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社区小“官”大情怀:做好基层工作主要靠三个字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0-25 08:23: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工作中的李碧雅(图左) 通讯员供图

  “我近19年来在海棠、牡丹、瑞岩和紫石四个不同类型社区工作过,总结多年经验,做好基层工作要靠三个字——勤、诚、情。”说起工作就滔滔不绝的北仑区柴桥街道妇联主席、紫石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碧雅告诉记者,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能做到这三个字,就算抓到了“牛鼻子”。

  从在农村社区建立公共服务大厅,到引进区老年大学资源到社区,从组建“芦江大阿嫂”调解工作室,到帮扶农村产业这家种水果那家养鸡……事无巨细,人无老少,李碧雅的工作本上、微信群里和脑海中,都有一笔清楚账。

  正是李碧雅这样的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官”不大,却心系整个辖区,事迹谈不上惊天动地,但敢试敢闯,立足岗位、勤政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最终用质朴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尽职为公的动人情怀,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发现问题要靠“走”出来创下北仑农村社区多项第一

  “瑞岩社区有1890户、5000多常住人口,我联系的河头村80%村民家我都走过、都认识,现在我联系的紫石社区大溟村有300多户,也已走访了100多户。”李碧雅说,瑞岩社区和紫石社区都是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不同,地方大、人员散,不入户走访不足以谈开展工作。

  李碧雅2017年从柴桥街道瑞岩社区调至紫石社区,至今已有两年多,可现在偶尔回去,还有村民主动上前打招呼、唠家常,有的甚至还要咨询办事。

  “做社区工作,首先是要勤,是要靠脚步来丈量的。”李碧雅说,坐在办公室也会有群众来,但那大多是确实碰到困难的,“走下去,才知道最广大群众的需求,也能发现社区里的能人,为未来工作展开创造条件。”

  2015年下半年,瑞岩农村新社区公共服务大厅墙上晒出了北仑全区第一份社区“服务清单”:交水电费、补办社保卡、公交卡充值办理……还给社区居民发放小册子,列举了社区各项服务和办事流程,得到了群众一致点赞。

  这份清单正是李碧雅和社工们多次到一线走访调研,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后制定的。“服务项目好不好、需不需要,还得群众自己说了算。”李碧雅说。

  周一戏曲、二胡社,周二书法、合唱社,周三摄影社……如今在瑞岩文化礼堂,唱歌、跳舞、写书法、听讲座,已成为瑞岩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北仑老年大学的首个农村教学点,这也是李碧雅“走”出来的。

  有次入户走访时,一位年纪大的阿伯跟李碧雅说,每周都要换两趟公交车到区老年大学上一节书法课。当时她就想,把老师请到社区来,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课。

  想到就去做,做就要做好。如今,瑞岩人在社区就可以学书法、学电脑、唱戏曲,村民在家门口可以就医并使用医保卡,农村道路8小时动态保洁……一桩桩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2017年,李碧雅被调到紫石社区工作。与瑞岩社区仅有2个村不同,紫石有9个行政村,地域跨度长,从偏远村到社区服务中心都不太方便。这种新情况怎么办?“要改变工作思路,我们要把服务送到村里去。”李碧雅说。

  李碧雅计划待各村文化礼堂建成后,要把社区的各项活动、讲座一一送进去。“比如,现在书法班是在社区开办,明年就要开到前郑村去,戏曲班就要开到大溟村,实现资源共享,惠及更多村民。”

  解决问题要靠“干”出来

  首创大阿嫂调解工作室

  除了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碧雅还是柴桥街道的妇联主席。说起妇联工作,就不得不提及她牵头创立的“芦江大阿嫂”调解工作室。因为实打实地干、真真切切起作用而声名远播,省高院曾两次前来调研,认为社会力量进驻法庭的做法可供全省借鉴推广。据统计,成立近两年来,大阿嫂们已经参与调解案件325起,实际调解成功222件,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和邻里和睦,成了宁波调解的“金名片”。

  走进大阿嫂调解工作室,“有理不在声高、有力不在个高”这12个大字异常醒目。大字下方的桌面上放着一本处理纠纷登记本,细细翻阅可以看见每一页的案件登记表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案件明细,内容包括纠纷类型、受理时间、结案时间、当事人姓名、年龄、电话、纠纷事由、调解结果等。

  李碧雅告诉记者,2017年9月“芦江大阿嫂”与柴桥人民法庭合作,组织5位大阿嫂轮班坐镇柴桥法庭,主要针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家事纠纷进行驻庭调解,“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调解,每个工作日都有一位大阿嫂驻庭,每位大阿嫂也都是从每个村精心挑选出的有威望的、懂法律的。”

  大阿嫂们如何参与调解?柴桥法庭庭长李瑛介绍,调解分三种:诉前疏导即对当事人到法院来咨询时进行答疑解惑,发现矛盾及时化解;诉前调解即当事人在提交诉状后,法院立案前,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诉中调解即对于法院立案后的案件,努力让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除了驻庭特约调解员之外,芦江大阿嫂工作室还有40余名大阿嫂、30名志愿者,常年在社区、村里开展家事调解工作。”李碧雅说,家和万事兴,调解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家庭纠纷转化成社会纠纷,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比如近期有一起老人赡养的纠纷涉及到两个村的村民,这两个村的大阿嫂就主动参与,成功实现了庭外调解。

  “法官在调解、审判时除了法律规定以外,也需要考虑到各种社会因素和情理等主观因素,年轻法官对社情民意、风俗习惯、乡规民约的理解往往不够。”李瑛表示,让大阿嫂们参与立案案件,协助法官做好调解工作,也同时分担并减轻了法官的办案压力。

  据统计,成立近两年来,大阿嫂们已经参与调解案件325起,实际调解成功222件,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和邻里和睦,成了宁波调解的“金名片”。 现代金报记者房伟 通讯员乐科奇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社区小“官”大情怀:做好基层工作主要靠三个字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0-25 08:23:00

工作中的李碧雅(图左) 通讯员供图

  “我近19年来在海棠、牡丹、瑞岩和紫石四个不同类型社区工作过,总结多年经验,做好基层工作要靠三个字——勤、诚、情。”说起工作就滔滔不绝的北仑区柴桥街道妇联主席、紫石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碧雅告诉记者,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能做到这三个字,就算抓到了“牛鼻子”。

  从在农村社区建立公共服务大厅,到引进区老年大学资源到社区,从组建“芦江大阿嫂”调解工作室,到帮扶农村产业这家种水果那家养鸡……事无巨细,人无老少,李碧雅的工作本上、微信群里和脑海中,都有一笔清楚账。

  正是李碧雅这样的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官”不大,却心系整个辖区,事迹谈不上惊天动地,但敢试敢闯,立足岗位、勤政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最终用质朴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尽职为公的动人情怀,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发现问题要靠“走”出来创下北仑农村社区多项第一

  “瑞岩社区有1890户、5000多常住人口,我联系的河头村80%村民家我都走过、都认识,现在我联系的紫石社区大溟村有300多户,也已走访了100多户。”李碧雅说,瑞岩社区和紫石社区都是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不同,地方大、人员散,不入户走访不足以谈开展工作。

  李碧雅2017年从柴桥街道瑞岩社区调至紫石社区,至今已有两年多,可现在偶尔回去,还有村民主动上前打招呼、唠家常,有的甚至还要咨询办事。

  “做社区工作,首先是要勤,是要靠脚步来丈量的。”李碧雅说,坐在办公室也会有群众来,但那大多是确实碰到困难的,“走下去,才知道最广大群众的需求,也能发现社区里的能人,为未来工作展开创造条件。”

  2015年下半年,瑞岩农村新社区公共服务大厅墙上晒出了北仑全区第一份社区“服务清单”:交水电费、补办社保卡、公交卡充值办理……还给社区居民发放小册子,列举了社区各项服务和办事流程,得到了群众一致点赞。

  这份清单正是李碧雅和社工们多次到一线走访调研,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后制定的。“服务项目好不好、需不需要,还得群众自己说了算。”李碧雅说。

  周一戏曲、二胡社,周二书法、合唱社,周三摄影社……如今在瑞岩文化礼堂,唱歌、跳舞、写书法、听讲座,已成为瑞岩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北仑老年大学的首个农村教学点,这也是李碧雅“走”出来的。

  有次入户走访时,一位年纪大的阿伯跟李碧雅说,每周都要换两趟公交车到区老年大学上一节书法课。当时她就想,把老师请到社区来,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课。

  想到就去做,做就要做好。如今,瑞岩人在社区就可以学书法、学电脑、唱戏曲,村民在家门口可以就医并使用医保卡,农村道路8小时动态保洁……一桩桩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2017年,李碧雅被调到紫石社区工作。与瑞岩社区仅有2个村不同,紫石有9个行政村,地域跨度长,从偏远村到社区服务中心都不太方便。这种新情况怎么办?“要改变工作思路,我们要把服务送到村里去。”李碧雅说。

  李碧雅计划待各村文化礼堂建成后,要把社区的各项活动、讲座一一送进去。“比如,现在书法班是在社区开办,明年就要开到前郑村去,戏曲班就要开到大溟村,实现资源共享,惠及更多村民。”

  解决问题要靠“干”出来

  首创大阿嫂调解工作室

  除了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碧雅还是柴桥街道的妇联主席。说起妇联工作,就不得不提及她牵头创立的“芦江大阿嫂”调解工作室。因为实打实地干、真真切切起作用而声名远播,省高院曾两次前来调研,认为社会力量进驻法庭的做法可供全省借鉴推广。据统计,成立近两年来,大阿嫂们已经参与调解案件325起,实际调解成功222件,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和邻里和睦,成了宁波调解的“金名片”。

  走进大阿嫂调解工作室,“有理不在声高、有力不在个高”这12个大字异常醒目。大字下方的桌面上放着一本处理纠纷登记本,细细翻阅可以看见每一页的案件登记表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案件明细,内容包括纠纷类型、受理时间、结案时间、当事人姓名、年龄、电话、纠纷事由、调解结果等。

  李碧雅告诉记者,2017年9月“芦江大阿嫂”与柴桥人民法庭合作,组织5位大阿嫂轮班坐镇柴桥法庭,主要针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家事纠纷进行驻庭调解,“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调解,每个工作日都有一位大阿嫂驻庭,每位大阿嫂也都是从每个村精心挑选出的有威望的、懂法律的。”

  大阿嫂们如何参与调解?柴桥法庭庭长李瑛介绍,调解分三种:诉前疏导即对当事人到法院来咨询时进行答疑解惑,发现矛盾及时化解;诉前调解即当事人在提交诉状后,法院立案前,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诉中调解即对于法院立案后的案件,努力让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除了驻庭特约调解员之外,芦江大阿嫂工作室还有40余名大阿嫂、30名志愿者,常年在社区、村里开展家事调解工作。”李碧雅说,家和万事兴,调解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家庭纠纷转化成社会纠纷,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比如近期有一起老人赡养的纠纷涉及到两个村的村民,这两个村的大阿嫂就主动参与,成功实现了庭外调解。

  “法官在调解、审判时除了法律规定以外,也需要考虑到各种社会因素和情理等主观因素,年轻法官对社情民意、风俗习惯、乡规民约的理解往往不够。”李瑛表示,让大阿嫂们参与立案案件,协助法官做好调解工作,也同时分担并减轻了法官的办案压力。

  据统计,成立近两年来,大阿嫂们已经参与调解案件325起,实际调解成功222件,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和邻里和睦,成了宁波调解的“金名片”。 现代金报记者房伟 通讯员乐科奇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