦盈盈”的江南水乡美景——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80%,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在100%。家住小浃江畔的居民高云昌感慨:“在家门口,我们就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背后,是宁波数十年来持之以恒的守绿、护绿、增绿——

  四明山区域森林覆盖率77.5%,象山县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江北、北仑等5个区县(市)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103个单位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县(市)、镇(街道)和村……

  对于富裕起来的宁波人来说,看得到的“蓝天碧水”,才是最渴望的环境权益。只有环境做了加法,民心才能做乘法。

  生态是梧桐树,发展是金凤凰

  “山山水水过去可能是包袱,现在是优势,将来还会成为宝贝。”在推进生态宁波建设过程中,身体力行的宁波政府官员深有感悟。

  在东南沿海最大的湿地——杭州湾湿地,飞鸟翱翔,游鱼徜徉。作为宁波对接上海的最前沿,曾有不少人建议在滩涂湿地上布局大项目,让黄金区块产生黄金效益。但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划出五分之一的区域“不开发”,还一次性投入3亿元建起一个湿地保护区。

  “生态是梧桐树,发展是金凤凰。”这个“开发区里的不开发区”,成为杭州湾新区的金名片,新区不仅集聚了1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21个投资项目,其经济指标更是在全省15个产业集聚区考评中五年四夺冠。

  70年来,绿色发展成为宁波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宁波各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舍弃黑色GDP。

  镇海,不惜牺牲数亿元产值,将九龙湖镇40多家紧固件企业的酸洗废液集中处理,实现了行业集群发展;杭州湾新区,拿出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关停漂印染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利用价格杠杆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宁波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对不锈钢行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并将实施范围扩大至铸造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04家、“散乱污”企业1134家,整治提升16个块状行业,为优质新兴产业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春晓工厂等“国字号”绿色工厂不断涌现。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大的智慧。2015年,在全球地方领导气候峰会上,低碳发展的“宁波模式”受到500多个参会城市代表的肯定和关注。

  作为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70年来,宁波的产业和能源结构逐步“低碳化”。3个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国字号”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形成了12类40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4.72万千瓦。

  70年来,宁波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低碳港口、低碳机场、低碳物流、智慧配送,正成为宁波绿色发展最亮丽的风景。

  破难需要创新,美丽需要共建

  在租用场地内拆除废弃的沥青储罐时发生侧翻,导致河水大面积污染。去年6月,北仑的沈先生没想到,这起因“不小心”发生的环境污染行为,要向“大自然”交罚金7.5万元。

  在全省率先通过生态环境赔偿磋商,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生态文明建设困局,宁波这一创新做法得到多方点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全国各地全力破解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

  优化生态环境审批流程,企业“线下跑”变为数据“线上跑”;全省首推“环保议事厅”,把环保问题和环保冲突搬到桌面上,架起企业、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走出环境治污新路,全市33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5家垃圾处理厂、14家工业固废处置场均实现第三方运营……在东海之滨,一项项“美丽”改革,正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发展短板。

  破难需要创新,美丽需要共建。绿色家园,需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

  70年来,宁波已先行先试,公众参与机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

  今年6月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48个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上,联合国官员为宁波镇海绿丝带环保志愿者郁振伟颁发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证书。在他背后,是6年来一个120多人的“大家庭”记下的2000多篇“蓝天日记”。这是镇海老城告别“开窗见尘”的最好见证。

  “绿丝带”“绿手环”“绿手指”“蓝海豚”……一个个环保公益联盟已成为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载体。从七八岁的孩童,到七八十岁的长者,无论是环境监督、纠纷调解,还是植树护绿、海洋垃圾监测,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绿色学校”“绿色家庭”“低碳社区”……在宁波,绿色已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宁波将继续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注入宁波力量。

  记者冯瑄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环境做加法 民心做乘法…生态宁波山河锦绣入画来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9-26 06:46:00

  回望历史长河中的这70年,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宁波?

  70年,宁波从一个资源小市、工业大市,逐步成长为环保模范市、生态市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70年,宁波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GDP政绩考核成为常态,生态体制机制改革快速推进,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70年,千千万万甬城百姓在四明大地绘就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锦绣画卷。这幅画卷的名字叫——美丽宁波。

  环境做加法,民心做乘法

  天气晴好,“母亲河”余姚江边不少老人在散步,儿童在嬉戏。

  20多年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宁波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姚江两岸的企业每年排放污染物近万吨,江中死鱼事件时有发生。

  因为“一条江”,宁波接连出台十多项治理政策措施。今天,“水清鱼跃”的美景早已回归余姚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守得“金山”不负“青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坚持“生态优先”,顺应民生新期待。

  制定全市首个环境保护计划;出台全市首部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地方性法规,象山港生态环境保护拉开序幕;颁布全省首部环境污染防治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和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重拳治理环境污染……

  一个个全国、全省、全市“首创”,成为宁波践行“两山”理念的有力保障。

  在宁波9784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红线决定着未来宁波“山、水、城”的生态格局。

  以红线为界,宁波锲而不舍向污染宣战。

  禁燃区面积扩容至1083平方公里、提前完成20多万辆黄标车整治……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宁波持续打响“蓝天保卫战”,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

  87.7%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仅让宁波提前两年迈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更让“蓝天白云”成为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主角。

  宁波因水而兴,在治水上“下了一盘大棋”。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宁波在全省率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500多家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整治,480条河道告别“黑臭”,1210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面消除。

  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换来了“潮音时入耳,带水亦盈盈”的江南水乡美景——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80%,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在100%。家住小浃江畔的居民高云昌感慨:“在家门口,我们就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背后,是宁波数十年来持之以恒的守绿、护绿、增绿——

  四明山区域森林覆盖率77.5%,象山县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江北、北仑等5个区县(市)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103个单位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县(市)、镇(街道)和村……

  对于富裕起来的宁波人来说,看得到的“蓝天碧水”,才是最渴望的环境权益。只有环境做了加法,民心才能做乘法。

  生态是梧桐树,发展是金凤凰

  “山山水水过去可能是包袱,现在是优势,将来还会成为宝贝。”在推进生态宁波建设过程中,身体力行的宁波政府官员深有感悟。

  在东南沿海最大的湿地——杭州湾湿地,飞鸟翱翔,游鱼徜徉。作为宁波对接上海的最前沿,曾有不少人建议在滩涂湿地上布局大项目,让黄金区块产生黄金效益。但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划出五分之一的区域“不开发”,还一次性投入3亿元建起一个湿地保护区。

  “生态是梧桐树,发展是金凤凰。”这个“开发区里的不开发区”,成为杭州湾新区的金名片,新区不仅集聚了1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21个投资项目,其经济指标更是在全省15个产业集聚区考评中五年四夺冠。

  70年来,绿色发展成为宁波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宁波各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舍弃黑色GDP。

  镇海,不惜牺牲数亿元产值,将九龙湖镇40多家紧固件企业的酸洗废液集中处理,实现了行业集群发展;杭州湾新区,拿出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关停漂印染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利用价格杠杆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宁波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对不锈钢行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并将实施范围扩大至铸造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04家、“散乱污”企业1134家,整治提升16个块状行业,为优质新兴产业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春晓工厂等“国字号”绿色工厂不断涌现。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大的智慧。2015年,在全球地方领导气候峰会上,低碳发展的“宁波模式”受到500多个参会城市代表的肯定和关注。

  作为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70年来,宁波的产业和能源结构逐步“低碳化”。3个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国字号”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形成了12类40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4.72万千瓦。

  70年来,宁波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低碳港口、低碳机场、低碳物流、智慧配送,正成为宁波绿色发展最亮丽的风景。

  破难需要创新,美丽需要共建

  在租用场地内拆除废弃的沥青储罐时发生侧翻,导致河水大面积污染。去年6月,北仑的沈先生没想到,这起因“不小心”发生的环境污染行为,要向“大自然”交罚金7.5万元。

  在全省率先通过生态环境赔偿磋商,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生态文明建设困局,宁波这一创新做法得到多方点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全国各地全力破解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

  优化生态环境审批流程,企业“线下跑”变为数据“线上跑”;全省首推“环保议事厅”,把环保问题和环保冲突搬到桌面上,架起企业、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走出环境治污新路,全市33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5家垃圾处理厂、14家工业固废处置场均实现第三方运营……在东海之滨,一项项“美丽”改革,正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发展短板。

  破难需要创新,美丽需要共建。绿色家园,需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

  70年来,宁波已先行先试,公众参与机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

  今年6月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48个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上,联合国官员为宁波镇海绿丝带环保志愿者郁振伟颁发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证书。在他背后,是6年来一个120多人的“大家庭”记下的2000多篇“蓝天日记”。这是镇海老城告别“开窗见尘”的最好见证。

  “绿丝带”“绿手环”“绿手指”“蓝海豚”……一个个环保公益联盟已成为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载体。从七八岁的孩童,到七八十岁的长者,无论是环境监督、纠纷调解,还是植树护绿、海洋垃圾监测,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绿色学校”“绿色家庭”“低碳社区”……在宁波,绿色已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宁波将继续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注入宁波力量。

  记者冯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