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江北
发展新业态 积蓄新动能 江北全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0-16 06:59: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拉高标杆扬长补短 六争攻坚三年攀高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张正伟 孙佳丽 江北区委报道组张落雁 通讯员沈梦洁) 今年上半年刚刚强强联手的三大跨境品牌爱凯、弗恩克和达文西近日决定在盈世控股的统一运作下,设立宁波前洋跨境电商生态园,打造包括60家实体企业在内,涵盖视觉系统、物流、供应链、金融和电商学院等业态的跨境电商生态圈,赋能江北乃至宁波外贸新发展。

  据了解,江北区将实施外贸“123”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翻一番,达到1200亿元;其中,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00亿元;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大宗商品进口额、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分别达到300亿元。

  “江北外贸厚积薄发,勇于开拓,在过去三年创造了翻番式增长的奇迹,接下来,我们将再接再厉,到2025年,争取进出口总额再翻番,在全市奋力争当双万亿行动的‘生力军’。”江北区委主要领导表示。

  全市外贸双万亿行动是一项整体工程,需要市场主体、平台载体、产业政策等方面协调推进。江北区立足实际,聚焦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将重点建设一个园区、创建两大基地和打造三个中心。

  谋划建设外贸产业示范园,围绕“一网一膜”、高端装备业、汽车零部件、日用消费品等核心产业,积极引入总部型、龙头型、综合型外贸企业,培育一批制造与贸易一体、数字与服务融合的成长型企业。

  创建汽车零部件和日用消费品两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鼓励企业采用境外合作、海外收购、技术研发等方式增强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涌现一批“生产服务贸易集成商”,全区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60%。

  抓住“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契机,努力打造中东欧人文交流中心、陆路保税物流中心和国际都市消费中心;借力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创建,突出老外滩国际化特色,争取免税消费渠道试点,布局国际特色消费品业态。

江北积极引导传统外贸主力转型升级,拓展新市场。

  厚积薄发,“翻番式”追赶,这是过往三年,江北外贸展示的活力。

  从2016年到2018年,江北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49亿元增加至551亿元,年均增长30.3%。其中,出口额从179亿元增加至323亿元,年均增长21.8%;进口额从70亿元增加至228亿元,年均增长47.9%。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江北将在全市推进外贸双万亿行动的新征程中再创辉煌。

  通过存量提质和增量突破,实施外贸“123”行动:“1”,指到2025年,实现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1200亿元;“2”,指到2025年,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00亿元;“3”,指到2025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大宗商品进口额、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分别达到300亿元。

  “我们将立足现有基础,全力发展新业态,积攒新动能,拓展新市场,推进新发展,打造全市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宁波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贡献江北力量。”江北区商务局负责人说。

  发展新业态,传统出口与跨境电商齐步走

  “江北区为我们送来‘跨境电商’这个法宝,还帮忙对接同专业电商平台。”宁波艾科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林红锵告诉记者,跨境电商零售业务的发展,帮助公司拓展了新西兰、印度、巴西等10多个国际新市场。

  艾科制冷的成功转型只是江北区服务推动制造型外贸企业“嫁接”跨境电商业务的一个缩影。通过重点引导全区出口前50强企业嫁接转型跨境电商,今年1月至8月,江北区跨境电商B2B出口额达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56%,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设立宁波前洋跨境电商生态园,依托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平台优势,构建以园区和生态园两大运营主体为核心的新型跨境电商生态圈。”江北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持续推动跨境电商B2B出口外,江北区还将强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运用“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模式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江北区对新业态的扶持不止于此。

  依托宁波文创港载体,结合宁波工业物联网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云润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平台等数字经济项目,江北区正加快布局大数据、云服务、数字内容贸易等新业态,提升服务外包和货物贸易数字化应用。借助江北港航物流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国际航运、港航服务、国际货代、供应链物流等业务,推进建设港航中心。发挥泛老外滩金融保险创新港作用,加快金融保险服务贸易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布局海外市场。发挥江北区大宗商品进口产业优势,发展以金属进口为主的大宗物资进口产业。

工贸一体使新材料、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等成为江北外贸进出口的新增长点。

  积蓄新动能,以点带面厚积薄发

  年产4万吨高精度铜合金带材、年产35万吨高导高韧铜线、越南铜管生产基地建成投产……金田铜业气定神闲地亮出了今年前8个月的成绩单:铜加工对外贸易出口总量同比增长20%以上;三大新基地紧锣密鼓推进,预计新增产能70万吨。

  其实,金田铜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全球,向国际化发展迈进,通过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创新市场开拓机制,以“硬载体+软制度”的方式不断进军全球市场。

  除金田铜业外,江北区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积极构建营销网络,长阳科技、爱柯迪股份、康赛妮、赛嘉电器为代表的一批工贸一体化企业,修炼内功,转型升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点带面,厚积薄发,江北区正围绕汽车零部件优势产业,依托华翔集团、爱柯迪、邦奇等龙头企业,推进创建汽车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境外合作、海外收购、技术研发等多种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60%。

  此外,依托消费品产业基础,培育以亚虎、瑞孚等企业为龙头的消费品出口供应链基地,推进产业规模和质量提升,江北区正争取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促进企业向“生产服务贸易集成商”转变。

  拓展新市场,经贸合作多点开花

  江北区是一片因港而起、因贸而兴的热土。老外滩“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见证了宁波从渡口经河口到港口的千年变迁。2014年8月,铁路宁波新北站开通运营,这是浙苏沪皖三省一市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也是全国最先进的铁路货场之一。

  紧抓优越的区位条件,江北区计划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充分挖掘新铁路北站的运营潜力,接轨宁波舟山港,强化“海铁联运”,依托宁波开行中欧班列、打造中欧班列沿海集结中心的机遇,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通关通检便利,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陆路保税物流中心,进一步带动宁波和江北进出口贸易的体量和活力。通过吸引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入驻,发挥规模优势,集聚面向全球市场的采购、中转分拨、配送等的物流企业,加快形成物流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辐射国内外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2018年6月7日下午,中国(宁波)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一年多来,该中心已累计入驻外资企业62家、配套涉外服务企业8家,涵盖波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等40余个国家。

  下一步,江北区将紧紧抓住“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契机,进一步发挥中国(宁波)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桥头堡作用,设立中东欧人文交流与科教合作中心,促进经贸交流合作。同时,积极承接宁波建设中国-中东欧国际供应链示范区的相关项目,推进供应链企业集聚,打造创新型国际贸易供应链生态圈。依托泛老外滩区域,引进一批意大利企业的设计研发总部、创新创业平台、高端创新人才,打造中意宁波园核心功能区。

  在此基础上,江北区还计划借力国家级步行街创建,推进老外滩步行街改造提升,突出老外滩“最国际”的特色,抓住自贸区赋权扩区机遇,设立免税窗口,打造国际都市消费中心,布局国际特色消费品业态,并在泛老外滩区域打造优质进口商品集聚区。

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精心打造的前洋E商小镇,正成为江北数字经济新高地。

  推进新发展,构建优质营商环境

  为贯彻实施全市“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方案,夯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江北区在加强载体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落实招商引贸“一号工程”。以做大做强外贸主体为目标,统筹区内、区外两种资源,依托驻北京、上海、深圳招商引智联络处,用好园区、慈城镇、各街道等平台政策,重点关注总部型、电商类、数字经济类外贸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进出口额超10亿元的外贸企业超过15家。

  落实口岸便利“提升工程”。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口岸,推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到45个小时、8个小时以内。扩大进出口提前申报范围,实施多元化税收担保方式,推广汇总征税、担保放行,将关税保证保险通关业务试点拓展到汇总征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探索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绿色通道。

  落实信保金融“保障工程”。创新搭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出口信保政府统保平台,以优惠的保费政策和地方财政补助政策对具备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产品出口能力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精准扶持。加强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推进市级“甬贸贷”融资风险专项资金政策落地。

  落实多元市场“开拓工程”。推动国际市场开拓,扩大区重点展会支持范围。鼓励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研究把时尚博览会、塑博会等内销展会纳入政府支持的展会目录。

  落实品牌人才“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先进制造国际品牌、外贸自主知名品牌。加大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品牌培育,推动企业由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转型。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大力集聚国际运营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业创新团队。

  落实国际人才“服务工程”。抓住老外滩创建国家级步行街试点契机,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涉外公共服务中心,为外籍人士提供签证、注册、法务、翻译、衣食住行等一站式服务。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设立海关、税务等窗口,落实外国创业者办事“最多跑一次”,打造宁波与中东欧、一带一路等国家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发展新业态 积蓄新动能 江北全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0-16 06:59:00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张正伟 孙佳丽 江北区委报道组张落雁 通讯员沈梦洁) 今年上半年刚刚强强联手的三大跨境品牌爱凯、弗恩克和达文西近日决定在盈世控股的统一运作下,设立宁波前洋跨境电商生态园,打造包括60家实体企业在内,涵盖视觉系统、物流、供应链、金融和电商学院等业态的跨境电商生态圈,赋能江北乃至宁波外贸新发展。

  据了解,江北区将实施外贸“123”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翻一番,达到1200亿元;其中,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00亿元;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大宗商品进口额、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分别达到300亿元。

  “江北外贸厚积薄发,勇于开拓,在过去三年创造了翻番式增长的奇迹,接下来,我们将再接再厉,到2025年,争取进出口总额再翻番,在全市奋力争当双万亿行动的‘生力军’。”江北区委主要领导表示。

  全市外贸双万亿行动是一项整体工程,需要市场主体、平台载体、产业政策等方面协调推进。江北区立足实际,聚焦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将重点建设一个园区、创建两大基地和打造三个中心。

  谋划建设外贸产业示范园,围绕“一网一膜”、高端装备业、汽车零部件、日用消费品等核心产业,积极引入总部型、龙头型、综合型外贸企业,培育一批制造与贸易一体、数字与服务融合的成长型企业。

  创建汽车零部件和日用消费品两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鼓励企业采用境外合作、海外收购、技术研发等方式增强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涌现一批“生产服务贸易集成商”,全区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60%。

  抓住“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契机,努力打造中东欧人文交流中心、陆路保税物流中心和国际都市消费中心;借力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创建,突出老外滩国际化特色,争取免税消费渠道试点,布局国际特色消费品业态。

江北积极引导传统外贸主力转型升级,拓展新市场。

  厚积薄发,“翻番式”追赶,这是过往三年,江北外贸展示的活力。

  从2016年到2018年,江北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49亿元增加至551亿元,年均增长30.3%。其中,出口额从179亿元增加至323亿元,年均增长21.8%;进口额从70亿元增加至228亿元,年均增长47.9%。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江北将在全市推进外贸双万亿行动的新征程中再创辉煌。

  通过存量提质和增量突破,实施外贸“123”行动:“1”,指到2025年,实现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1200亿元;“2”,指到2025年,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00亿元;“3”,指到2025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大宗商品进口额、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分别达到300亿元。

  “我们将立足现有基础,全力发展新业态,积攒新动能,拓展新市场,推进新发展,打造全市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宁波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贡献江北力量。”江北区商务局负责人说。

  发展新业态,传统出口与跨境电商齐步走

  “江北区为我们送来‘跨境电商’这个法宝,还帮忙对接同专业电商平台。”宁波艾科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林红锵告诉记者,跨境电商零售业务的发展,帮助公司拓展了新西兰、印度、巴西等10多个国际新市场。

  艾科制冷的成功转型只是江北区服务推动制造型外贸企业“嫁接”跨境电商业务的一个缩影。通过重点引导全区出口前50强企业嫁接转型跨境电商,今年1月至8月,江北区跨境电商B2B出口额达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56%,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设立宁波前洋跨境电商生态园,依托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平台优势,构建以园区和生态园两大运营主体为核心的新型跨境电商生态圈。”江北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持续推动跨境电商B2B出口外,江北区还将强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运用“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模式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江北区对新业态的扶持不止于此。

  依托宁波文创港载体,结合宁波工业物联网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云润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平台等数字经济项目,江北区正加快布局大数据、云服务、数字内容贸易等新业态,提升服务外包和货物贸易数字化应用。借助江北港航物流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国际航运、港航服务、国际货代、供应链物流等业务,推进建设港航中心。发挥泛老外滩金融保险创新港作用,加快金融保险服务贸易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布局海外市场。发挥江北区大宗商品进口产业优势,发展以金属进口为主的大宗物资进口产业。

工贸一体使新材料、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等成为江北外贸进出口的新增长点。

  积蓄新动能,以点带面厚积薄发

  年产4万吨高精度铜合金带材、年产35万吨高导高韧铜线、越南铜管生产基地建成投产……金田铜业气定神闲地亮出了今年前8个月的成绩单:铜加工对外贸易出口总量同比增长20%以上;三大新基地紧锣密鼓推进,预计新增产能70万吨。

  其实,金田铜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全球,向国际化发展迈进,通过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创新市场开拓机制,以“硬载体+软制度”的方式不断进军全球市场。

  除金田铜业外,江北区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积极构建营销网络,长阳科技、爱柯迪股份、康赛妮、赛嘉电器为代表的一批工贸一体化企业,修炼内功,转型升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点带面,厚积薄发,江北区正围绕汽车零部件优势产业,依托华翔集团、爱柯迪、邦奇等龙头企业,推进创建汽车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境外合作、海外收购、技术研发等多种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60%。

  此外,依托消费品产业基础,培育以亚虎、瑞孚等企业为龙头的消费品出口供应链基地,推进产业规模和质量提升,江北区正争取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促进企业向“生产服务贸易集成商”转变。

  拓展新市场,经贸合作多点开花

  江北区是一片因港而起、因贸而兴的热土。老外滩“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见证了宁波从渡口经河口到港口的千年变迁。2014年8月,铁路宁波新北站开通运营,这是浙苏沪皖三省一市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也是全国最先进的铁路货场之一。

  紧抓优越的区位条件,江北区计划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充分挖掘新铁路北站的运营潜力,接轨宁波舟山港,强化“海铁联运”,依托宁波开行中欧班列、打造中欧班列沿海集结中心的机遇,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通关通检便利,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陆路保税物流中心,进一步带动宁波和江北进出口贸易的体量和活力。通过吸引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入驻,发挥规模优势,集聚面向全球市场的采购、中转分拨、配送等的物流企业,加快形成物流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辐射国内外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2018年6月7日下午,中国(宁波)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一年多来,该中心已累计入驻外资企业62家、配套涉外服务企业8家,涵盖波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等40余个国家。

  下一步,江北区将紧紧抓住“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契机,进一步发挥中国(宁波)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桥头堡作用,设立中东欧人文交流与科教合作中心,促进经贸交流合作。同时,积极承接宁波建设中国-中东欧国际供应链示范区的相关项目,推进供应链企业集聚,打造创新型国际贸易供应链生态圈。依托泛老外滩区域,引进一批意大利企业的设计研发总部、创新创业平台、高端创新人才,打造中意宁波园核心功能区。

  在此基础上,江北区还计划借力国家级步行街创建,推进老外滩步行街改造提升,突出老外滩“最国际”的特色,抓住自贸区赋权扩区机遇,设立免税窗口,打造国际都市消费中心,布局国际特色消费品业态,并在泛老外滩区域打造优质进口商品集聚区。

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精心打造的前洋E商小镇,正成为江北数字经济新高地。

  推进新发展,构建优质营商环境

  为贯彻实施全市“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方案,夯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江北区在加强载体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落实招商引贸“一号工程”。以做大做强外贸主体为目标,统筹区内、区外两种资源,依托驻北京、上海、深圳招商引智联络处,用好园区、慈城镇、各街道等平台政策,重点关注总部型、电商类、数字经济类外贸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进出口额超10亿元的外贸企业超过15家。

  落实口岸便利“提升工程”。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口岸,推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到45个小时、8个小时以内。扩大进出口提前申报范围,实施多元化税收担保方式,推广汇总征税、担保放行,将关税保证保险通关业务试点拓展到汇总征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探索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绿色通道。

  落实信保金融“保障工程”。创新搭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出口信保政府统保平台,以优惠的保费政策和地方财政补助政策对具备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产品出口能力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精准扶持。加强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推进市级“甬贸贷”融资风险专项资金政策落地。

  落实多元市场“开拓工程”。推动国际市场开拓,扩大区重点展会支持范围。鼓励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研究把时尚博览会、塑博会等内销展会纳入政府支持的展会目录。

  落实品牌人才“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先进制造国际品牌、外贸自主知名品牌。加大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品牌培育,推动企业由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转型。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大力集聚国际运营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业创新团队。

  落实国际人才“服务工程”。抓住老外滩创建国家级步行街试点契机,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涉外公共服务中心,为外籍人士提供签证、注册、法务、翻译、衣食住行等一站式服务。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设立海关、税务等窗口,落实外国创业者办事“最多跑一次”,打造宁波与中东欧、一带一路等国家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