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获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市称号
稿源: 宁波晚报   2020-08-19 21:49:00报料热线:81850000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公布了2019年度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宁波获得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市荣誉;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成为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 

  荣誉和成就的背后,是全体市民持续不懈的努力。2019年,宁波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转型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驰而不息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至2019年年底,累计有6个区(县)建成为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去年,我市出台了《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修订实施《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制定发布了《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湖长制、湾(滩)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保信用评价、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等制度,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制度基础不断夯实。 

  同时,我市还实现了区县(市)生态环境议事厅全覆盖,2019年全市共举办了56期“生态环境议事厅”活动,2840家企业和8万余名群众参与,解决环保难题386个,“奉化议事厅”成功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十佳优秀案例。 

  此外,我市还强化了司法保障,落实最严格的环境资源司法保障制度,全市共审结生态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案件138件,提起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1件。

  高标准完成污染防治攻坚年度任务

  2019件,全年新增排污权交易75笔,交易金额6610.9万元,新增有偿使用420笔,金额1.65亿元。 

  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全市完成268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15个工业园区的治理;完成2022家涉气“散乱污”企业(作坊)的清理整顿和216家落后产能涉及企业的淘汰;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营运柴油车4039辆。 

  我市还积极开展治水提升,全年投入45.9亿元,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121个;完成113个加油站和458个地下油罐更新改造,完成783家涉水企业、94个入河(海)排污口的整治提升;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试点工作和15条美丽河(湖)创建。 

  除了大气和水,土壤污染同样需要关注。去年我市完成了3043个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样(点)的采样检测、976家重点行业企业的基础信息调查,全市危废和一般固废处置利用能力分别达192万吨/年和178万吨/年,建筑渣土和泥浆消纳能力分别达480万吨/年和190万吨/年。

  有效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

  去年,我市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全市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153.6万元/亩,同比增长13.1%;新增小微企业园28个。着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深化总量控制和主要污染物减排,35个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全部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 

  同时,制定印发《宁波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2019-2025年)》,2019年节能环保支出比上年增长57.4%;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7.4%和6.2%。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和应对气候工作,完成了101家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及全市69家重点碳排放企业碳排放报告审核。 

  我市还实行最严格节约用地用水管理制度,全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25241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3433亩,分别为省定任务的168.27%和188.22%。大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全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奉化区获批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静脉产业园区)示范基地。

  着力构建生态安全

  去年,我市科学评估调整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红线权威、科学、可执行,并着手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基本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划定250个管控单元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控机制。 

  此外,推进森林宁波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7.7%以上,林蓄积量年增长率达到5.4%以上全年新增公园绿地50公顷。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推进10个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示范镇(村)建设,保国寺、国家杭州湾湿地公园分别通过省级旅游示范区验收和复核。

  需要指出的是,在整治修复环境方面,去年我市湿地保有量稳定在2300平方公里以上,保护率达到35.1%,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14平方公里,剩余的4家绿色矿山建设全部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30.63公里,完成了美丽海岛大花园建设思路研究。

  全域提升城乡生态环境面貌

  去年以来,我市的城乡生态环境面貌得到了全面提升。 

  绿色交通城市创建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组的考核验收,绿色交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创建成功省级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小区40个,建成省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站点项目村30个,全市农村生活垃圾行政村覆盖率达85%,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86%,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成了8个小城镇的环境综合整治、130余座旅游景区厕所的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9.93%。 

  奉化区、北仑区分别获批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宁海县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实践创新基地,新增1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镇共64个、示范县1个。

  记者林伟 通讯员陈晓众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获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市称号

稿源: 宁波晚报 2020-08-19 21:49:00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公布了2019年度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宁波获得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市荣誉;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成为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 

  荣誉和成就的背后,是全体市民持续不懈的努力。2019年,宁波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转型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驰而不息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至2019年年底,累计有6个区(县)建成为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去年,我市出台了《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修订实施《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制定发布了《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湖长制、湾(滩)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保信用评价、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等制度,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制度基础不断夯实。 

  同时,我市还实现了区县(市)生态环境议事厅全覆盖,2019年全市共举办了56期“生态环境议事厅”活动,2840家企业和8万余名群众参与,解决环保难题386个,“奉化议事厅”成功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十佳优秀案例。 

  此外,我市还强化了司法保障,落实最严格的环境资源司法保障制度,全市共审结生态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案件138件,提起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1件。

  高标准完成污染防治攻坚年度任务

  2019件,全年新增排污权交易75笔,交易金额6610.9万元,新增有偿使用420笔,金额1.65亿元。 

  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全市完成268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15个工业园区的治理;完成2022家涉气“散乱污”企业(作坊)的清理整顿和216家落后产能涉及企业的淘汰;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营运柴油车4039辆。 

  我市还积极开展治水提升,全年投入45.9亿元,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121个;完成113个加油站和458个地下油罐更新改造,完成783家涉水企业、94个入河(海)排污口的整治提升;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试点工作和15条美丽河(湖)创建。 

  除了大气和水,土壤污染同样需要关注。去年我市完成了3043个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样(点)的采样检测、976家重点行业企业的基础信息调查,全市危废和一般固废处置利用能力分别达192万吨/年和178万吨/年,建筑渣土和泥浆消纳能力分别达480万吨/年和190万吨/年。

  有效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

  去年,我市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全市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153.6万元/亩,同比增长13.1%;新增小微企业园28个。着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深化总量控制和主要污染物减排,35个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全部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 

  同时,制定印发《宁波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2019-2025年)》,2019年节能环保支出比上年增长57.4%;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7.4%和6.2%。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和应对气候工作,完成了101家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及全市69家重点碳排放企业碳排放报告审核。 

  我市还实行最严格节约用地用水管理制度,全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25241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3433亩,分别为省定任务的168.27%和188.22%。大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全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奉化区获批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静脉产业园区)示范基地。

  着力构建生态安全

  去年,我市科学评估调整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红线权威、科学、可执行,并着手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基本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划定250个管控单元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控机制。 

  此外,推进森林宁波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7.7%以上,林蓄积量年增长率达到5.4%以上全年新增公园绿地50公顷。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推进10个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示范镇(村)建设,保国寺、国家杭州湾湿地公园分别通过省级旅游示范区验收和复核。

  需要指出的是,在整治修复环境方面,去年我市湿地保有量稳定在2300平方公里以上,保护率达到35.1%,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14平方公里,剩余的4家绿色矿山建设全部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30.63公里,完成了美丽海岛大花园建设思路研究。

  全域提升城乡生态环境面貌

  去年以来,我市的城乡生态环境面貌得到了全面提升。 

  绿色交通城市创建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组的考核验收,绿色交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创建成功省级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小区40个,建成省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站点项目村30个,全市农村生活垃圾行政村覆盖率达85%,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86%,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成了8个小城镇的环境综合整治、130余座旅游景区厕所的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9.93%。 

  奉化区、北仑区分别获批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宁海县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实践创新基地,新增1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镇共64个、示范县1个。

  记者林伟 通讯员陈晓众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