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幸福就在家门口:易地搬迁群众圆了安居乐业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02 08:10: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扶贫车间”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董娜 摄)

  记者董 娜

  在晴隆县建隆新能源汽车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进行装配、质检等工序,他们身后是一排排刚下线的新能源摩托车、新能源三轮车。

  “现在上下班只要骑车10分钟,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真的很满足!”作为厂里生产线的班长,杨武主要负责对每一件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从三宝彝族乡整体搬迁到如今的居住地三宝街道,杨武不仅住进了崭新的房子,而且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

  像杨武一样,厂里的工人大都是附近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的搬迁移民群众。搬迁户要“稳得住、能致富”,就业是关键。

  送设备、送技术、送订单……宁波持续开展“造血式”帮扶,打好“产业牌”,激活当地产业发展。“精准贫困户占我们企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只要进工厂上班一年,一个家庭就能脱贫了。接下来焊接车间、涂装车间马上投用,又将增加100个到150个岗位。”建隆新能源汽车董事长张云昭说。在宁波400万元帮扶资金以及项目扶持、技术培训等助力下,企业正不断做大做强,年产能超10万辆,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约300人。在三宝产业园,这样的“扶贫车间”还有七八个。

  每当夜幕降临,悠扬嘹亮的歌声就在阿妹戚托小镇的金门广场上飘扬开来。在五彩灯光的照射下,一群彝族和苗族女子围着篝火,跳起当地传统的“阿妹戚托舞”,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文安梅告诉记者,家门口的这场篝火晚会表演,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每个群众演员一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一年就是1.2万元。现在脱贫标准是每人每年4500元,意味着工作一年就可以带动两个人脱贫。”

  去年,阿妹戚托小镇的旅游收入已达到2.3亿元。为了帮小镇创建4A级旅游景区,对口帮扶单位宁海县投入120多万元援建了月亮湖、感恩馆的亮化工程,打造动态彩色灯光秀,提升城镇品质。“旅游这块已经解决我们三宝彝族乡劳动力就业128人,之后业态的延伸和附带拉动的消费,还会激发更大的潜力。”晴隆县三宝街道相关负责人彭永贵满怀信心地说。

  想要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光要稳就业,更要把生活也稳住,让社区治理“后勤保障”同步发力,兴义洒金街道提供了鲜活的样板。

  洒金街道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窗明几净。记者看到十几位老人各得其乐,有的下象棋,有的打扑克牌,还有的躺在按摩椅上悠哉悠哉。

  “目前街道搬迁群众中60岁以上老人有3447人,其中有不少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和残疾老人。”洒金街道办主任文志华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搬迁市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提升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去年10月,洒金街道主动向宁波争取了200万元资金,建起了老人的“第二个家”。

  “一开始我是不愿意搬的,但来了以后我发现这里比老家好多了,哪个还想回去哟!”68岁的杨朋英阿姨说,想干活的时候就去后面山上的洒金林下菌药基地采黑木耳,每天能有80元的收入。

  4年时间,黔西南州33.85万人陆续搬出大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已成为过去式。易地搬迁群众逐渐在新家园扎下根来,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新天地。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幸福就在家门口:易地搬迁群众圆了安居乐业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02 08:10:00

“扶贫车间”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董娜 摄)

  记者董 娜

  在晴隆县建隆新能源汽车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进行装配、质检等工序,他们身后是一排排刚下线的新能源摩托车、新能源三轮车。

  “现在上下班只要骑车10分钟,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真的很满足!”作为厂里生产线的班长,杨武主要负责对每一件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从三宝彝族乡整体搬迁到如今的居住地三宝街道,杨武不仅住进了崭新的房子,而且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

  像杨武一样,厂里的工人大都是附近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的搬迁移民群众。搬迁户要“稳得住、能致富”,就业是关键。

  送设备、送技术、送订单……宁波持续开展“造血式”帮扶,打好“产业牌”,激活当地产业发展。“精准贫困户占我们企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只要进工厂上班一年,一个家庭就能脱贫了。接下来焊接车间、涂装车间马上投用,又将增加100个到150个岗位。”建隆新能源汽车董事长张云昭说。在宁波400万元帮扶资金以及项目扶持、技术培训等助力下,企业正不断做大做强,年产能超10万辆,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约300人。在三宝产业园,这样的“扶贫车间”还有七八个。

  每当夜幕降临,悠扬嘹亮的歌声就在阿妹戚托小镇的金门广场上飘扬开来。在五彩灯光的照射下,一群彝族和苗族女子围着篝火,跳起当地传统的“阿妹戚托舞”,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文安梅告诉记者,家门口的这场篝火晚会表演,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每个群众演员一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一年就是1.2万元。现在脱贫标准是每人每年4500元,意味着工作一年就可以带动两个人脱贫。”

  去年,阿妹戚托小镇的旅游收入已达到2.3亿元。为了帮小镇创建4A级旅游景区,对口帮扶单位宁海县投入120多万元援建了月亮湖、感恩馆的亮化工程,打造动态彩色灯光秀,提升城镇品质。“旅游这块已经解决我们三宝彝族乡劳动力就业128人,之后业态的延伸和附带拉动的消费,还会激发更大的潜力。”晴隆县三宝街道相关负责人彭永贵满怀信心地说。

  想要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光要稳就业,更要把生活也稳住,让社区治理“后勤保障”同步发力,兴义洒金街道提供了鲜活的样板。

  洒金街道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窗明几净。记者看到十几位老人各得其乐,有的下象棋,有的打扑克牌,还有的躺在按摩椅上悠哉悠哉。

  “目前街道搬迁群众中60岁以上老人有3447人,其中有不少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和残疾老人。”洒金街道办主任文志华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搬迁市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提升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去年10月,洒金街道主动向宁波争取了200万元资金,建起了老人的“第二个家”。

  “一开始我是不愿意搬的,但来了以后我发现这里比老家好多了,哪个还想回去哟!”68岁的杨朋英阿姨说,想干活的时候就去后面山上的洒金林下菌药基地采黑木耳,每天能有80元的收入。

  4年时间,黔西南州33.85万人陆续搬出大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已成为过去式。易地搬迁群众逐渐在新家园扎下根来,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新天地。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