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周琼
编前语
40年前,淋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宁波日报》复刊了。40年来,宁波日报记者牢记党的新闻工作者职责与使命,真实地记录了宁波改革开放的每一步进程,在时代前行的车轮上留下了一篇篇产生广泛影响的报道。这些新闻报道的背后,是一批优秀的老报人,他们以扎实的脚力、敏锐的眼力、非凡的脑力和雄健的笔力,成为宁波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在《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推出“两代报人对话”栏目,站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起点,回望审视当年那些重要报道背后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继承和发扬老报人的职业情怀、匠心精神,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贡献党媒力量。
人物名片:
汤碧琴,1950年10月出生,高级记者,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模、宁波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自43岁考入报社以来,她一直以一颗火热的心对待采编工作,53岁转岗一线跑线记者后,先后发表作品4000多篇,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40多件作品在省、市和全国性的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获奖,其中包括1次中国新闻奖和5次浙江新闻奖。
(2008年抗击冰冻雨雪灾害时,汤碧琴在采访滞留车站的外来工)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2000年前后,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的城市,国有、大集体企业的30万职工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从农民工到大学生再到下岗再就业职工,市场化求职、双向选择的路径,日渐清晰,也是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下,“全民社保”开始“加速跑”。在时代转型的十字路口,《宁波日报》始终见证和助推着这座城市夯实这两大民生基石的努力。
记者:汤老师,在很多人看来,您在报社的经历实在有些“特立独行”,43岁考进报社当了十年专刊编辑后,53岁时您主动要求成为一线跑线记者,并一直在基层一线干到了退休。以一个“老同志”的身份,您还曾经连续6年“夺冠”,发稿量居所有采编人员之首,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您怎么做到的?
(连续6年发稿量居采编人员之首,工作之余,汤碧琴还积极总结经验,发表多篇论文,出版新闻专著)
汤碧琴:在一般人眼里,这么大年纪还在一线跑新闻,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是对我来说,感受的却一直是“梦想成真”的快乐。初中都没毕业就去北大荒支边,而立之年后回到宁波,考入报社、通过自考先后获得大专和本科文凭,都是一次一次的“圆梦”。因为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忙忙碌碌对我来说却是“乐此不疲”。到街道社区、基层工地、企业车间、劳动力市场,和下岗失业工人、一线工人、农民工零距离接触,采撷鲜活的新闻,一直是我最大的乐趣。如果要找原因,也许就是热爱吧,我希望你也可以像我这样,喜欢并坚持。
(记者采访汤碧琴)
记者:我曾经很多次仔细琢磨过您和同事一起采写,并摘取了中国新闻奖的一篇稿件《285万外来工免费享受五大保险,宁波破解“全民社保”最后一道难题》。这是一篇从新闻发布会上获得信源的稿件,您知道,新闻发布会对记者来说,是一场格外考校能力的“同题作文”,作为前辈,您有哪些做好“同题作文”的秘诀可以和我们分享?
汤碧琴:有精品意识而且绝不怕麻烦!在知道这则新闻信息时,我就开始兴奋,因为感觉到这是一条“活鱼”。对于这则可预见性的重大主题报道,我们早早就开始准备,制定报道预案,选择最佳报道角度。我们把这个探索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当时,农民工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世纪难题”,我们需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的创新,这一政策的推出,让社保制度得以实现政策全覆盖,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这样的报道也就更有时代性。正是具备这样的精品意识,从而使得这篇作品从小切口中破出了大主题。同时,这篇报道尽管只有短短900字,但是穿插了很多独家背景材料和来自企业现场的鲜活内容,可以说“文章在诗外”。
温度,好新闻不变的底色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复刊40年间,“民生”二字始终是沉甸甸贯穿在《宁波日报》报道中的重要主线。
记者:2000年,我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带来的30万“单位人”变成“社会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社会冲击,就业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再次受到重大考验,就业问题再次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曾经采写过大量就业报道的前辈,您怎么看待这个话题?
汤碧琴:我曾经撰写的《第50则“阿珍日记”》到《余姚率先将农民就业列入政府调控目标》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宁波万家企业不减员不减薪》等报道,关注的一直就是就业问题。就业,始终都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今,宁波就业部门对于接收和稳定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大学生和企业对接等方面都有很多经验和有益探索,同时,当前形势下,开发岗位、破解就业对接难题也都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对于媒体人来说,如何助推好的经验走得更远,如何帮助问题的解决,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话题,一直都是新闻的富矿。
记者:在您从业期间,从就业到社保,再到劳动保障,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稿件都是民生报道,可以说,无论是复刊之初,还是您当记者的那时,以及现在,民生报道一直是宁波日报的一项重要报道内容。从您的角度,如何看待民生报道在宁波日报的传承和发展?
汤碧琴: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相同的一点是,优秀的民生新闻势必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新闻的根在哪里?我一直认为,新闻的温度当然来自火热的社会生活。当初,我跑的条线,多数涉及到一些困难群体,我就告诉自己,我必须做到与这些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的零距离接触,并且带着感情去写,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采写宁波市举办失业职工创业培训班时,我了解到3位失业职工创办养老院时遇到的难题,对这事进行跟踪报道的同时,我冒着酷暑四处奔走寻求有关部门支持,一个多月努力后,养老院终于顺利开张。我曾经采访过农民工工会打工团,很多人亲切的叫我大姐,也给了我很多的新闻线索。现在的宁波日报,对于民生报道依旧浓墨重彩,从找出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之间的结合的“大民生”新闻到深度版面上,很多通过挖掘民生新闻中隐藏着的“新闻”加以解读,从而推动本地的社会变革,这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贴近、再贴近,思考、再思考
复刊40年间,《宁波日报》在新闻话题的贴近性和深入挖掘方面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探索,这几年来,《宁波日报》更进一步地从传统“信息媒体”向新型“意义媒体”转型,从深度版面到求证新闻、E眼关注,宁波日报对信息提质做出了大量努力,并通过一系列接地气的策划报道,进一步打响了《宁波日报》品牌。
记者:汤老师,我需要给您录制一段“寄语新报人”的视频,您也下载了我们的甬派,应该也注意到,在融媒体的快速推进发展的今天,现在的报道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我个人来说,我不但要会采会写,还要会拍图拍视频并且剪视频,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您觉得,在报道形式不断创新的现在,有哪些不能忘记的传承?
汤碧琴:采访决定写作。无论怎样的报道形式,报道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记者就必须贴近再贴近,深入再深入。2008年,我和同事们策划的“冰雪之中见真情——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特别行动”报道时,我正感冒发烧,但我想,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坚持,冒着大雪顶着寒风,走到车站、工地、车间和抗灾一线,短短半个月,就发表了近30篇鲜活的新闻。讲万千道理不如讲好一个故事,而讲好故事的基础是记者要真正走到新闻现场,真正深入火热生活,真正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我想,不论新老媒体人,这一点是需要我们永远坚持的。
记者:汤老师,您知道么,无论是在跑线条口单位或是同一条口同行,对您有条口“万宝全书”这样一个称号,说您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型记者,我现在对接的,正是您当年的条线,很期待可以变成当初那样的您,对我们这些同事,您有哪些建议?
汤碧琴:练脚力、练眼力、练脑力、练笔力,蹲下去,身入、心入、脑入,故事就会来找你。作为跑线记者,职责往往非常清楚,专门负责几个职能部门的新闻报道,但是,如果记者只是依附于职能部门,做一般的进程性和就事论事的报道,报道思路就会很狭窄,写完了动态新闻就会觉得无所事事,没啥东西可写了。记者不是“传声筒”,仅靠记录当不好记者。面对纷杂的事件,一定要沉下去研究,仔细思考,“欲想得甘泉,井要挖得深”。当初我采写的《30万“单位人”怎样转变为“社会人”?》《再就业,怎样走出新路子》《怀孕后自动离职竟成“惯例”?》这些文章,很多都来自于一些细小新闻素材的积累,面对纷杂的事件,要擅于归纳、总结并提出问题,要有自己的报道思路、报道计划,要有自己的见解,才能从一般的动态报道中引出更多深度、更有内涵的新话题。
相关新闻: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