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文物专家撰文忆:冯骥才捐修贺秘监祠 邀余秋雨重访天一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2-19 07:17:00报料热线:81850000

  《时代印记》收集了40余篇文章。

  昨天,《时代印记:宁波文物工作70年回眸》一书首发式在安澜会馆举行。全书收集的40余篇文章出自我市34位文物工作者之手,他们都是亲历不同时期宁波文保、考古、博物馆建设、大运河申遗等重大活动的专家,书中披露的不少细节鲜为人知。

  冯骥才捐修贺秘监祠

  该书开篇就是冯骥才口述的《我与宁波文物保护》,文中提到了他捐修贺秘监祠一事。

  冯骥才说,1992年他回老家宁波举办“敬乡画展”,其间,宁波市文联的同志陪他到月湖边走,他被一所破旧的祠堂吸引了,那便是贺秘监祠。“文联的同志介绍说,政府想把它维修好以后交给文联。当时的修缮费用大概需要20万元。”冯骥才觉得这个祠堂非常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我因为正好在办画展,就说把我展览中6尺对开的大画拿出5幅卖了,4万元一幅,所得款项给宁波市文联用于修缮贺秘监祠。”

  冯骥才的义举很快得到响应,最先买画的是同为慈城人的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他看中了一幅《老夫老妻》,画的是一片正飘着雪的树林,一棵大树里边藏着一对小鸟,“应先生说,这就是我和我妻子的一辈子,我们经历过很多艰难,特别有感触。”冯骥才说,“其他几幅画也很快卖完了,一共筹到了20万元。捐修贺秘监祠是我为文化遗产保护做成的第一件事,带有象征性意义。”

  河姆渡遗址考古往事

  上世纪70年代参加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汪济英,撰文回忆了这项重要考古工作的种种不易。

  汪济英写道,1973年5月,余姚罗江公社要对位于河姆渡村、紧靠姚江的一个旧排涝站进行扩建,造一个新机房,在挖地基时,挖出了一些“破盆烂罐”和经过加工的“骨头”,于是层层上报,河姆渡遗址的发掘由此拉开帷幕。“省文管会正在筹划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时,余姚方面频频告急,说是已经深挖的基坑如不及时清理与回填,旧排涝站的机房有随时坍塌的可能。”针对这一紧急情况,省文管会临时组建了一个四人考古专家组,先期前往处理,汪济英就是“四人组”之一。

  “我们采取的第一步是在已经施工的地方布了一个5米×5米的探方。方内大部分泥土已被挖掉,许多文物也随之被弃。我们在这个残留的文化层里小心翼翼地清理,生怕漏掉任何一件细小的文物。”汪济英还写道,6月初的余姚,天已经有点热了,“我们白天在坑里作业,头顶骄阳,脚踩烂泥,弯腰剔土,测量记录;晚上挂灯照明继续工作,灯光吸引了成群的蚊虫,只能边拍打边工作。好在一件又一件文物不断出土,如捷报频传,让大家忽略了劳累和痛痒。”

  邀请余秋雨重访天一阁

  余秋雨是传播天一阁的一位功臣,在《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写了他1990年在一个下着大暴雨的台风天,赤脚登楼首次瞻仰天一阁的经历,很多人正是通过这篇散文知道天一阁的。曾担任天一阁博物馆馆长的虞浩旭,撰文透露了2006年邀请余秋雨重访天一阁的种种细节。

  这一次,余秋雨赶上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他从长春路下车,怀抱一簇盛开的菊花,沿着天一街再次向天一阁走来,这是时隔16年的回访。

  “进入天一阁西大门后,余秋雨向范钦塑像献鲜花并三鞠躬,他庄重地说:‘我是来朝拜的。’在往书楼走时,他边走边指给人们当年脚下的积水有多深,在哪里穿的雨鞋,后来雨鞋被水漫过后,索性赤脚登楼的往事。”第一次登宝书楼,余秋雨翻阅了《上海志》《登科录》以及多种明刻本;16年后重访,虞浩旭把乾隆御赐的毛边《古今图书集成》拿给他看,余秋雨赶紧戴上手套,小心地翻阅,尽显虔诚之态。最后余秋雨为天一阁留下了“此楼一脉斯文,江南千里秋色”的墨宝。

  记者 俞素梅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文物专家撰文忆:冯骥才捐修贺秘监祠 邀余秋雨重访天一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2-19 07:17:00

  《时代印记》收集了40余篇文章。

  昨天,《时代印记:宁波文物工作70年回眸》一书首发式在安澜会馆举行。全书收集的40余篇文章出自我市34位文物工作者之手,他们都是亲历不同时期宁波文保、考古、博物馆建设、大运河申遗等重大活动的专家,书中披露的不少细节鲜为人知。

  冯骥才捐修贺秘监祠

  该书开篇就是冯骥才口述的《我与宁波文物保护》,文中提到了他捐修贺秘监祠一事。

  冯骥才说,1992年他回老家宁波举办“敬乡画展”,其间,宁波市文联的同志陪他到月湖边走,他被一所破旧的祠堂吸引了,那便是贺秘监祠。“文联的同志介绍说,政府想把它维修好以后交给文联。当时的修缮费用大概需要20万元。”冯骥才觉得这个祠堂非常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我因为正好在办画展,就说把我展览中6尺对开的大画拿出5幅卖了,4万元一幅,所得款项给宁波市文联用于修缮贺秘监祠。”

  冯骥才的义举很快得到响应,最先买画的是同为慈城人的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他看中了一幅《老夫老妻》,画的是一片正飘着雪的树林,一棵大树里边藏着一对小鸟,“应先生说,这就是我和我妻子的一辈子,我们经历过很多艰难,特别有感触。”冯骥才说,“其他几幅画也很快卖完了,一共筹到了20万元。捐修贺秘监祠是我为文化遗产保护做成的第一件事,带有象征性意义。”

  河姆渡遗址考古往事

  上世纪70年代参加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汪济英,撰文回忆了这项重要考古工作的种种不易。

  汪济英写道,1973年5月,余姚罗江公社要对位于河姆渡村、紧靠姚江的一个旧排涝站进行扩建,造一个新机房,在挖地基时,挖出了一些“破盆烂罐”和经过加工的“骨头”,于是层层上报,河姆渡遗址的发掘由此拉开帷幕。“省文管会正在筹划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时,余姚方面频频告急,说是已经深挖的基坑如不及时清理与回填,旧排涝站的机房有随时坍塌的可能。”针对这一紧急情况,省文管会临时组建了一个四人考古专家组,先期前往处理,汪济英就是“四人组”之一。

  “我们采取的第一步是在已经施工的地方布了一个5米×5米的探方。方内大部分泥土已被挖掉,许多文物也随之被弃。我们在这个残留的文化层里小心翼翼地清理,生怕漏掉任何一件细小的文物。”汪济英还写道,6月初的余姚,天已经有点热了,“我们白天在坑里作业,头顶骄阳,脚踩烂泥,弯腰剔土,测量记录;晚上挂灯照明继续工作,灯光吸引了成群的蚊虫,只能边拍打边工作。好在一件又一件文物不断出土,如捷报频传,让大家忽略了劳累和痛痒。”

  邀请余秋雨重访天一阁

  余秋雨是传播天一阁的一位功臣,在《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写了他1990年在一个下着大暴雨的台风天,赤脚登楼首次瞻仰天一阁的经历,很多人正是通过这篇散文知道天一阁的。曾担任天一阁博物馆馆长的虞浩旭,撰文透露了2006年邀请余秋雨重访天一阁的种种细节。

  这一次,余秋雨赶上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他从长春路下车,怀抱一簇盛开的菊花,沿着天一街再次向天一阁走来,这是时隔16年的回访。

  “进入天一阁西大门后,余秋雨向范钦塑像献鲜花并三鞠躬,他庄重地说:‘我是来朝拜的。’在往书楼走时,他边走边指给人们当年脚下的积水有多深,在哪里穿的雨鞋,后来雨鞋被水漫过后,索性赤脚登楼的往事。”第一次登宝书楼,余秋雨翻阅了《上海志》《登科录》以及多种明刻本;16年后重访,虞浩旭把乾隆御赐的毛边《古今图书集成》拿给他看,余秋雨赶紧戴上手套,小心地翻阅,尽显虔诚之态。最后余秋雨为天一阁留下了“此楼一脉斯文,江南千里秋色”的墨宝。

  记者 俞素梅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