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宁波为何没有独角兽”的话题频频引起热议。所谓“独角兽公司”一般指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还未上市的公司的称谓。
当大家都在为宁波“独角兽”稀缺而感到惋惜时,也有人指出,宁波虽然没有“独角兽”,却冒出了不少“瞪羚”企业。据了解,“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近日,全球INS大会研究院就联合经济观察报政研院、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优客工场等机构,发布了《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数据报告》,并对各城市入围企业数进行排名。
宁波在这张榜单上的成绩可谓是中规中矩,265家企业入围,数量占全国比例超过1%,位居全国城市第18位,省内落后于杭州和嘉兴,数量为杭州的三分之一,与嘉兴相差14家。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经济领域100家典型瞪羚企业”榜单中,卡特马克智能厨具成为宁波唯一上榜企业。
【从全国分布情况看】
据全球INS大会研究院院长、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介绍,他们对于瞪羚企业的定义有以下几个标准:一是成立时间在十年以内;二是必须高新技术企业;三是排除大型央企、房地产企业以及部分资源垄断性企业;四是年增长率不低于20%或上一年度总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
根据这些指标,在中国大陆共有25057家企业入围“瞪羚”。其中,广东省以4423家高居全国首位,北京和江苏分别以3190家、3180家紧随其后。数量过千家的省市还有浙江、上海和山东。
如果从城市分布来看,这些瞪羚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尤其是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其中,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苏州5个城市的数量均超过1000家。杭州、天津、南京、青岛和成都也挤入前十名。武汉、重庆、长沙、西安、无锡等新一线城市也位居前列。
粤港澳大湾区共4423家,占比17.65%;长三角城市群共7010家,占比27.98%。从这个数据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9个城市瞪羚企业总数不及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城市。
宁波共有265家瞪羚企业入围,居全国城市第18位,这与宁波在新一线城市中的排名几乎相当。但这个数量放在长三角主要城市考量,就相形见绌了——
在省内,且不说瞪羚企业数仅为杭州(750家)的三分之一,与嘉兴(279)也相差了14家;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更不及苏州(1013家)的三分之一,仅接近南京(530家)的二分之一,比排名全国第15位的无锡(297家)也少了30多家。
【从产业分布结构看】
从全国瞪羚企业的产业结构分布看,制造业瞪羚企业数量最多,高达9577家,占比38.2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共8170家,占比32.6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2996家,占比11.96%。
从细分行业分布看,位居前三的行业依次是: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4377家,占总数的17.4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809家,占11.21%;研究和试验发展2446家,占9.76%。
而宁波的入围行业产业结构则与整体情况区别较大。记者根据宁波“246万千亿”产业集群的产业划分将265家入围企业进行了分类。
从大产业看,宁波的瞪羚企业中,制造业占239家,占比90%以上;服务业24家,占比仅为9%;剩余的,农业和建筑业各1家。
细分到“246产业”,入围企业就达259家,可见宁波制造业以及产业集群的雄厚实力。其中,高端装备达80家(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新材料40家,电子信息34家,汽车业32家(包括汽车电子),软件和新兴服务24家,智能家电18家(照明电器纳入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13家,节能环保9家,生物医药8家,绿色石化3家。文体用品和时尚纺织服装没有企业入围。
由此可见,宁波瞪羚企业产业结构显然是不均衡的。
【中国新经济领域100家典型瞪羚企业,宁波仅一席】
在“中国新经济领域100家典型瞪羚企业”榜单中,宁波仅有卡特马克智能厨具一家企业上榜,排名56位,所属领域为智能家居。
记者从卡特马克智能厨具官网上了解到,这家公司创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系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研发团队40余人,年销售额达3000万美元。制造中心位于宁波北仑港开发区,集团总部位于宁波高新区研发园,产品涵盖炊具、厨房小家电、厨电集成和智慧厨房四大品类。卡特马克还成立了以打造智能厨房服务平台的导向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小马科技,负责厨房的智能软硬件开发以及跨界的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照榜单,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宁波在新经济领域基础薄弱。
人工智能企业、O2O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大数据企业、游戏企业、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是最为典型的新经济代表。这些行业直面市场,直面用户,创新能力强,更新迭代快。但宁波企业在新经济领域的短板,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一直延续到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
宁波市近年来也看到了这块短板,将“科技争投”作为“六争攻坚”行动的重中之重。宁波市委在发出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自己的“小目标”:
实施‘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瞄准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实施智能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打造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智能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新经济发展样板城市。记者竺佳
宁波市265家瞪羚企业名单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