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林旻
宁波文艺创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特点有哪些?
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总体情况如何?
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进程中,下一步宁波还有哪些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实施?
如何做好十万“文艺甬军”建设?
今天(9月26日)上午,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2场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魏祖民,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劲,市文联党组成员、巡视员黄旭航共同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宁波市文化繁荣发展的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现场,多家媒体抛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聚焦宁波文化发展及现状,相关部门领导一一回应。
浙江日报:
今年的全国及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宁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能否结合本次“五个一工程”获奖情况谈谈宁波文艺创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特点?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魏祖民答:
应该说,宁波的文艺精品创作工作起点高、基础好、机制活,一直来是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
特别是今年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浙江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评选,宁波共有歌剧《呦呦鹿鸣》等13部作品入选省“五个一工程”,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我市原创民族歌剧《呦呦鹿鸣》成功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至此,宁波已连续七届荣膺全国“五个一工程”。到目前为止,宁波共有21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89部作品入选省“五个一”,近400件作品获得全国各类常设性文艺奖项,获奖数量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前茅。
本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选获奖作品数量73个(包括特别奖13个),每个门类仅评选8—11个作品,其中戏剧类全国仅入选11部,竞争非常激烈、入选难度很大。
从本届“五个一工程”评选宁波获奖情况看,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门类全面、发展均衡。我市入选的13部作品,涵盖戏剧、电影、电视剧(含纪录片)、广播剧、图书、歌曲等评奖的全部六个艺术门类,且基本为宁波独立创作,显示了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全面、均衡发展的特点。
二是强项突出、高原显现。这次省“五个一工程”评选,六个门类均入选2件或3件作品(歌曲《一诺千金》为宁波创作作品,由于创作周期跟不上市“五个一”评选,后通过省文联直报省“五个一”,并成功入选),其中戏剧类全省共12部,宁波独占3部,且其中1部成功入选全国“五个一”,充分显示宁波在舞台剧创作上的强大实力。
三是策划精准、组织有力。获奖作品除了两部电视剧外,其他为宣传文化部门和国有文化单位主导策划创作出品,作品紧扣重大主题,思想性、艺术性兼具,显示了宁波抓重大题材创作的组织性和精准度。
本届“五个一工程”评选喜获丰收,表明近年来宁波推出的一系列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政策、举措已经显现成效。同时,也显示近年来我们文艺创作生产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
根据文艺工作的新形态、新情况,针对宁波文艺发展面临的短板,从2016年开始,我市文艺创作生产在思路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和明确,即在坚持三个“不变”的基础上,做到三个“转变”。
三个“不变”是:坚持以创作优秀作品为文艺工作中心环节不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不变;坚持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的原则不变。
三个“转变”是:文艺精品创作的工作重心由以冲奖为主,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转变,将精品创作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艺术修养、文明素养,提升城市软实力、扩大城市影响力结合起来;文艺精品创作的实施主体由以党委政府部门、国有单位(企业)为主向国有、民营齐头并进转变,创新理念、打开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使民营企业、社会力量成为文艺精品创作的主体力量;文艺精品创作的组织形式由行政主导、计划体制向“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市场机制、百姓受益”转变,要在把握导向的前提下创新体制机制、工作思路,努力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效益的统一。
浙江交通之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基地及旅游景区等建设都有了跨越式发展,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公共文化旅游供给和服务。记者获悉,目前宁波正在推进天一阁提升工程,请问具体进展如何?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进程中,下一步市里还有哪些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实施?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劲答:
这些年来,宁波通过强化规划布局,增加财政投入,吸引多元投资,各地协同发展等举措,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旅游发展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了2531.04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目前拥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59家,全市累计创建A级景区村庄435个,旅游资源的供给在全省也是位居前列。
2018年,月湖·天一阁获评5A级景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天一阁扩建提升项目,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同志多次实地视察天一阁,指出要以千年大计的视野与格局对天一阁的未来发展作出规划。我们邀请国内文博、建筑等领域顶尖专家,为天一阁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市里专门成立了天一阁扩建项目协调推进小组,抽调精干力量专职负责项目,深入研究挖掘天一阁核心价值。今年4月,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故宫博物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了深度合作意向。按照天一阁扩建项目“设计要高档次、出精品、有特色”的要求,我们邀请国际国内一流设计团队进行概念设计,做实做细项目深化设计需求,各部门加强协同,密切协作,天一阁扩建项目正在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目前,全市各地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已进入提速增效阶段。我市将以构建“一带一廊”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为核心,推进大运河(宁波)文化带建设工作,推进“三江六岸”文化长廊建设,推进上林湖青瓷文化功能区建设,推进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梁弄红色文化功能区建设,推进雪窦山佛教文化功能区等建设。同时利用重大活动平台开展招商推介,加强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的改造提升,扎实有效推进宁波湾滨海华侨城文化旅游项目、象山影视城基地三期、横溪农旅小镇、温泉大庄山谷度假中心、象山星光影视小镇、奉化时光文旅小镇、杭州湾新区滨海假期小镇等重大文旅项目。下一步,也将加强对文化旅游项目的跟踪调研和评估,全力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宁波日报:
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支撑,近年来在农村文化建设、文明乡风培育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总体情况?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魏祖民答: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浙江省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作的一大创举。2013年开始在全省全面启动。6年多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去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来《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纲要(2018—2022年)》,全面开启新一轮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大幕。宁波市委、市政府结合“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提出农村文化礼堂“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至此,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也进入新阶段。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590家,约占应建行政村总量的75.5%;今年前8个月新增文化礼堂240个,完成市建设任务的60%。预计到2019年底,全市农村文化礼堂累计建成数将达到1800个,约占应建行政村总量的85.4%。共评定四星级文化礼堂150个,其中62个被评为全省五星级文化礼堂;6人获得省“最美文化礼堂人”称号。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各类有组织的规模活动约4.45万场,累计参与人数约280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农民的生活品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4月,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会议期间,我市鄞州、慈溪、宁海、象山等12家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进行了现场经验交流。宁波的经验做法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的高度评价和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今年6月,市委宣传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部署开展“服务基层 增强‘四力’”行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重点深入乡镇(街道)和相对薄弱的农村文化礼堂开展联系服务,对全市190个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点对点服务和提升。各地也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举办了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工作。如,海曙区开通81890农村文化礼堂服务专线、镇海区开设“礼堂夜市”、奉化区举办首届礼堂文化节、宁海县艺术家进驻文化礼堂并实施“一村一品”乡村记忆工程等。
宁波都市报系:
随着宁波机构改革的全面深化,文化和旅游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诗和远方在一起”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很多的期待,很想了解下一步在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新举措?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劲答:
文化和旅游机构合并后,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聚焦惠民,不断提供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聚焦项目融合,不断构筑文旅融合有效支撑。举办了宁波市文旅惠民消费季与徐霞客开游节、宁波文化旅游节、乡村文旅节、宁波国际旅游展等活动,包装推出100条宁波文博、非遗、乡村等文旅融合精品路线,赴国内外进行营销推广,提升“海丝古港、微笑宁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9宁波国际旅游展吸引30个境外国家和28个国内城市参展,累计实现销售额 8100万元。2019“迷恋宁波”文化旅游生活节成为夜间消费新亮点。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次为6378.37万人次,同比增长13.64%;实现旅游总收入975.71亿元,同比增长14.71%。
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促进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相互转化。通过“遗产遗址+旅游”“历史名人+旅游”“红色革命+旅游”“民俗风情+旅游”“艺术节庆+旅游”等多种形式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特色文旅品牌。
一是做好文化内涵发掘和旅游品味提升的融合文章。深入挖掘宁波红色文化、藏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佛教文化、甬商文化等特色文化,用文化来提升旅游的品味,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和佛道名山旅游带建设规划,整合古港遗迹资源,使旅游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是做好艺术精品创作和旅游空间拓展的融合文章。艺术创作也是丰富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的活力要素。象山影视城通过精品影视剧拍摄、演艺展览等综合营销,游客量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影视城接待游客达188.76万人次。下一步要引导各地立足特色,规划建设旅游小剧场,创作推出实景版旅游演艺,为游客提供“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全天候旅游体验。
三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品开发的融合文章。大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依托文物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遗产旅游、研学旅游等,引导现有景区由传统观光型向服务品质化、功能复合型转变。四是做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文章。深化文化旅游创建工作,高标准建设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县、高等级景区度假区、旅游特色小镇、景区村庄。
着重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和乡村旅游的对接,打造乡村文旅中心新样板,通过串联民宿、农家乐、健身古道、一人一艺等文旅元素,整合推出乡村观赏、乡村美食、乡村文化等系列乡村文旅节事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产品。五是做好文化与旅游市场和产业的融合文章。要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旅产业成为宁波经济的重要支撑,以融合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大力培育高端商务游、文化体验游、乡村民俗游、休闲度假游、工业遗产游、邮轮游艇游等新业态,开发书香之旅、影视之旅、音乐之旅、创意之旅等新线路,迎合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升级和分层需求。
宁波经济广播:
宁波市文联打造十万文艺甬军,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老百姓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有了身边不走的文艺队伍,身边的文艺活动多了。请介绍一下宁波十万文艺甬军建设的有关情况。
市文联党组成员、巡视员黄旭航答:
018年7月,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市文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定下发《锻造十万文艺甬军,夯实镇乡(街道)文联基础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主要目的就是在2017年全市实现镇乡(街道)文联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达到1万人、区县(市)级会员达到2万人和镇乡(街道)基层会员达到7万人的目标,锻造一支有一定艺术水准、结构合理、分布广泛的“文艺甬军”队伍。
具体做法和举措有以下几点:
一是搭建好平台。引导文艺社团登记备案,通过“春竹计划”和“红杜鹃”基层文艺风采大展示系列活动等政策平台扶持激励,让优秀的基层文艺社团“浮上来”。支持上规模的村居社区、企业学校等单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业余文艺社团,吸纳基层会员,在做好量的扩张的基础上,注重做质的保证。大力支持鼓励各镇乡(街道)文联建立合唱队、戏曲团、曲艺团、越剧团、文学社等不同门类的文艺社团。
二是优化好资源。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点与资源优势,团结引导相关门类的文艺家“沉下去”。在全市筛选200至300个文艺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乡村,通过荣誉激励把活跃在当地的文艺爱好者充分调动起来。在创建的同时,根据文艺特色村类别,组织相关门类的文艺家在农村文化礼堂设立惠民工作室,定期为乡村文艺爱好者开展创作辅导及排演作品,推动实现乡村文艺队伍由零散到规范,由自娱到众乐,形成有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常设性文艺社团。
三是落实好制度。基层会员重要依托就是基层文艺社团,因此我们将工作倾斜点转向培育扶持基层文艺社团和发展基层会员共同推进。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市文联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镇乡(街道)文联重点文艺社团组建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关于镇乡(街道)文联会员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规范提升社团和会员发展工作要求,进一步筑牢了基层文艺社团发展和会员吸纳的群众基础,为十万甬军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发展壮大基层文艺社团和会员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调动群众自发热情,加强引导与扶持,需要多部门的协同保障。我们将根据各地、各艺术门类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召开推进会、交流会,交流特色经验,解决困难与问题,以更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参与基层文明创建和文化共享,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