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沉寂近三十年 曾经赫赫有名的宁波畸山陶能否重现辉煌?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10 10:37:00报料热线:81850000

(湖山山顶的大烟囱)

  中国宁波网记者 梅子满

  溪口以东约3公里处,两座高不足百米的小山夹着自西向东清澈的剡溪。南岸的叫湖山,北岸的叫畸山,它们被当地人称为溪口的门户“镇山”。

  湖山上面,久无人迹,草木茂盛,难抵山顶。站在山脚,抬头眺望矗立在山巅的那根巨大烟囱,56岁的畸山村村民夏鹏达总会生出一些伤感,“曾经那么辉煌的畸山窑,难道就这样消失了吗?”

  他的身后,一片楼房正在拔地而起——曾经的溪口第二陶器厂,正在成为以“生态小镇”为名的楼盘。

  溪口第二陶器厂,正是畸山窑在解放后的代名词。

(湖山脚,一个楼盘正在建设)

  “二三十年前,这个厂可是浙东地区赫赫有名的大窑厂!”今年84岁的杨古城老先生告诉记者,“旧时,宁波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曾经用过畸山村出产的陶器。”

  这位誉为“文保狂人”的热心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奔走于宁波乡野的文保之途。前童古村、南宋石刻等诸多“国宝”古村、文保单位的发现和保护,都有这位老人的功劳。这几个月,作为这几十年来宁波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见证人,杨古城老先生埋首整理畸山陶的史料,“让它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实在太可惜!”

  据杨古城老先生考证,畸山陶的烧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史料记载,畸山村第一个烧制陶器的先人叫夏孝显,他从江西九江迁居畸山时,也带来了江西的烧陶工艺。”杨古城介绍,从那以后,烧制陶器就渐渐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营生,并逐渐成为浙东有名的陶乡,“畸山陶行销整个浙东不说,还远销到湖州、杭州、台州等地。”

(杨古城老先生与四明内家拳掌门人夏宝峰在畸山村考察畸山陶)

  在杨古城老先生看来,畸山能成为陶乡,并非偶然。“畸山一带的土质很适宜制作陶器。”杨古城老先生实地考察后发现,畸山村地处古剡溪冲积扇平原上,烧制陶器所需要的黄土、紫砂土和高岭土资源十分丰富——在村外的桃林里,夏鹏达用柴刀轻轻在地上刨了几下,下面就露出了富有黏性的黄土。而路边小水沟的两侧,也随处可见混合分布的黄土和高岭土。

(村外的桃林里,烧制陶器所需的黄土和高岭土随处可见)

  除了原材料,交通便利也十分重要。这方面,地处水陆交通要道的畸山村可谓占尽地利之便。“往东可通萧王庙、大埠、县城;往北可上宁绍,南下台温;往西达溪口镇,连接新昌、嵊县,”杨古城介绍,“这就为畸山陶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解放后,畸山村的制陶业更是迎来了长足的发展。1956年,当地政府在畸山村办起了国营的溪口第二陶器厂。除了继续生产传统的缸、甏、瓶等日用陶器外,还利用溪口雪窦山一带的紫砂土,生产花盆、茶具、酒具、假山等紫砂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也行销国外,更受到港澳同胞欢迎。同时,在中科院陶瓷研究所的指导下,还生产石油钻探部门所用的瓷管等高科技产品。

  “高峰的时候,村里有两根大烟囱同时工作呢!”夏鹏达回忆,当时村里家家户户的营生几乎都与陶器有关,“除了种地,村里只有四种人,烧陶的、卖陶的、运陶的、补陶的。”

(80岁的夏传国向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徐炯明介绍畸山陶)

  今年80岁的村民夏传国,就是陶工。18岁那年,夏传国招工进了溪口第二陶器厂,做了3年学徒后,正式成为一名陶工。回忆起厂子生意红火的时候,老人的眼睛都亮了,“多的时候,工人有500来个呢!”老人说,当时他啥都做——被称为“一号笔筒”的大缸,一天可以做3个多;而小一点的“5号笔筒”,一天则可以做六七个以上。靠着手艺,夏传国拿着每月38元的工资,住进厂里自建的宿舍,“生活过得很落胃!”

  不过,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在塑料制品的冲击下,厂里的生意就渐渐差了,500多个工人渐渐降到100来个。1991年,夏传国彻底下岗;而厂子,也并没有坚持很久——代代相传了800多年的畸山陶,就此成为绝响!

  而今,当年湖山之巅彻夜冒烟的烟囱,早已被肆意生长的杂草和灌木包围。昔日的繁华,却不仅留在畸山村民的记忆中,更刻在村中那些斑驳的深屋大宅上。

  走在村中,建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传统古建筑比比皆是,数量多达二三十幢。虽然年久失修,但幢幢雕梁画栋,十分精美,依然可见当年的气派与主人的富足。比如,夏鹏达的出生地——建于清代中晚期的秀水堂,是一幢四合院式建筑,两边的厢房多达11间。

  “若非巨富,绝不可能建这么大规模的房子!”站在中庭,杨古城老先生感慨。村中有一处民国时期传统建筑的青石门楣,竟然还是当年沙孟海亲笔书写,十分珍贵。

  只是走在小巷里,夏鹏达的内心总会涌上不少难以名状的遗憾,“畸山陶还能复活吗?”在他看来,畸山村因陶而兴,这门老手艺就是村子的根和魂,“也是所有人的乡愁!”

  前阵子镇里传来要对畸山村进行旧村改造的消息,让他心里生出了几分希望,“不仅要保护好这些老房子,更要把村子的灵魂安放进去。”夏鹏达告诉记者,“复活畸山陶,将其融入古村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这是我们村里人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在专家看来,夏鹏达的愿望,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我市文保专家、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徐炯明曾多次去畸山村考察古建筑保护,并思考畸山陶的“复活”问题。他认为,畸山特色明显、底蕴深厚,且与溪口武岭门相距不远,完全可以将畸山古村的保护开发纳入溪口旅游开发的大盘子里去考虑。更重要的是,畸山陶的一批老匠人还在,尽管如夏传国一样,普遍年岁较大,但他们总体身体还不错,恢复和传承有基础。“眼下,溪口的旅游产品相对还比较单一,畸山古村和畸山陶的加入,可以丰富溪口的旅游产品线。”徐炯明称,畸山陶的传统若能结合时尚的文创,完全有条件打造成溪口新的特色旅游产品,“一定要往小型化、艺术化、生活化方向走。”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沉寂近三十年 曾经赫赫有名的宁波畸山陶能否重现辉煌?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10 10:37:00

(湖山山顶的大烟囱)

  中国宁波网记者 梅子满

  溪口以东约3公里处,两座高不足百米的小山夹着自西向东清澈的剡溪。南岸的叫湖山,北岸的叫畸山,它们被当地人称为溪口的门户“镇山”。

  湖山上面,久无人迹,草木茂盛,难抵山顶。站在山脚,抬头眺望矗立在山巅的那根巨大烟囱,56岁的畸山村村民夏鹏达总会生出一些伤感,“曾经那么辉煌的畸山窑,难道就这样消失了吗?”

  他的身后,一片楼房正在拔地而起——曾经的溪口第二陶器厂,正在成为以“生态小镇”为名的楼盘。

  溪口第二陶器厂,正是畸山窑在解放后的代名词。

(湖山脚,一个楼盘正在建设)

  “二三十年前,这个厂可是浙东地区赫赫有名的大窑厂!”今年84岁的杨古城老先生告诉记者,“旧时,宁波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曾经用过畸山村出产的陶器。”

  这位誉为“文保狂人”的热心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奔走于宁波乡野的文保之途。前童古村、南宋石刻等诸多“国宝”古村、文保单位的发现和保护,都有这位老人的功劳。这几个月,作为这几十年来宁波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见证人,杨古城老先生埋首整理畸山陶的史料,“让它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实在太可惜!”

  据杨古城老先生考证,畸山陶的烧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史料记载,畸山村第一个烧制陶器的先人叫夏孝显,他从江西九江迁居畸山时,也带来了江西的烧陶工艺。”杨古城介绍,从那以后,烧制陶器就渐渐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营生,并逐渐成为浙东有名的陶乡,“畸山陶行销整个浙东不说,还远销到湖州、杭州、台州等地。”

(杨古城老先生与四明内家拳掌门人夏宝峰在畸山村考察畸山陶)

  在杨古城老先生看来,畸山能成为陶乡,并非偶然。“畸山一带的土质很适宜制作陶器。”杨古城老先生实地考察后发现,畸山村地处古剡溪冲积扇平原上,烧制陶器所需要的黄土、紫砂土和高岭土资源十分丰富——在村外的桃林里,夏鹏达用柴刀轻轻在地上刨了几下,下面就露出了富有黏性的黄土。而路边小水沟的两侧,也随处可见混合分布的黄土和高岭土。

(村外的桃林里,烧制陶器所需的黄土和高岭土随处可见)

  除了原材料,交通便利也十分重要。这方面,地处水陆交通要道的畸山村可谓占尽地利之便。“往东可通萧王庙、大埠、县城;往北可上宁绍,南下台温;往西达溪口镇,连接新昌、嵊县,”杨古城介绍,“这就为畸山陶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解放后,畸山村的制陶业更是迎来了长足的发展。1956年,当地政府在畸山村办起了国营的溪口第二陶器厂。除了继续生产传统的缸、甏、瓶等日用陶器外,还利用溪口雪窦山一带的紫砂土,生产花盆、茶具、酒具、假山等紫砂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也行销国外,更受到港澳同胞欢迎。同时,在中科院陶瓷研究所的指导下,还生产石油钻探部门所用的瓷管等高科技产品。

  “高峰的时候,村里有两根大烟囱同时工作呢!”夏鹏达回忆,当时村里家家户户的营生几乎都与陶器有关,“除了种地,村里只有四种人,烧陶的、卖陶的、运陶的、补陶的。”

(80岁的夏传国向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徐炯明介绍畸山陶)

  今年80岁的村民夏传国,就是陶工。18岁那年,夏传国招工进了溪口第二陶器厂,做了3年学徒后,正式成为一名陶工。回忆起厂子生意红火的时候,老人的眼睛都亮了,“多的时候,工人有500来个呢!”老人说,当时他啥都做——被称为“一号笔筒”的大缸,一天可以做3个多;而小一点的“5号笔筒”,一天则可以做六七个以上。靠着手艺,夏传国拿着每月38元的工资,住进厂里自建的宿舍,“生活过得很落胃!”

  不过,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在塑料制品的冲击下,厂里的生意就渐渐差了,500多个工人渐渐降到100来个。1991年,夏传国彻底下岗;而厂子,也并没有坚持很久——代代相传了800多年的畸山陶,就此成为绝响!

  而今,当年湖山之巅彻夜冒烟的烟囱,早已被肆意生长的杂草和灌木包围。昔日的繁华,却不仅留在畸山村民的记忆中,更刻在村中那些斑驳的深屋大宅上。

  走在村中,建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传统古建筑比比皆是,数量多达二三十幢。虽然年久失修,但幢幢雕梁画栋,十分精美,依然可见当年的气派与主人的富足。比如,夏鹏达的出生地——建于清代中晚期的秀水堂,是一幢四合院式建筑,两边的厢房多达11间。

  “若非巨富,绝不可能建这么大规模的房子!”站在中庭,杨古城老先生感慨。村中有一处民国时期传统建筑的青石门楣,竟然还是当年沙孟海亲笔书写,十分珍贵。

  只是走在小巷里,夏鹏达的内心总会涌上不少难以名状的遗憾,“畸山陶还能复活吗?”在他看来,畸山村因陶而兴,这门老手艺就是村子的根和魂,“也是所有人的乡愁!”

  前阵子镇里传来要对畸山村进行旧村改造的消息,让他心里生出了几分希望,“不仅要保护好这些老房子,更要把村子的灵魂安放进去。”夏鹏达告诉记者,“复活畸山陶,将其融入古村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这是我们村里人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在专家看来,夏鹏达的愿望,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我市文保专家、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徐炯明曾多次去畸山村考察古建筑保护,并思考畸山陶的“复活”问题。他认为,畸山特色明显、底蕴深厚,且与溪口武岭门相距不远,完全可以将畸山古村的保护开发纳入溪口旅游开发的大盘子里去考虑。更重要的是,畸山陶的一批老匠人还在,尽管如夏传国一样,普遍年岁较大,但他们总体身体还不错,恢复和传承有基础。“眼下,溪口的旅游产品相对还比较单一,畸山古村和畸山陶的加入,可以丰富溪口的旅游产品线。”徐炯明称,畸山陶的传统若能结合时尚的文创,完全有条件打造成溪口新的特色旅游产品,“一定要往小型化、艺术化、生活化方向走。”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