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跨越两千公里的“艺术移植”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19 20:58:00报料热线:81850000

  外面下着瓢泼大雨,棚子里激情洋溢。一场特殊的动员会正在定汪村村民罗云家里进行。这是8月18日晚发生在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定汪村的一幕。雨幕包围的大山里,定汪村村民、当地镇干部,以及十余位来自两千公里之外对口帮扶的浙江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的村民一起,正兴致高昂地讨论着如何用艺术改造定汪村,让村民走上一条别样的致富之路。

  19时30分许,罗云家的院子里挤满了近200位当地村民。村干部很吃惊:定汪村一共只有500多人,超半数在外打工,这次几乎所有在村里的村民都来了,以前开村民大会也来不了这么多人!村民们在雨棚下专心致志地观看宁海葛家村艺术振兴乡村的视频,听葛家村村民讲述改造前后村庄面貌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时而静静倾听,时而轻声交流。镇里人说,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幅场景。

  “葛家村有花园,有酒吧,你们想不想要?其实这些都很简单,就是把自家的老旧物品和房子加以改造。”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表示,要自己动手改造村寨,不仅村庄要变美,人的思想也要改变。

  葛海峰的话引来了村民阵阵掌声,也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光照镇党委书记邓瑞兰趁热打铁,号召村民捐出猪槽、磨盘和木头等废弃物品,打造景观,改变村庄的破旧环境。“我愿意拿出家里的破布”“我家有锄头”,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明天赶大集不去了,我把家里的榔头拿出来干。”村民罗运泽站起来大声说。“我家有瓦片,明天拿来,不要钱!”74岁的罗景学话里透着兴奋。这时,村民们都站了起来,纷纷表示要把家中闲置的物品贡献出来。“我家有布料,你们需要不?需要的话我明天拿来。”“村口的地,我去做工作。”村民陶永祥自信满满,他要去说服罗景然拿出空地进行改造。

  站在一旁的葛家村村民葛品高迫不及待起身,分享自己的经验。“艺术并不都是高大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葛品高激动地说,“贵州50元一斤牛肉,卖到宁波,价格整整翻了4倍。如果我们能把家里的牲口,统一圈养,不仅改变村庄鸡飞狗跳的场面,还能变现生财。”

  葛家村村民的话,启发了不少定汪村民。“贵州老干妈非常有名气,很受欢迎。我们定汪的牛肉是不是也可以包装一下,打出自己的品牌?”村民陈朝琴顿悟到,未来她打算上山找地方,把村里的鸡鸭牛先圈养起来,然后集中管理、集中销售。

  葛家村以前是个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改变始于去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带着课题,领着研究生来到宁海葛家村,手把手教村民进行艺术改造。8个月时间,丛志强团队和村民共同建设了40多个共享空间,创作了300多件艺术品,总投入仅60多万元。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群乡建艺术家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网红村”。葛海峰表示,他们将在定汪村把葛家村艺术振兴乡村新模式“移植”过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村民成为改变乡村的主体力量。

  夜越来越深,已经到了23时30分,动员会整整开了4个小时,没有一个村民“逃离”,大家纷纷表态要主动参与到村庄改造中来。“村民们的满腔热血,让我感动。”葛海峰表示,接下来,他们要打造“未来书院”、织布院、葛家定汪小院,栽下象征友谊的桂花树,让艺术在定汪村生根发芽。(车永波 陈云松)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跨越两千公里的“艺术移植”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19 20:58:00

  外面下着瓢泼大雨,棚子里激情洋溢。一场特殊的动员会正在定汪村村民罗云家里进行。这是8月18日晚发生在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定汪村的一幕。雨幕包围的大山里,定汪村村民、当地镇干部,以及十余位来自两千公里之外对口帮扶的浙江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的村民一起,正兴致高昂地讨论着如何用艺术改造定汪村,让村民走上一条别样的致富之路。

  19时30分许,罗云家的院子里挤满了近200位当地村民。村干部很吃惊:定汪村一共只有500多人,超半数在外打工,这次几乎所有在村里的村民都来了,以前开村民大会也来不了这么多人!村民们在雨棚下专心致志地观看宁海葛家村艺术振兴乡村的视频,听葛家村村民讲述改造前后村庄面貌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时而静静倾听,时而轻声交流。镇里人说,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幅场景。

  “葛家村有花园,有酒吧,你们想不想要?其实这些都很简单,就是把自家的老旧物品和房子加以改造。”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表示,要自己动手改造村寨,不仅村庄要变美,人的思想也要改变。

  葛海峰的话引来了村民阵阵掌声,也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光照镇党委书记邓瑞兰趁热打铁,号召村民捐出猪槽、磨盘和木头等废弃物品,打造景观,改变村庄的破旧环境。“我愿意拿出家里的破布”“我家有锄头”,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明天赶大集不去了,我把家里的榔头拿出来干。”村民罗运泽站起来大声说。“我家有瓦片,明天拿来,不要钱!”74岁的罗景学话里透着兴奋。这时,村民们都站了起来,纷纷表示要把家中闲置的物品贡献出来。“我家有布料,你们需要不?需要的话我明天拿来。”“村口的地,我去做工作。”村民陶永祥自信满满,他要去说服罗景然拿出空地进行改造。

  站在一旁的葛家村村民葛品高迫不及待起身,分享自己的经验。“艺术并不都是高大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葛品高激动地说,“贵州50元一斤牛肉,卖到宁波,价格整整翻了4倍。如果我们能把家里的牲口,统一圈养,不仅改变村庄鸡飞狗跳的场面,还能变现生财。”

  葛家村村民的话,启发了不少定汪村民。“贵州老干妈非常有名气,很受欢迎。我们定汪的牛肉是不是也可以包装一下,打出自己的品牌?”村民陈朝琴顿悟到,未来她打算上山找地方,把村里的鸡鸭牛先圈养起来,然后集中管理、集中销售。

  葛家村以前是个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改变始于去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带着课题,领着研究生来到宁海葛家村,手把手教村民进行艺术改造。8个月时间,丛志强团队和村民共同建设了40多个共享空间,创作了300多件艺术品,总投入仅60多万元。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群乡建艺术家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网红村”。葛海峰表示,他们将在定汪村把葛家村艺术振兴乡村新模式“移植”过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村民成为改变乡村的主体力量。

  夜越来越深,已经到了23时30分,动员会整整开了4个小时,没有一个村民“逃离”,大家纷纷表态要主动参与到村庄改造中来。“村民们的满腔热血,让我感动。”葛海峰表示,接下来,他们要打造“未来书院”、织布院、葛家定汪小院,栽下象征友谊的桂花树,让艺术在定汪村生根发芽。(车永波 陈云松)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