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170名高危人员做筛查 2人患早癌 早癌筛查 也许能救人一命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4-17 06:40:00报料热线:81850000

医生到社区开展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癌症风险因素问卷调查。(陈敏 摄)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根据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我市居民慢性病死亡的前三位原因。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癌症其实是可防可治的,而且肿瘤的发生有一个多阶段逐步演变的过程,晚期恶性肿瘤的转移扩散才是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90%至95%的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自2013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国家城市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同时试点开展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至2019年6月,我市的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共计完成高危人群问卷筛查83629人,开展上消化道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临床筛查共计35173人次。

  绝大多数癌症患者 一发现已是中晚期

  大肠癌晚期!看着手中的检查报告,63岁的姚先生一下子蒙了。

  宁波市肿瘤防治临床指导中心副主任孙校华告诉记者,像姚先生这样的患者在医院门诊里经常可以遇到。2个月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肿瘤筛查门诊也收治了一名患者,一检查已是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转移至肝、脑、胃,没过多久,患者就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亲人。

  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根据宁波市疾控中心统计,2019年,我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和乳腺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报告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死亡率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和胰腺癌,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而这些癌症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一旦发现可能已到中晚期,很多人因此失去了早期手术根治的机会。

  采访中,孙校华告诉记者,近10年来,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美国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每年平均下降约1.5%。但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据了解,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从1985年开始持续下降。在过去5年中,男性发病率以大约每年3%的速度下降,女性发病率保持一个暂时的平衡,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分别以2.4%和1.5%的速度递减。但在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每年平均以1.3%的速度增长,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以1.6%和0.5%的速度递增,85%以上的结直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即使经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低于40%。

  之所以出现这种鲜明的对比,孙校华分析,除了近年来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早癌筛查率远远低于美国及日韩等国。现阶段,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明显落后于日本(1991年早期诊断率已达到20%)和韩国(2009年已超过20%)。

奉化区人民医院医生对上消化道癌高危人员进行胃镜筛查。(院方供图)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浙江省从2013年开始参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针对城市常见的并可通过早诊早治明显获益的五大癌症(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乳腺癌)开展筛查和早诊早治。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该项目首先要在实施地区的目标人群中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癌症风险评估,把其中的癌症高危人群筛选出来,然后对每个癌症高危人员进行特定项目的临床筛查,及时发现癌症,特别是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并实施干预措施,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目前,我市已经在海曙、江北、鄞州、北仑的部分街道试点开展了该项目。在项目实施地区,目标人群的问卷调查、癌症风险评估和临床检查、随访都是免费的。

  早癌筛查到底有多重要?

  今年1月,孙校华到海曙某社区做健康宣教,她着重介绍了早癌筛查的重要性。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听了介绍后,便动员其婆婆参加早癌筛查。令人吃惊的是,老人家居然真的筛查出了早期肺癌,好在发现得早,及时做了病灶切除手术。事后,这名工作人员特别向孙校华致谢。

  就在那次健康宣教后,该社区的一名社区医生也去做了早癌筛查,同样查出了早期肺癌。

  采访中,孙校华还给记者讲述了一对兄弟的不同命运。6年前,弟弟得了肺癌,一发现已是晚期,只挨了半年就离世了。而哥哥作为癌症高危人群,后来参加了早癌筛查并查出早期肺癌,因为发现得早,通过胸部微创手术切除了病灶。

  “早癌筛查,也许就能救人一命。”孙校华主任说。

  临床实践显示,早癌筛查,能够明显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从正常大肠黏膜演变为大肠癌的过程相当缓慢。健康肠道是光滑的,早期病变往往是在肠道黏膜上突起来一小块,这种突起70%至80%会变成息肉,然后再慢慢恶变成癌症。从肠道黏膜增生到癌变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如果能在这一阶段通过适宜的检查手段发现早期病变并及时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早期结直肠癌的治愈率超过90%,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提高五年生存率。最近10多年来,美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2.7%,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2.5%,主要得益于结直肠癌筛查的普遍开展。

  2019年12月,我市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及癌症风险评估发现的170名结直肠癌高危人员接受了肠镜筛查,其中2人被查出患结直肠早癌;625名肺癌高危人员接受了低剂量螺旋CT筛查,8人被查出患肺早癌。这些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如果不是癌症筛查,很难早期发现。

  2014年至2015年,通过城市癌症早诊项目,我市在941名结直肠癌高危人员中发现了10例结直肠癌病人,其中7例为早期病例,3例为中晚期病例,早诊率为70%。5年过去了,只有1例晚期病人死亡,五年生存率高达90%。同期还发现146例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经过及时微创治疗均已治愈。

  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已从2014年的138.8/10万降至2018年的119.14/10万。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所长李辉分析认为,这其中,早癌筛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讳疾忌医闻癌色变 早癌筛查意识有待提高

  “我什么感觉也没有,怎么可能得癌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这时,他们会耐心地告诉筛查对象:“早期癌症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大多已经到了中晚期。现在,经过危险因素评估,您存在相应癌症的高风险因素,需要做进一步的临床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市肿瘤防治临床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高宇萌告诉记者,对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试点区域的高危人群,他们会一一打电话通知对方前往定点医院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查,大部分居民通过宣教会欣然接受检查,但是仍有部分居民拒绝参加检查,特别是肠镜检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自认为身体很好,对于癌症筛查,很多人不以为然,感觉离自己很遥远。

  2014年上半年,海曙和江北的21462名40岁至69岁的常住居民参加了防癌风险评估,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员的有1984人,其中只有425人(21.4%)接受了肠镜检查,结果发现结直肠癌5例(1.18%),大肠癌前病变66例(15.5%),大肠息肉144例(33.9%),其他病变51例次。

  其二,有些人闻癌色变,认为参加癌症筛查不吉利。

  有位老伯,其母亲因肺癌去世,他一直对癌症心存忌惮,当接到早癌筛查的电话时,直喊晦气,想也不想就挂断了电话。

  其三,部分居民觉得有些检查项目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比如,结直肠癌筛查需要做肠镜,有些患者一听检查前夜要吃泻药,检查当天还要饿肚子,便觉得太过麻烦,不愿意接受检查。

  不过,与前几年相比,宁波人的早癌筛查意识在提高。高宇萌告诉记者,2013年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刚开始时,除了广泛发动外,还需要多方动员居民前来参加。这几年好多了,很多居民会主动打电话来咨询癌症筛查事项。

  为降低我省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省政府已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列为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确定的目标人群为50周岁至74周岁的我省户籍居民。我市也在启动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包括针对目标人群的宣传发动、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筛查登记、问卷调查和风险评估、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筛查结果告知、高危人群肠镜检查(医疗保险或其他方式支付)及随访管理,年惠及人群超过20万人。

  如何进行防癌体检?

  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防癌体检是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开展的筛查,需要个性化量身定制,需要根据一个人的年龄、家族病史、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来做具体筛查。

  肺癌筛查:年龄>40岁,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包数乘以持续吸烟年数),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或有职业暴露史至少1年(如石棉、氡、铍、铀、铬、镉、镍、硅、矽、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特别是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应做肺癌筛查。主要是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肝癌筛查: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有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者,特别是一级或二级亲属有肝癌病史者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肝脏检查,包括做肝脏超声检查、抽血查甲胎蛋白AFP。因为40岁以上HBV感染者,尤其有肝硬化的患者,肝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乳腺癌筛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一人患过乳腺癌或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者,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一般建议,25岁以上的女性,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筛查,其中包括医生的触诊和仪器的检查。25岁以上女性可每年进行一次乳腺彩超筛查,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钼靶联合乳腺彩超检查。

  胃癌筛查:建议年龄>40岁且有腹痛、腹胀、反酸、胃灼热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人群每两年查一次胃镜,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发区居住的人更需重视。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肠化病史的病人即使病情没有变化,最好也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大肠癌筛查建议: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检查,如潜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粪便潜血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3、年龄大于20岁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年至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陈敏整理)

制图金雅男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170名高危人员做筛查 2人患早癌 早癌筛查 也许能救人一命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4-17 06:40:00

医生到社区开展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癌症风险因素问卷调查。(陈敏 摄)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根据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我市居民慢性病死亡的前三位原因。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癌症其实是可防可治的,而且肿瘤的发生有一个多阶段逐步演变的过程,晚期恶性肿瘤的转移扩散才是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90%至95%的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自2013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国家城市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同时试点开展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至2019年6月,我市的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共计完成高危人群问卷筛查83629人,开展上消化道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临床筛查共计35173人次。

  绝大多数癌症患者 一发现已是中晚期

  大肠癌晚期!看着手中的检查报告,63岁的姚先生一下子蒙了。

  宁波市肿瘤防治临床指导中心副主任孙校华告诉记者,像姚先生这样的患者在医院门诊里经常可以遇到。2个月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肿瘤筛查门诊也收治了一名患者,一检查已是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转移至肝、脑、胃,没过多久,患者就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亲人。

  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根据宁波市疾控中心统计,2019年,我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和乳腺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报告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死亡率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和胰腺癌,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而这些癌症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一旦发现可能已到中晚期,很多人因此失去了早期手术根治的机会。

  采访中,孙校华告诉记者,近10年来,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美国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每年平均下降约1.5%。但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据了解,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从1985年开始持续下降。在过去5年中,男性发病率以大约每年3%的速度下降,女性发病率保持一个暂时的平衡,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分别以2.4%和1.5%的速度递减。但在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每年平均以1.3%的速度增长,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以1.6%和0.5%的速度递增,85%以上的结直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即使经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低于40%。

  之所以出现这种鲜明的对比,孙校华分析,除了近年来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早癌筛查率远远低于美国及日韩等国。现阶段,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明显落后于日本(1991年早期诊断率已达到20%)和韩国(2009年已超过20%)。

奉化区人民医院医生对上消化道癌高危人员进行胃镜筛查。(院方供图)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浙江省从2013年开始参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针对城市常见的并可通过早诊早治明显获益的五大癌症(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乳腺癌)开展筛查和早诊早治。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该项目首先要在实施地区的目标人群中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癌症风险评估,把其中的癌症高危人群筛选出来,然后对每个癌症高危人员进行特定项目的临床筛查,及时发现癌症,特别是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并实施干预措施,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目前,我市已经在海曙、江北、鄞州、北仑的部分街道试点开展了该项目。在项目实施地区,目标人群的问卷调查、癌症风险评估和临床检查、随访都是免费的。

  早癌筛查到底有多重要?

  今年1月,孙校华到海曙某社区做健康宣教,她着重介绍了早癌筛查的重要性。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听了介绍后,便动员其婆婆参加早癌筛查。令人吃惊的是,老人家居然真的筛查出了早期肺癌,好在发现得早,及时做了病灶切除手术。事后,这名工作人员特别向孙校华致谢。

  就在那次健康宣教后,该社区的一名社区医生也去做了早癌筛查,同样查出了早期肺癌。

  采访中,孙校华还给记者讲述了一对兄弟的不同命运。6年前,弟弟得了肺癌,一发现已是晚期,只挨了半年就离世了。而哥哥作为癌症高危人群,后来参加了早癌筛查并查出早期肺癌,因为发现得早,通过胸部微创手术切除了病灶。

  “早癌筛查,也许就能救人一命。”孙校华主任说。

  临床实践显示,早癌筛查,能够明显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从正常大肠黏膜演变为大肠癌的过程相当缓慢。健康肠道是光滑的,早期病变往往是在肠道黏膜上突起来一小块,这种突起70%至80%会变成息肉,然后再慢慢恶变成癌症。从肠道黏膜增生到癌变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如果能在这一阶段通过适宜的检查手段发现早期病变并及时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早期结直肠癌的治愈率超过90%,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提高五年生存率。最近10多年来,美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2.7%,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2.5%,主要得益于结直肠癌筛查的普遍开展。

  2019年12月,我市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及癌症风险评估发现的170名结直肠癌高危人员接受了肠镜筛查,其中2人被查出患结直肠早癌;625名肺癌高危人员接受了低剂量螺旋CT筛查,8人被查出患肺早癌。这些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如果不是癌症筛查,很难早期发现。

  2014年至2015年,通过城市癌症早诊项目,我市在941名结直肠癌高危人员中发现了10例结直肠癌病人,其中7例为早期病例,3例为中晚期病例,早诊率为70%。5年过去了,只有1例晚期病人死亡,五年生存率高达90%。同期还发现146例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经过及时微创治疗均已治愈。

  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已从2014年的138.8/10万降至2018年的119.14/10万。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所长李辉分析认为,这其中,早癌筛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讳疾忌医闻癌色变 早癌筛查意识有待提高

  “我什么感觉也没有,怎么可能得癌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这时,他们会耐心地告诉筛查对象:“早期癌症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大多已经到了中晚期。现在,经过危险因素评估,您存在相应癌症的高风险因素,需要做进一步的临床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市肿瘤防治临床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高宇萌告诉记者,对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试点区域的高危人群,他们会一一打电话通知对方前往定点医院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查,大部分居民通过宣教会欣然接受检查,但是仍有部分居民拒绝参加检查,特别是肠镜检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自认为身体很好,对于癌症筛查,很多人不以为然,感觉离自己很遥远。

  2014年上半年,海曙和江北的21462名40岁至69岁的常住居民参加了防癌风险评估,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员的有1984人,其中只有425人(21.4%)接受了肠镜检查,结果发现结直肠癌5例(1.18%),大肠癌前病变66例(15.5%),大肠息肉144例(33.9%),其他病变51例次。

  其二,有些人闻癌色变,认为参加癌症筛查不吉利。

  有位老伯,其母亲因肺癌去世,他一直对癌症心存忌惮,当接到早癌筛查的电话时,直喊晦气,想也不想就挂断了电话。

  其三,部分居民觉得有些检查项目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比如,结直肠癌筛查需要做肠镜,有些患者一听检查前夜要吃泻药,检查当天还要饿肚子,便觉得太过麻烦,不愿意接受检查。

  不过,与前几年相比,宁波人的早癌筛查意识在提高。高宇萌告诉记者,2013年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刚开始时,除了广泛发动外,还需要多方动员居民前来参加。这几年好多了,很多居民会主动打电话来咨询癌症筛查事项。

  为降低我省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省政府已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列为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确定的目标人群为50周岁至74周岁的我省户籍居民。我市也在启动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包括针对目标人群的宣传发动、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筛查登记、问卷调查和风险评估、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筛查结果告知、高危人群肠镜检查(医疗保险或其他方式支付)及随访管理,年惠及人群超过20万人。

  如何进行防癌体检?

  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防癌体检是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开展的筛查,需要个性化量身定制,需要根据一个人的年龄、家族病史、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来做具体筛查。

  肺癌筛查:年龄>40岁,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包数乘以持续吸烟年数),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或有职业暴露史至少1年(如石棉、氡、铍、铀、铬、镉、镍、硅、矽、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特别是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应做肺癌筛查。主要是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肝癌筛查: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有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者,特别是一级或二级亲属有肝癌病史者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肝脏检查,包括做肝脏超声检查、抽血查甲胎蛋白AFP。因为40岁以上HBV感染者,尤其有肝硬化的患者,肝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乳腺癌筛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一人患过乳腺癌或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者,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一般建议,25岁以上的女性,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筛查,其中包括医生的触诊和仪器的检查。25岁以上女性可每年进行一次乳腺彩超筛查,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钼靶联合乳腺彩超检查。

  胃癌筛查:建议年龄>40岁且有腹痛、腹胀、反酸、胃灼热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人群每两年查一次胃镜,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发区居住的人更需重视。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肠化病史的病人即使病情没有变化,最好也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大肠癌筛查建议: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检查,如潜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粪便潜血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3、年龄大于20岁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年至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陈敏整理)

制图金雅男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