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年过七旬仍在山间修古道造凉亭 宁波"愚公"有个心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0-15 14:09: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记者沈之蓥

  “偶遇袁松才老人,他又带领一帮老兄弟在山顶上修缮凉亭,他是宁波九龙山一带开辟山道、修缮凉亭的开山鼻祖,在他的带领号召下,一大批爱心人士出钱出力,为原生态山道保护立下汗马功劳。”

  10月13日下午,宁波马拉松运动“大V”林建民发了条朋友圈,当时,他正和小伙伴在为一场冬季越野赛探路。

  袁松才老先生今年已经72岁了,家住江北区慈城镇金沙村,在宁波蛮有名气,他做过木工,2009从一家不锈钢厂退休后,开始投身桃花岭和整个茶马古道的改造。

  因为多年来义务整修古道,有人尊称他“当代愚公”。

  10月14日,记者联系上袁松才老先生,听记者说起“愚公”二字,老先生笑了,“不敢当,没大家说得那么好。”

  袁老先生说,这些天,他正带着工人在建一个凉亭,凉亭名叫“观界亭”,站在此处可观江北、慈溪、镇海三地美景,亭子位于一座小山的山顶,当地人称“八档山”,距离他所住的慈城金沙村路程约半小时左右。

  今年春天,袁老先生巡山时,发现此处凉亭遭了白蚁,蛀得厉害,后来加上台风,亭子倒了。

  国庆节过后,他便请了工人上山造亭,自带午饭,“再有个三四天应该就能完工了,亭子建好,过路人可以在此乘凉避雨。”

  整个工程费用大概要一万元,用于买材料、请人工,由宁波一家企业的老板出资赞助,袁老先生义务做事,不拿工资。

  退休后,为何执着于修古道建凉亭?

  袁老先生说,他从小在桃花岭下的金沙村长大,童年记忆中的桃花岭人来人往,山顶连接镇海、慈溪、江北三地,被称为“三界之地”,后来,随着公路四通八达,古道渐渐荒废。

  他看着可惜,便一点一点开始修缮。

  一开始,只有他一个人默默在干,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关注。

  当地好几位老人加入修路队伍,各地政府、企业家、公益人士也纷纷加入进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队伍,越来越庞大;路,也越拓越宽。

  每当节假日,来古道爬山的人很多,甚至有旅行团带了许多上海人过来领略风光,看到此景,是袁老先生最开心的时刻。

  时光飞逝,随着年岁的增长,当初和袁老先生一块修路的老人们干不动了。

  如今,年过七旬的袁松才仍旧在古道上奔走,“有感情了,放不下。”

  他告诉记者,相比从前,现在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他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

  金沙村一带是江北出名的爬山休闲村,交通方便,四周群山环抱,周边散布着许多水库。袁老先生有个心愿,通过自己参与修建的古道,带动金山村的旅游,让古道变成村里人的“生财之道”。

  游客们可以来村里吃饭、购买农副产品,或者是住上一晚,“让村里人都富起来。”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年过七旬仍在山间修古道造凉亭 宁波"愚公"有个心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0-15 14:09:00

  中国宁波网记者沈之蓥

  “偶遇袁松才老人,他又带领一帮老兄弟在山顶上修缮凉亭,他是宁波九龙山一带开辟山道、修缮凉亭的开山鼻祖,在他的带领号召下,一大批爱心人士出钱出力,为原生态山道保护立下汗马功劳。”

  10月13日下午,宁波马拉松运动“大V”林建民发了条朋友圈,当时,他正和小伙伴在为一场冬季越野赛探路。

  袁松才老先生今年已经72岁了,家住江北区慈城镇金沙村,在宁波蛮有名气,他做过木工,2009从一家不锈钢厂退休后,开始投身桃花岭和整个茶马古道的改造。

  因为多年来义务整修古道,有人尊称他“当代愚公”。

  10月14日,记者联系上袁松才老先生,听记者说起“愚公”二字,老先生笑了,“不敢当,没大家说得那么好。”

  袁老先生说,这些天,他正带着工人在建一个凉亭,凉亭名叫“观界亭”,站在此处可观江北、慈溪、镇海三地美景,亭子位于一座小山的山顶,当地人称“八档山”,距离他所住的慈城金沙村路程约半小时左右。

  今年春天,袁老先生巡山时,发现此处凉亭遭了白蚁,蛀得厉害,后来加上台风,亭子倒了。

  国庆节过后,他便请了工人上山造亭,自带午饭,“再有个三四天应该就能完工了,亭子建好,过路人可以在此乘凉避雨。”

  整个工程费用大概要一万元,用于买材料、请人工,由宁波一家企业的老板出资赞助,袁老先生义务做事,不拿工资。

  退休后,为何执着于修古道建凉亭?

  袁老先生说,他从小在桃花岭下的金沙村长大,童年记忆中的桃花岭人来人往,山顶连接镇海、慈溪、江北三地,被称为“三界之地”,后来,随着公路四通八达,古道渐渐荒废。

  他看着可惜,便一点一点开始修缮。

  一开始,只有他一个人默默在干,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关注。

  当地好几位老人加入修路队伍,各地政府、企业家、公益人士也纷纷加入进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队伍,越来越庞大;路,也越拓越宽。

  每当节假日,来古道爬山的人很多,甚至有旅行团带了许多上海人过来领略风光,看到此景,是袁老先生最开心的时刻。

  时光飞逝,随着年岁的增长,当初和袁老先生一块修路的老人们干不动了。

  如今,年过七旬的袁松才仍旧在古道上奔走,“有感情了,放不下。”

  他告诉记者,相比从前,现在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他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

  金沙村一带是江北出名的爬山休闲村,交通方便,四周群山环抱,周边散布着许多水库。袁老先生有个心愿,通过自己参与修建的古道,带动金山村的旅游,让古道变成村里人的“生财之道”。

  游客们可以来村里吃饭、购买农副产品,或者是住上一晚,“让村里人都富起来。”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