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再次刷屏,成为全球关注热点。5月27日上午11时03分,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攻顶队员,冲顶成功,进行珠峰测量任务。珠穆朗玛峰现在到底有多高了?真是值得期待的数字。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自此之后,勇者攀登珠峰的脚步从未停止。受疫情影响,今年珠峰大本营并没有往年那般热闹;但对中国登山队来说,却意义非凡。为纪念中国首登珠峰60周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测量珠峰高程。
测量珠峰从来不是一项容易达成的任务,冲顶珠峰一向都是登山爱好者的“终极梦想”。
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有至少18位浙江人登顶过这座世界最高峰,其中包括3名宁波人。记者联系上最近登顶珠峰的宁波人、去年5月23日冲顶成功的李焕尧,他说:站在珠峰顶上的感觉,不是征服,只有敬畏!
李焕尧(右)去年5月登顶珠峰时场景。
李焕尧(中)在珠峰之巅。
宁波人不断“攀高”,有三人登顶过珠峰
宁波人一直在“登高”。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宁波籍人士张祥松教授亦曾两次登上海拔7500米以上的高峰:1966年,他登上珠穆朗玛峰中海拔7500米以上的一段;1975年,他登上喀喇昆仑山的慕士塔格峰。在此之前,宁波人登上峰顶有报道的最高纪录是登上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
近十多年来,更多的宁波登山爱好者向更高的山峰攀登:2006年,宁波大自然户外俱乐部负责人忻雪明成功登顶新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2010年5月17日上午9时31分,宁波人方平成功登上珠峰之巅,他是宁波市成功登顶珠峰的第一人;2011年5月20日,宁波李惠利医院医生李宏登顶珠峰;2019年5月23日,李焕尧成功站在了地球之巅。
方平是慈溪掌起人,2007年接触登山运动,2009年开始计划攀登珠峰,当时他在西藏做适应性训练时,由于突患感冒,计划不得不延期。2010年3月,方平再次前往西藏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训练。在高山变化多端的恶劣天气下坚持了将近一个多月之后,方平和10名队友向珠峰发起冲击。那次11人中,只有6人成功登顶,其余5人达到8800米高度后,由于山顶刮起了大风,暴风雪即将来临而放弃冲顶。
李宏曾于2008年攀登了四川四姑娘山、2009年攀登了青海玉柱峰、2010年登上西藏卓奥友峰。2011年李宏攀登珠峰时,计划登顶时间在5月10日左右,但是因为天气原因,登顶时间一再被后延。5月20日凌晨5点40分左右,李宏成功到达了峰顶。
去年刚刚完成冲顶,他当然格外关注“前线”
每一次攀登珠峰的历程,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去年刚刚完成冲顶的李焕尧,最近自然特别关注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测量珠峰活动。“这次冲顶的队伍中,有好几名队员我都认识,他们是国家登山队队员,以前接触过。昨天修路队修通登顶通道,我很快就拿到了视频。”5月27日上午9点,李焕尧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自己正在通过直播关注进展,“根据前线的消息,珠峰昨天风大点,今天的天气很好。这会儿上面风力15秒左右,大约相当于7级风速,气温是零下25度,这样的风速和气温挺好的,相信他们会顺利登顶,时间估计和我们去年登顶时间差不多。”
“当时我们冲顶的时候,风速也是六七级。”李焕尧说,这几天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每一步进展都会让自己激动。去年5月23日,李焕尧站上世界之巅的时间是上午10点21分。
去年4月10日,李焕尧到达拉萨,加入2019年西藏雅拉香波珠峰登山队,队中还包括另外11名队员(其中包括3名女队员)、21名高山向导及备用向导。5月1日,他们拉练到海拔7028米的一号营地,在这里进行窗口期前最后一次无氧高海拔的适应训练。5月18日,李焕尧和队友们从登山大本营出发,正式进入冲顶阶段。C1营地海拔7028米,C2营地7790米,C3营地8300米……一步步往海拔更高的地方攀登,5月23日凌晨1点,李焕尧和队友们从C3营地迈向顶峰,其中李焕尧站上世界之巅的时间是上午10点21分。
登顶会想什么?“绝不会有征服的想法”
走向珠峰,李焕尧也是随缘而至。他从事外贸工作,早些年没日没夜地工作,后来渐渐没那么忙了,他开始健身,“开始找各种玩法”。比如骑自行车,先从东钱湖绕圈子,之后越骑越远,他一个人去环海南岛,一家人去环青海湖。2015年,李焕尧去川藏线骑行,又撞入了登山的圈子。从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开始,之后到达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登顶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和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
李焕尧来说,登顶珠峰当然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挑战。从在拉萨开始集结,到5月23日的登顶,40余天的攀登之旅他至今依旧历历在目。站在峰顶时,心里会想什么?“登顶那刻眼泪出来了,第一个念头是拿出旗帜拍照。”李焕尧直言,站在山巅的时候,不仅喜悦还宁静的,“这种感觉绝不是征服高山的快感。而且对于真正的登山人来说,也绝不会有征服的想法,我们只会对山充满敬畏,个中滋味只有登山人才会明白。”
“我是运气特别好,这几年参加的登山活动都是一次登顶。”李焕尧的观点是,登山可以作为生活方式之一,他说自己这几年学会的理念是:“登山的目的不是要登顶,而是要安全地回到家里。”(本文图片均为2019年李焕尧攀登珠峰场景,由受访者提供。)
东南商报记者戴斌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