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援汉护士史偶苏和她的"阿妈"——两代医护人员的母女情缘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4-17 07:08: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朱啼祖给史偶苏写的信,写好后用手机拍下,微信传给史偶苏。

  “回家最想做什么?”回家前,宁波援汉医疗队队员史偶苏每次接受采访时,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去看我阿妈,我想死她了!”她一直这么回答。

  这个回答很平常。

  医疗队回宁波后直接去象山休养。在休养的最后一晚,她收拾行李时,记者随口多问了一句:“你说的阿妈,就是妈妈吧?”

  “是比妈妈更亲的人!”史偶苏叠衣服的手停了下来,嘴角泛起笑意,眼神亮了许多,“是她把我带出大山,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成为白衣天使,她还是我的导师、闺蜜、精神支柱……”

  昨天,结束休整的第二天,记者陪史偶苏去看她的“阿妈”朱啼祖。久别重逢的她们坐在一起,细细碎碎地聊着家常。在记者的不时发问中,两代医护人员的27年母女情缘,一点一点浮现在眼前。

结束休整后,史偶苏去看望“阿妈”朱啼祖,两人在小区里晒太阳聊天。记者 崔引 摄

   “阿妈”家新来的小女儿

  史偶苏是余姚大岚镇上马村一个贫困农家的女孩。1995年,她10岁(虚岁)那年的暑假,第一次去见“阿妈”朱啼祖。

  深山里的孩子出去一趟不容易,那天,史偶苏天不亮就出发了,顶着星光翻过大山,在路口等过路车,坐到宁波汽车南站,再转车前往镇海。

  小女孩,一个人,捏着信封边走边问,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镇海中医院。

  “我找朱啼祖!”史偶苏说,当时她对门卫大爷说这个名字的时候,心“砰砰”直跳。

  那时,朱啼祖通过“希望工程”和史偶苏结对已经两年了,因为她定期汇来的学费,史偶苏得以继续学业。两人一直书信联系,四年级暑假,史偶苏收到了朱啼祖的邀请:“来镇海我家玩吧。”

  多年后,两人和记者说起初遇的场景,都无比感慨。

  朱啼祖说,没想到这姑娘人小胆大,会一个人跑来,看着瘦瘦小小的她满头大汗站在那里,心不由一热。

  史偶苏说,她没想到的是,当时已50多岁的“阿妈”竟然那么好看,卷发,大眼睛,白大褂里面的碎花长裙衬得她肤白似雪,身材纤纤。

  “这是您女儿?”很多同事都开玩笑地打趣。

  “我小女儿!”朱啼祖亲热地揽着史偶苏的肩。

  “阿妈!”史偶苏就这样叫上了。之前的两年,她在信中称朱啼祖为“嬷嬷”。

  “阿妈”是她坚强的依靠

  “阿妈”家的木地板亮得能照出人影,她总忍不住想在上面滑滑梯;“阿妈”家的餐桌很丰盛,她在那第一次吃到了虾蛄、梭子蟹这样的海鲜;“阿妈”注重穿衣搭配,常给她买衣服,说“女孩就要漂漂亮亮的”……

  史偶苏长大后才知道,“阿妈”是大家闺秀。“阿妈”成长在一个和她完全不一样的家庭,也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门。

  头几次去“阿妈”家,史偶苏拘束地坐着。

  “阿妈”笑着递来扫帚,“你看地上脏了,帮我扫下好吗?”她很高兴能有事做。

  “阿妈”说:“平时多留意,想想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自己也挺开心的对吧?”这话让她受益匪浅,尤其在成为护士之后。

  在“阿妈”的引导下,这个山里孩子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生活越来越明亮,待人接物逐渐得体自如。从家门口的村小,考上镇里的初中,考进余姚市区的高中……当越来越近的高考像山一样压下来时,“阿妈”就是她的精神支柱。

  之前基础弱,史偶苏觉得每一步都走得艰难。“阿妈”鼓励她:“底子薄说明潜力大啊!”“我们起点低,但路还长,努力跑就是了!”

  女孩渐渐长大,但和“阿妈”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60多岁的“阿妈”还和她一起分享少女的心事:“我也是你这么大过来的,真喜欢上了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史偶苏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打算,惟一确定的是,想成为“阿妈”那样的人,于是填了“温州医学院”(现为温州医科大学),也由此走出大山。

2013年,史偶苏带朱啼祖夫妇参观自己的母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朱啼祖退休前是当地有名的骨伤科中医,史偶苏从小就喜欢看“阿妈”帮人看病。

  总有那么多人排着队来找“阿妈”,他们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赶来,把一本本历尽风雨周折揉搓得不像样子的病历手册,用沾了唾沫的手指一页页捻开给“阿妈”看,他们叫“朱医师”的时候,眼里充满依赖和期待,在“阿妈”写病历时帮忙按着纸角怕风吹乱……坐在诊室角落里的史偶苏觉得,“阿妈”真是太厉害了。

  “阿妈”总是笑眯眯地说“不要急”,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哪怕是可笑的、微不足道的顾虑,然后细声细语地解释叮嘱,还不厌其烦地把注意点逐项写下来。

  现在想来,记忆中的那些场景一直影响着史偶苏。毕业后,史偶苏成为市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护士,换上工作服,面对患者的目光,她常常能在自己身上找到“阿妈”的影子,连说“不要急”的语调都和“阿妈”一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史偶苏常和“阿妈”撒娇地说。

  史偶苏也擅长和患者沟通,上班后,首先是来到病房,挨个儿和大家打个招呼;下班前再交代一遍,怕患者记不住,还一条条写好打印出来交到对方手里。因为“阿妈”曾经和她说过,患者没有专业基础,你说十分,他未必记住五分,不要觉得重复,也不要怕麻烦。

  作为宁波市优秀护士、医院的优秀党员,爱笑、嘴甜、待人亲亲热热的史偶苏人见人爱。她和她的“阿妈”一样,都有着一副热心肠,遇到有困难的人会慷慨解囊。母女俩曾一起长期帮助过一位患者,患者治愈后却失联了。对此,朱啼祖宽厚一笑:“我们帮助别人是为了自己开心,并不是想别人记住我们。”

  史偶苏的印象中,“阿妈”从来没有发火或抱怨的时候,遇到再大的事,也是随和淡然的。

  史偶苏高考的时候,“阿爸”(朱啼祖的丈夫)突发脑溢血,手术后保住了命,但医生说再站起来很难。“阿妈”不想让刚考上大学的史偶苏担心,只是给她汇钱,不让她来家里:“阿妈太高兴了,就是家里有点忙,你先别来啊。”

  很久以后,史偶苏才知道“阿妈”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

  那时候,刚退休的“阿妈”辞了医院反聘的岗位,回家照顾“阿爸”,一晃十多年。“阿妈”的针炙挺有效,“阿爸”渐渐地又会走了,只是记忆力大不如前,和他说的话转头就忘。“阿妈”就一遍又一遍说,像叮嘱她的病人一样,细声细语,耐心温和。

  “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没有办法,但有的时候,百分百努力,就会有转机。哪怕一线希望,也要尽心尽力。”“阿妈”这样告诉史偶苏。

  这次,史偶苏报名去武汉的时候,想到的也是这句话。

结束休整后,史偶苏去看望“阿妈”朱啼祖,两人开心地抱在一起。

  真正的母女

  在武汉抗疫两个多月后,史偶苏回来了。结束休养的第二天,她去看“阿妈”,抱着一大束花,她知道,“阿妈”啥也不缺,就喜欢花。

  两人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史偶苏回头向记者解释:“你别觉得肉麻啊,我们平时就这样的。”

  朱啼祖削好苹果,一边喂到女儿嘴里,一边笑:“她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弄吃的,小菜也烧不好,每次来都是我弄给她吃,她喜欢吃肉。”

  在武汉两个多月,史偶苏瘦了8斤,脸瘦了一圈,朱啼祖很心疼,思量着准备做红烧肉、糖醋排骨和牛排。

  “她出发的时候,还在朋友圈里屏蔽了我,是我儿子看到后告诉我的,我当时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朱啼祖说,“我真舍不得呀,可这种时候,她是医护人员,是党员,应该去的。”

  后来,朱啼祖天天盯着手机,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史偶苏的情况:穿上防护服就要不吃不喝一天,凌晨两点去上班,在公交车上唱《歌唱祖国》给自己打气……心疼得掉眼泪。

  朱啼祖说,自己也曾是医护人员,新闻里患者“应收尽收”的信息,让她更理解史偶苏的职责所在。自己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霍乱流行,为了控制疫情,她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地去打免疫针。哪家没人,就一直等到深夜,确保一个都不少,这就是医护人员的职责。

  朱啼祖怀着复杂的心情给女儿写信:“你不怕,可我害怕,你叫我放心,我怎能放心?”但又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理解:“我为你骄傲,等你胜利归来!”

  史偶苏在微信里告诉朱啼祖,他们在那边吃得好,住得也好,还有人送来她喜欢的小龙虾和奶茶。她把堆着零食的桌子拍给朱啼祖看,每次视频里都笑得一脸轻松。但她从来不提的是,到武汉的第二天就淋了雨,受惊引起咳嗽发烧,让大家担心了好几天;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吃了三颗安眠药也无法入睡……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自己活蹦乱跳地回来了。

  经过这场离别,“母女”俩更加亲密。史偶苏把脑袋歪在朱啼祖肩上:“又可以陪着你了,真好。”

  27年的相依,她们已成为真正的母女,一种力量,在代代相传。

  宁波晚报记者樊卓婧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援汉护士史偶苏和她的"阿妈"——两代医护人员的母女情缘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4-17 07:08:00

朱啼祖给史偶苏写的信,写好后用手机拍下,微信传给史偶苏。

  “回家最想做什么?”回家前,宁波援汉医疗队队员史偶苏每次接受采访时,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去看我阿妈,我想死她了!”她一直这么回答。

  这个回答很平常。

  医疗队回宁波后直接去象山休养。在休养的最后一晚,她收拾行李时,记者随口多问了一句:“你说的阿妈,就是妈妈吧?”

  “是比妈妈更亲的人!”史偶苏叠衣服的手停了下来,嘴角泛起笑意,眼神亮了许多,“是她把我带出大山,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成为白衣天使,她还是我的导师、闺蜜、精神支柱……”

  昨天,结束休整的第二天,记者陪史偶苏去看她的“阿妈”朱啼祖。久别重逢的她们坐在一起,细细碎碎地聊着家常。在记者的不时发问中,两代医护人员的27年母女情缘,一点一点浮现在眼前。

结束休整后,史偶苏去看望“阿妈”朱啼祖,两人在小区里晒太阳聊天。记者 崔引 摄

   “阿妈”家新来的小女儿

  史偶苏是余姚大岚镇上马村一个贫困农家的女孩。1995年,她10岁(虚岁)那年的暑假,第一次去见“阿妈”朱啼祖。

  深山里的孩子出去一趟不容易,那天,史偶苏天不亮就出发了,顶着星光翻过大山,在路口等过路车,坐到宁波汽车南站,再转车前往镇海。

  小女孩,一个人,捏着信封边走边问,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镇海中医院。

  “我找朱啼祖!”史偶苏说,当时她对门卫大爷说这个名字的时候,心“砰砰”直跳。

  那时,朱啼祖通过“希望工程”和史偶苏结对已经两年了,因为她定期汇来的学费,史偶苏得以继续学业。两人一直书信联系,四年级暑假,史偶苏收到了朱啼祖的邀请:“来镇海我家玩吧。”

  多年后,两人和记者说起初遇的场景,都无比感慨。

  朱啼祖说,没想到这姑娘人小胆大,会一个人跑来,看着瘦瘦小小的她满头大汗站在那里,心不由一热。

  史偶苏说,她没想到的是,当时已50多岁的“阿妈”竟然那么好看,卷发,大眼睛,白大褂里面的碎花长裙衬得她肤白似雪,身材纤纤。

  “这是您女儿?”很多同事都开玩笑地打趣。

  “我小女儿!”朱啼祖亲热地揽着史偶苏的肩。

  “阿妈!”史偶苏就这样叫上了。之前的两年,她在信中称朱啼祖为“嬷嬷”。

  “阿妈”是她坚强的依靠

  “阿妈”家的木地板亮得能照出人影,她总忍不住想在上面滑滑梯;“阿妈”家的餐桌很丰盛,她在那第一次吃到了虾蛄、梭子蟹这样的海鲜;“阿妈”注重穿衣搭配,常给她买衣服,说“女孩就要漂漂亮亮的”……

  史偶苏长大后才知道,“阿妈”是大家闺秀。“阿妈”成长在一个和她完全不一样的家庭,也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门。

  头几次去“阿妈”家,史偶苏拘束地坐着。

  “阿妈”笑着递来扫帚,“你看地上脏了,帮我扫下好吗?”她很高兴能有事做。

  “阿妈”说:“平时多留意,想想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自己也挺开心的对吧?”这话让她受益匪浅,尤其在成为护士之后。

  在“阿妈”的引导下,这个山里孩子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生活越来越明亮,待人接物逐渐得体自如。从家门口的村小,考上镇里的初中,考进余姚市区的高中……当越来越近的高考像山一样压下来时,“阿妈”就是她的精神支柱。

  之前基础弱,史偶苏觉得每一步都走得艰难。“阿妈”鼓励她:“底子薄说明潜力大啊!”“我们起点低,但路还长,努力跑就是了!”

  女孩渐渐长大,但和“阿妈”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60多岁的“阿妈”还和她一起分享少女的心事:“我也是你这么大过来的,真喜欢上了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史偶苏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打算,惟一确定的是,想成为“阿妈”那样的人,于是填了“温州医学院”(现为温州医科大学),也由此走出大山。

2013年,史偶苏带朱啼祖夫妇参观自己的母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朱啼祖退休前是当地有名的骨伤科中医,史偶苏从小就喜欢看“阿妈”帮人看病。

  总有那么多人排着队来找“阿妈”,他们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赶来,把一本本历尽风雨周折揉搓得不像样子的病历手册,用沾了唾沫的手指一页页捻开给“阿妈”看,他们叫“朱医师”的时候,眼里充满依赖和期待,在“阿妈”写病历时帮忙按着纸角怕风吹乱……坐在诊室角落里的史偶苏觉得,“阿妈”真是太厉害了。

  “阿妈”总是笑眯眯地说“不要急”,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哪怕是可笑的、微不足道的顾虑,然后细声细语地解释叮嘱,还不厌其烦地把注意点逐项写下来。

  现在想来,记忆中的那些场景一直影响着史偶苏。毕业后,史偶苏成为市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护士,换上工作服,面对患者的目光,她常常能在自己身上找到“阿妈”的影子,连说“不要急”的语调都和“阿妈”一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史偶苏常和“阿妈”撒娇地说。

  史偶苏也擅长和患者沟通,上班后,首先是来到病房,挨个儿和大家打个招呼;下班前再交代一遍,怕患者记不住,还一条条写好打印出来交到对方手里。因为“阿妈”曾经和她说过,患者没有专业基础,你说十分,他未必记住五分,不要觉得重复,也不要怕麻烦。

  作为宁波市优秀护士、医院的优秀党员,爱笑、嘴甜、待人亲亲热热的史偶苏人见人爱。她和她的“阿妈”一样,都有着一副热心肠,遇到有困难的人会慷慨解囊。母女俩曾一起长期帮助过一位患者,患者治愈后却失联了。对此,朱啼祖宽厚一笑:“我们帮助别人是为了自己开心,并不是想别人记住我们。”

  史偶苏的印象中,“阿妈”从来没有发火或抱怨的时候,遇到再大的事,也是随和淡然的。

  史偶苏高考的时候,“阿爸”(朱啼祖的丈夫)突发脑溢血,手术后保住了命,但医生说再站起来很难。“阿妈”不想让刚考上大学的史偶苏担心,只是给她汇钱,不让她来家里:“阿妈太高兴了,就是家里有点忙,你先别来啊。”

  很久以后,史偶苏才知道“阿妈”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

  那时候,刚退休的“阿妈”辞了医院反聘的岗位,回家照顾“阿爸”,一晃十多年。“阿妈”的针炙挺有效,“阿爸”渐渐地又会走了,只是记忆力大不如前,和他说的话转头就忘。“阿妈”就一遍又一遍说,像叮嘱她的病人一样,细声细语,耐心温和。

  “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没有办法,但有的时候,百分百努力,就会有转机。哪怕一线希望,也要尽心尽力。”“阿妈”这样告诉史偶苏。

  这次,史偶苏报名去武汉的时候,想到的也是这句话。

结束休整后,史偶苏去看望“阿妈”朱啼祖,两人开心地抱在一起。

  真正的母女

  在武汉抗疫两个多月后,史偶苏回来了。结束休养的第二天,她去看“阿妈”,抱着一大束花,她知道,“阿妈”啥也不缺,就喜欢花。

  两人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史偶苏回头向记者解释:“你别觉得肉麻啊,我们平时就这样的。”

  朱啼祖削好苹果,一边喂到女儿嘴里,一边笑:“她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弄吃的,小菜也烧不好,每次来都是我弄给她吃,她喜欢吃肉。”

  在武汉两个多月,史偶苏瘦了8斤,脸瘦了一圈,朱啼祖很心疼,思量着准备做红烧肉、糖醋排骨和牛排。

  “她出发的时候,还在朋友圈里屏蔽了我,是我儿子看到后告诉我的,我当时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朱啼祖说,“我真舍不得呀,可这种时候,她是医护人员,是党员,应该去的。”

  后来,朱啼祖天天盯着手机,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史偶苏的情况:穿上防护服就要不吃不喝一天,凌晨两点去上班,在公交车上唱《歌唱祖国》给自己打气……心疼得掉眼泪。

  朱啼祖说,自己也曾是医护人员,新闻里患者“应收尽收”的信息,让她更理解史偶苏的职责所在。自己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霍乱流行,为了控制疫情,她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地去打免疫针。哪家没人,就一直等到深夜,确保一个都不少,这就是医护人员的职责。

  朱啼祖怀着复杂的心情给女儿写信:“你不怕,可我害怕,你叫我放心,我怎能放心?”但又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理解:“我为你骄傲,等你胜利归来!”

  史偶苏在微信里告诉朱啼祖,他们在那边吃得好,住得也好,还有人送来她喜欢的小龙虾和奶茶。她把堆着零食的桌子拍给朱啼祖看,每次视频里都笑得一脸轻松。但她从来不提的是,到武汉的第二天就淋了雨,受惊引起咳嗽发烧,让大家担心了好几天;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吃了三颗安眠药也无法入睡……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自己活蹦乱跳地回来了。

  经过这场离别,“母女”俩更加亲密。史偶苏把脑袋歪在朱啼祖肩上:“又可以陪着你了,真好。”

  27年的相依,她们已成为真正的母女,一种力量,在代代相传。

  宁波晚报记者樊卓婧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