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发布复工指数排行榜 宁波排全国第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29 07:11: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总书记来了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3月27日,百度地图慧眼发布全国37个主要城市最新复工指数。这份每周更新的榜单显示,截至3月24日,宁波以79.16%的复工指数,排名全国第三,较前一周提高4.61个百分点。排在宁波前面的是西宁和拉萨。

  宁波的这一成绩,在“新一线”城市中高居榜首,既超过了杭州、苏州、南京等长三角兄弟城市,也高于同为制造业大市的广东东莞。

  从一个月内的数据来看,宁波“脱颖而出”的时间大致在2月25日至3月10日。其间,宁波的复工指数上涨了36个百分点,排名从全国的6-7位,跃升至前四位。说明宁波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同时,就已采取积极措施,稳扎稳打地走在“两战都要赢”的路上。

  3月27日,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发布全国37个主要城市最新复工指数,宁波位居全国第三、“新一线”城市之首。另一方面,百度迁徙平台还告诉我们:当前宁波 最大的人口迁入来源地,已从一个月前的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变成了杭州、绍兴、台州等省内“小伙伴”。您知道这些数据对宁波意味着什么吗?

  复工指数位居“新一线”城市之首

  这份每周更新的最新复工指数榜单显示,截至3月24日,宁波以79.16%的复工指数,排名全国第三,较前一周提高4.61个百分点。排在宁波前面的是西宁、拉萨。

  美团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结论。截至3月28日零时,全国餐饮复工率排名中,西宁第一、宁波第二,两者皆达到87%以上。

  坊间认为,宁波推进复工的“难度系数”明显要大于西宁和拉萨——当西宁600余家规上限上企业基本复工时,拥有百万市场主体的宁波,要想达到相同的复工率,至少得确保数以万计的规上企业开工。

  复工指数榜单显示,37个重点城市中,除了武汉外,均已实现60%以上的复工指数。宁波的复工指数在“新一线”城市中高居榜首,既超过了杭州、苏州、南京等长三角兄弟城市,也高于同为制造业大市的广东东莞。

  采取积极措施,确保“两战都要赢”

  而从一个月内的数据来看,宁波“脱颖而出”的时间,大致在2月25日至3月10日。其间,宁波的复工指数上涨了36个百分点,排名从全国的6-7位,跃升至前四位。

  这说明宁波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3月9日确诊病例“清零”)的同时,就已采取积极措施,稳扎稳打地走在了“两战都要赢”的路上。

  在 抓企业复工伊始,宁波就从保证企业复工和群众生活必需的高度,优先统筹考虑餐饮等生活服务业的问题,使生产和生活的恢复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并明确分工到 市商务局。市委一把手深入一线餐饮企业,调研生活服务业复工,要求精准有序推进。市委重要会议上专门部署生活服务业复工工作。

  比起 大型工业企业,餐饮等生活服务业的复工问题显得很小,但民以食为天,吃又是一件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和企业生产正常开展息息相关的大事。宁波针对餐饮业等 生活服务业复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是一滴水,映射出的是宁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时代担当。

  再比如,对外贸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市商务局牵手宁波银行,推出了100亿元信贷投放等专项服务……

  据《人民日报》2月17日第6版报道,“宁波市行政会议中心,一张椭圆形会议桌上,6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这里是宁波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组,成立于2月10日,旨在帮助企业解决复工难题”。

  得益于此,宁波的复工指数迈入每周增长约5个百分点的“稳健周期”。

  杭州,是宁波最“亲密”的伙伴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时隔一个月,迁入宁波的热门来源地,出现了一场“大换血”。

  一个月前,迁入宁波的人口大多来自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可见外来务工人员的返城工作是当时流动的主力军。但至3月26日,宁波的人口迁入来源地却被省 内的杭州、绍兴、台州等兄弟城市取代,占比一度高达44%。这种省内占主导的人口流动结构,与春运前的宁波日常人口流动状态相差无几。

  由此看来,眼下宁波所处的复工复产阶段,已平稳度过了外来人口集中流入的周期,基本恢复至往常的商务活动状态。

  近日,宁波最大的人口迁入来源地和迁出目的地,不再是“贴隔壁”的绍兴、台州、舟山,而是共唱“双城记”的杭州,占比接近10%。迁入与迁出的比重相当,说明杭甬之间的人口流动是一种以短途差旅为主的双向互动,并非单向的返工或久居。

  尽管城市爱好者们常把杭州、宁波拿来比较,但这对“双子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作为省会城市的杭州,有省级机关,还有很多金融机构、公司总部,宁波自然离不开;而杭州也是宁波口岸的重要腹地,每年有大量货物从宁波港的“大通道”出海。

  还有一组数据揭示了宁波的提升空间。3月26日的数据显示,包括宁波在内的省内6个城市,“联络”最频繁的伙伴都锁定了杭州;只有台州、舟山与宁波联系“最密切”,而杭州则更“青睐”邻近的嘉兴。

  一方面,以宁波为区域核心的甬台舟三地,往来越来越密切,恰与“宁波都市圈”的设定不谋而合;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宁波在省内的辐射能力,和杭州相比仍有较大 的差距。要想在这一点进行改进提升,势必要让宁波集聚更多的顶尖资源,如打造总部经济、发展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等。

  此外,在全国的热门迁入地中,宁波的排名已从一个月前的第10位,跌落至现在第26位。这说明宁波的复工工作准备充分、措施有力,让宁波的外来人口流入高峰在2月底提早来临,但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宁波在全国的交通网络中,并不占据枢纽地位。

  当然,这一点并非没有想象空间。去年,杭州湾跨海高铁全面启动勘察,一旦这个重磅项目落地,将让宁波融入上海的“1小时都市圈”。届时,上海在宁波迁入地中的规模,或将有更大增长,甚至带动提升宁波在整个长三角区域中的交通地位。

  宁波晚报记者严瑾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发布复工指数排行榜 宁波排全国第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29 07:11:00

  3月27日,百度地图慧眼发布全国37个主要城市最新复工指数。这份每周更新的榜单显示,截至3月24日,宁波以79.16%的复工指数,排名全国第三,较前一周提高4.61个百分点。排在宁波前面的是西宁和拉萨。

  宁波的这一成绩,在“新一线”城市中高居榜首,既超过了杭州、苏州、南京等长三角兄弟城市,也高于同为制造业大市的广东东莞。

  从一个月内的数据来看,宁波“脱颖而出”的时间大致在2月25日至3月10日。其间,宁波的复工指数上涨了36个百分点,排名从全国的6-7位,跃升至前四位。说明宁波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同时,就已采取积极措施,稳扎稳打地走在“两战都要赢”的路上。

  3月27日,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发布全国37个主要城市最新复工指数,宁波位居全国第三、“新一线”城市之首。另一方面,百度迁徙平台还告诉我们:当前宁波 最大的人口迁入来源地,已从一个月前的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变成了杭州、绍兴、台州等省内“小伙伴”。您知道这些数据对宁波意味着什么吗?

  复工指数位居“新一线”城市之首

  这份每周更新的最新复工指数榜单显示,截至3月24日,宁波以79.16%的复工指数,排名全国第三,较前一周提高4.61个百分点。排在宁波前面的是西宁、拉萨。

  美团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结论。截至3月28日零时,全国餐饮复工率排名中,西宁第一、宁波第二,两者皆达到87%以上。

  坊间认为,宁波推进复工的“难度系数”明显要大于西宁和拉萨——当西宁600余家规上限上企业基本复工时,拥有百万市场主体的宁波,要想达到相同的复工率,至少得确保数以万计的规上企业开工。

  复工指数榜单显示,37个重点城市中,除了武汉外,均已实现60%以上的复工指数。宁波的复工指数在“新一线”城市中高居榜首,既超过了杭州、苏州、南京等长三角兄弟城市,也高于同为制造业大市的广东东莞。

  采取积极措施,确保“两战都要赢”

  而从一个月内的数据来看,宁波“脱颖而出”的时间,大致在2月25日至3月10日。其间,宁波的复工指数上涨了36个百分点,排名从全国的6-7位,跃升至前四位。

  这说明宁波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3月9日确诊病例“清零”)的同时,就已采取积极措施,稳扎稳打地走在了“两战都要赢”的路上。

  在 抓企业复工伊始,宁波就从保证企业复工和群众生活必需的高度,优先统筹考虑餐饮等生活服务业的问题,使生产和生活的恢复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并明确分工到 市商务局。市委一把手深入一线餐饮企业,调研生活服务业复工,要求精准有序推进。市委重要会议上专门部署生活服务业复工工作。

  比起 大型工业企业,餐饮等生活服务业的复工问题显得很小,但民以食为天,吃又是一件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和企业生产正常开展息息相关的大事。宁波针对餐饮业等 生活服务业复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是一滴水,映射出的是宁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时代担当。

  再比如,对外贸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市商务局牵手宁波银行,推出了100亿元信贷投放等专项服务……

  据《人民日报》2月17日第6版报道,“宁波市行政会议中心,一张椭圆形会议桌上,6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这里是宁波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组,成立于2月10日,旨在帮助企业解决复工难题”。

  得益于此,宁波的复工指数迈入每周增长约5个百分点的“稳健周期”。

  杭州,是宁波最“亲密”的伙伴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时隔一个月,迁入宁波的热门来源地,出现了一场“大换血”。

  一个月前,迁入宁波的人口大多来自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可见外来务工人员的返城工作是当时流动的主力军。但至3月26日,宁波的人口迁入来源地却被省 内的杭州、绍兴、台州等兄弟城市取代,占比一度高达44%。这种省内占主导的人口流动结构,与春运前的宁波日常人口流动状态相差无几。

  由此看来,眼下宁波所处的复工复产阶段,已平稳度过了外来人口集中流入的周期,基本恢复至往常的商务活动状态。

  近日,宁波最大的人口迁入来源地和迁出目的地,不再是“贴隔壁”的绍兴、台州、舟山,而是共唱“双城记”的杭州,占比接近10%。迁入与迁出的比重相当,说明杭甬之间的人口流动是一种以短途差旅为主的双向互动,并非单向的返工或久居。

  尽管城市爱好者们常把杭州、宁波拿来比较,但这对“双子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作为省会城市的杭州,有省级机关,还有很多金融机构、公司总部,宁波自然离不开;而杭州也是宁波口岸的重要腹地,每年有大量货物从宁波港的“大通道”出海。

  还有一组数据揭示了宁波的提升空间。3月26日的数据显示,包括宁波在内的省内6个城市,“联络”最频繁的伙伴都锁定了杭州;只有台州、舟山与宁波联系“最密切”,而杭州则更“青睐”邻近的嘉兴。

  一方面,以宁波为区域核心的甬台舟三地,往来越来越密切,恰与“宁波都市圈”的设定不谋而合;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宁波在省内的辐射能力,和杭州相比仍有较大 的差距。要想在这一点进行改进提升,势必要让宁波集聚更多的顶尖资源,如打造总部经济、发展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等。

  此外,在全国的热门迁入地中,宁波的排名已从一个月前的第10位,跌落至现在第26位。这说明宁波的复工工作准备充分、措施有力,让宁波的外来人口流入高峰在2月底提早来临,但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宁波在全国的交通网络中,并不占据枢纽地位。

  当然,这一点并非没有想象空间。去年,杭州湾跨海高铁全面启动勘察,一旦这个重磅项目落地,将让宁波融入上海的“1小时都市圈”。届时,上海在宁波迁入地中的规模,或将有更大增长,甚至带动提升宁波在整个长三角区域中的交通地位。

  宁波晚报记者严瑾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