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甬黔延三地联合采访行④:山海可往复 脱贫“不回头”
稿源: 宁波日报   2020-06-12 06:46: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编前语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 深入挖掘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和延边州的“宁波故事”,系统梳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宁波路径”,全面展示精准帮扶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风貌,宁波日报与黔 西南日报、延边日报共同策划实施“摆脱贫困携手小康”联合采访活动,三地融媒体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小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吃同住同生产,开展蹲点式采访, 报网端同步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敬请关注。

  走进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时,已是中午11时许。流水线上工人们陆续去食堂用餐,来自黔西南州望谟县石屯镇的吴远标却依旧埋着头干活。

  看到来访的记者,吴远标黝黑的脸庞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我就是个普通的工人,来这里赚点钱、学点技术,让家人的生活好一点,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一点。”

  他是今年以来近两万名赴甬黔西南州务工人员的一员。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跨越山海、异乡打工,一半是家庭困顿的无奈,一半是对大城市的憧憬。

  2015年,吴远标一家成功脱贫,但期盼已久的“好日子”只持续了短短两年。2017年,小女儿降生,等待一家人的不是迎接新生的喜悦,而是接踵而来的打击——小女儿满月时查出患有脑部疾病。

  吴远标带着她赶赴广西百色就医治疗,前前后后支付了三十余万元的手术费、住院费。即便有医保兜底,一家人还是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望谟县的自然条件恶劣,种地收成有限,吴远标又在打工时伤到了肩膀,干不了收入高的重活。他试着四处打零工、做小买卖,但赚取的微薄收入填不上这个巨大的窟窿。他花光了积蓄、借遍了亲戚朋友,生活愈发窘迫,连妻子也决意离开,就此断了联系。

  “那段时间,家人哭干了眼泪。”这一年,吴远标一家再次返贫。

  了解到情况后,当地扶贫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帮助吴远标外出务工,为他父亲提供当地的公益性保洁员岗位,还投入资金和人力协助一家人完成危房改造、开展蜜蜂寄养。快5岁的大女儿领到了学前教育资助金,生病的小女儿也每月拿到一笔重症残疾补贴。

  2019年9月,吴远标一家“二次脱贫”。

  “政府帮我们脱离了贫困线,自己也要争口气!”今年年初,小女儿病情逐渐稳定,但债务尚未还清,生活依旧清苦,暗藏着返贫的风险。考虑再三,吴远标决心走出家门、开拓视野、学好技术,根治“穷病”。

  就在这时,吴远标听到了宁波与黔西南深化对口帮扶,组织开展易地搬迁和劳务协作的消息——有了这两项政策,一家五口可以住进位于新市民居住区的100平方米的大房子,自己也有机会去宁波余姚的工厂打工。“两个喜讯前后脚到,这一次,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当时新冠肺炎肆虐,吴远标有过犹豫。但2月15日首批望谟籍务工人员顺利接受核酸检测、乘车出发时,工作人员许诺“全程不下车”,且有救护车和警车保护,这让他放下心来。

  几天后,吴远标也坐上了开往宁波余姚的复工专车,经过三天两夜的颠簸,顺利抵达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走上工作岗位。

  得益于两地的对口帮扶关系,吴远标和同行的25位老乡,得到了企业的关心照顾。“房租和餐费全免,每个月发4000元左右工资,干满6个月有额外补助。如果技术不熟练,还能参加公司培训,得到班组长的指导帮助。”吴远标有过近20年断断续续的务工经验,但“这样好的工作环境,还是头一遭。”

  在余姚采访吴远标时,恰逢车间主任奉小明来检查工作。“他平时低调寡言,从未向我们说起家里的困难和债务情况。这样的员工,我们必须给予政策和资金 上的倾斜,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对口帮扶出点力。”奉小明当即联系企业生产副总梁华,两人简单讨论后现场拍板,“给你发一份600元红包,补上前几个月 的水电费。此后,你的水电费也全由公司承担!”

  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关爱,不仅让吴远标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困窘,减轻了还债的压力,甚至还能每个月省出一小笔钱,为远在黔西南的父母和孩子添置新衣和玩具。

  5月23日,记者和黔西南州扶贫干部一起来到吴远标的老家,帮助二老完成了和儿子的视频连线。“在宁波要努力,坚持做好这份稳定的工作!”看到许久不见的儿子,母亲姚仕美抹了抹眼泪。“爸爸你看,这是奶奶给我扎的辫子!”大女儿吴洁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蹦蹦跳跳、满脸欣喜。

  千里之外的吴远标,也时刻思念着自己的家人。晚上收工后,他常常会和隔壁宿舍的望谟籍员工聊天,共叙思乡情。他的宿舍里摆放了剁辣椒、辣酱和酸辣粉,满满的“家乡味”。他还盘算着下半年回趟老家,看看上学的孩子,聊聊以后的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山海遥遥、前路漫漫,但他的想法很简单:“这一次,再也不走返贫的‘回头路’。”

  宁波日报记者徐展新

  黔西南日报记者罗康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甬黔延三地联合采访行④:山海可往复 脱贫“不回头”

稿源: 宁波日报 2020-06-12 06:46:00

  编前语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 深入挖掘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和延边州的“宁波故事”,系统梳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宁波路径”,全面展示精准帮扶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风貌,宁波日报与黔 西南日报、延边日报共同策划实施“摆脱贫困携手小康”联合采访活动,三地融媒体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小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吃同住同生产,开展蹲点式采访, 报网端同步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敬请关注。

  走进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时,已是中午11时许。流水线上工人们陆续去食堂用餐,来自黔西南州望谟县石屯镇的吴远标却依旧埋着头干活。

  看到来访的记者,吴远标黝黑的脸庞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我就是个普通的工人,来这里赚点钱、学点技术,让家人的生活好一点,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一点。”

  他是今年以来近两万名赴甬黔西南州务工人员的一员。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跨越山海、异乡打工,一半是家庭困顿的无奈,一半是对大城市的憧憬。

  2015年,吴远标一家成功脱贫,但期盼已久的“好日子”只持续了短短两年。2017年,小女儿降生,等待一家人的不是迎接新生的喜悦,而是接踵而来的打击——小女儿满月时查出患有脑部疾病。

  吴远标带着她赶赴广西百色就医治疗,前前后后支付了三十余万元的手术费、住院费。即便有医保兜底,一家人还是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望谟县的自然条件恶劣,种地收成有限,吴远标又在打工时伤到了肩膀,干不了收入高的重活。他试着四处打零工、做小买卖,但赚取的微薄收入填不上这个巨大的窟窿。他花光了积蓄、借遍了亲戚朋友,生活愈发窘迫,连妻子也决意离开,就此断了联系。

  “那段时间,家人哭干了眼泪。”这一年,吴远标一家再次返贫。

  了解到情况后,当地扶贫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帮助吴远标外出务工,为他父亲提供当地的公益性保洁员岗位,还投入资金和人力协助一家人完成危房改造、开展蜜蜂寄养。快5岁的大女儿领到了学前教育资助金,生病的小女儿也每月拿到一笔重症残疾补贴。

  2019年9月,吴远标一家“二次脱贫”。

  “政府帮我们脱离了贫困线,自己也要争口气!”今年年初,小女儿病情逐渐稳定,但债务尚未还清,生活依旧清苦,暗藏着返贫的风险。考虑再三,吴远标决心走出家门、开拓视野、学好技术,根治“穷病”。

  就在这时,吴远标听到了宁波与黔西南深化对口帮扶,组织开展易地搬迁和劳务协作的消息——有了这两项政策,一家五口可以住进位于新市民居住区的100平方米的大房子,自己也有机会去宁波余姚的工厂打工。“两个喜讯前后脚到,这一次,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当时新冠肺炎肆虐,吴远标有过犹豫。但2月15日首批望谟籍务工人员顺利接受核酸检测、乘车出发时,工作人员许诺“全程不下车”,且有救护车和警车保护,这让他放下心来。

  几天后,吴远标也坐上了开往宁波余姚的复工专车,经过三天两夜的颠簸,顺利抵达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走上工作岗位。

  得益于两地的对口帮扶关系,吴远标和同行的25位老乡,得到了企业的关心照顾。“房租和餐费全免,每个月发4000元左右工资,干满6个月有额外补助。如果技术不熟练,还能参加公司培训,得到班组长的指导帮助。”吴远标有过近20年断断续续的务工经验,但“这样好的工作环境,还是头一遭。”

  在余姚采访吴远标时,恰逢车间主任奉小明来检查工作。“他平时低调寡言,从未向我们说起家里的困难和债务情况。这样的员工,我们必须给予政策和资金 上的倾斜,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对口帮扶出点力。”奉小明当即联系企业生产副总梁华,两人简单讨论后现场拍板,“给你发一份600元红包,补上前几个月 的水电费。此后,你的水电费也全由公司承担!”

  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关爱,不仅让吴远标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困窘,减轻了还债的压力,甚至还能每个月省出一小笔钱,为远在黔西南的父母和孩子添置新衣和玩具。

  5月23日,记者和黔西南州扶贫干部一起来到吴远标的老家,帮助二老完成了和儿子的视频连线。“在宁波要努力,坚持做好这份稳定的工作!”看到许久不见的儿子,母亲姚仕美抹了抹眼泪。“爸爸你看,这是奶奶给我扎的辫子!”大女儿吴洁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蹦蹦跳跳、满脸欣喜。

  千里之外的吴远标,也时刻思念着自己的家人。晚上收工后,他常常会和隔壁宿舍的望谟籍员工聊天,共叙思乡情。他的宿舍里摆放了剁辣椒、辣酱和酸辣粉,满满的“家乡味”。他还盘算着下半年回趟老家,看看上学的孩子,聊聊以后的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山海遥遥、前路漫漫,但他的想法很简单:“这一次,再也不走返贫的‘回头路’。”

  宁波日报记者徐展新

  黔西南日报记者罗康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