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首页精彩图片
宁海这位匠人做的“鼓亭”将亮相!金箔用了六七千张…
稿源: 甬上   2020-09-21 15:56:00报料热线:81850000

  秋风起时,宁海前童严家村已然一片丰收景象,稻田旁的一间工作室里,严海斌打量着面前的鼓亭,金箔反射出的金光在双眼间跳跃,让眼睛显得炯炯有神。

  “做了两年多,终于可以交作业啦。”严海斌粲然一笑说道。

  寒来暑往,严海斌在团队师傅的协同下,终于将这件精美华丽的鼓亭制作完毕,作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的朱金漆木雕代表作品参加9月25日至27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0海丝之路(中国·宁波)文化和旅游博览会。

  为了制作这件鼓亭,投入成本约50余万元,仅仅金箔就使用了六七千张,能给世人留下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记忆,在严海斌看来也是值得的。

  记者的这组照片,也见证了这件作品的诞生——

  严海斌在修改鼓亭设计图纸,每件鼓亭制作前要先做好设计。(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修改鼓亭设计图纸,每件鼓亭制作前要先做好设计。(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雕刻鼓亭上的小构件。(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拼接木工做好的鼓亭框架。(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雕刻龙身。(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雕刻龙身。(6月18日摄)

  木雕上漆后还需要进一步打磨。(6月18日摄)

  木雕上漆后还需要进一步打磨。(6月18日摄)

  严海斌将雕刻好的构件进行拼装,检测效果。(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进行雕刻。(6月18日摄)

  贴金箔前要先上一遍生漆,“三分雕,七分漆”,上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9月12日摄)

  上生漆时要非常小心,宁愿上的薄,不能上的厚。上完生漆晾上一天后,就可以在上面贴金箔了。(9月12日摄)

  使用的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涂料,接触空气后逐步转为褐色,上漆后在器具表面形成漆膜,其具有耐磨、耐腐、耐酸、耐溶剂、耐热等特性,一公斤价格就要600元。(9月12日摄)

  严海斌在贴金箔。(9月12日摄)

  贴金用的金箔含金量达到98%,这样才能让朱金漆木雕作品长久保持光泽。(9月12日摄)

  贴金箔时会有不少细碎的金粉四处飞扬,严海斌会收集起来,多了就可以打造金饰品。(9月12日摄)

  严海斌在拼装鼓亭。(9月18日摄)

  鼓亭制作进入尾声,严海斌和妻子王春平在给装饰的龙凤点睛。(9月18日摄)

  鼓亭上精美的图案。(9月18日摄)

  鼓亭上的龙首。(9月18日摄)

  制作完工的鼓亭。(9月18日摄)

  以朱金漆木雕工艺制作的鼓亭是前童古镇特色民俗“前童行会”重要的物品,通过抬鼓亭来纪念前童先人童濠的伟绩以及祈祷丰年,距今有着500余年的历史,因此前童被誉为“鼓亭之乡”。在前童“鼓亭馆”里,严海斌参与制作的鼓亭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

  今年43岁严海斌和朱金漆木雕工艺结缘已有20余年,高中毕业那年,严海斌拜师前童知名朱金漆木雕师傅童帝寿,看到师父雕刻的一块浮雕花板无比精美,深深震撼到他心灵深处,立志学精这项技能。

  在宁海西门城楼下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上,严海斌现场进行技艺展示,吸引不少市民观看。

  在浙东地区,朱金漆木雕广泛应用于千工床、万工轿、雕花木船、佛像等民间生活用品上,其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件上漆朱贴金,其雕刻精致,漆工讲究,可谓是“三分雕,七分漆”。一件朱金漆木雕作品要经历二十余道工序,匠人要能吃苦、沉稳坐得住。严海斌选择了这条路,便沉下心来苦练本领。先学绘图,再学木雕,然后是学上漆,最后学贴金箔、罩漆等,一样样工序掌握熟练。三年满师后帮师父又做了一年,严海斌便选择了独闯江湖。

  严海斌在擦拭非遗传承基地的牌匾。

  25年来,严海斌在艺术的高峰上越攀越高,如今已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金漆木雕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这让他也担负了更多技艺传承的责任。严海斌也曾带过几个徒弟,但后来都转了行,这让他有些失落:“年轻人愿意学手艺的越来越少了,更何况朱金漆木雕要学三年,家长一般也不太支持,想招徒弟都难呀!”

  宁波晚报 记者 张培坚 文/摄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海这位匠人做的“鼓亭”将亮相!金箔用了六七千张…

稿源: 甬上 2020-09-21 15:56:00

  秋风起时,宁海前童严家村已然一片丰收景象,稻田旁的一间工作室里,严海斌打量着面前的鼓亭,金箔反射出的金光在双眼间跳跃,让眼睛显得炯炯有神。

  “做了两年多,终于可以交作业啦。”严海斌粲然一笑说道。

  寒来暑往,严海斌在团队师傅的协同下,终于将这件精美华丽的鼓亭制作完毕,作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的朱金漆木雕代表作品参加9月25日至27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0海丝之路(中国·宁波)文化和旅游博览会。

  为了制作这件鼓亭,投入成本约50余万元,仅仅金箔就使用了六七千张,能给世人留下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记忆,在严海斌看来也是值得的。

  记者的这组照片,也见证了这件作品的诞生——

  严海斌在修改鼓亭设计图纸,每件鼓亭制作前要先做好设计。(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修改鼓亭设计图纸,每件鼓亭制作前要先做好设计。(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雕刻鼓亭上的小构件。(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拼接木工做好的鼓亭框架。(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雕刻龙身。(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雕刻龙身。(6月18日摄)

  木雕上漆后还需要进一步打磨。(6月18日摄)

  木雕上漆后还需要进一步打磨。(6月18日摄)

  严海斌将雕刻好的构件进行拼装,检测效果。(6月18日摄)

  严海斌在进行雕刻。(6月18日摄)

  贴金箔前要先上一遍生漆,“三分雕,七分漆”,上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9月12日摄)

  上生漆时要非常小心,宁愿上的薄,不能上的厚。上完生漆晾上一天后,就可以在上面贴金箔了。(9月12日摄)

  使用的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涂料,接触空气后逐步转为褐色,上漆后在器具表面形成漆膜,其具有耐磨、耐腐、耐酸、耐溶剂、耐热等特性,一公斤价格就要600元。(9月12日摄)

  严海斌在贴金箔。(9月12日摄)

  贴金用的金箔含金量达到98%,这样才能让朱金漆木雕作品长久保持光泽。(9月12日摄)

  贴金箔时会有不少细碎的金粉四处飞扬,严海斌会收集起来,多了就可以打造金饰品。(9月12日摄)

  严海斌在拼装鼓亭。(9月18日摄)

  鼓亭制作进入尾声,严海斌和妻子王春平在给装饰的龙凤点睛。(9月18日摄)

  鼓亭上精美的图案。(9月18日摄)

  鼓亭上的龙首。(9月18日摄)

  制作完工的鼓亭。(9月18日摄)

  以朱金漆木雕工艺制作的鼓亭是前童古镇特色民俗“前童行会”重要的物品,通过抬鼓亭来纪念前童先人童濠的伟绩以及祈祷丰年,距今有着500余年的历史,因此前童被誉为“鼓亭之乡”。在前童“鼓亭馆”里,严海斌参与制作的鼓亭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

  今年43岁严海斌和朱金漆木雕工艺结缘已有20余年,高中毕业那年,严海斌拜师前童知名朱金漆木雕师傅童帝寿,看到师父雕刻的一块浮雕花板无比精美,深深震撼到他心灵深处,立志学精这项技能。

  在宁海西门城楼下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上,严海斌现场进行技艺展示,吸引不少市民观看。

  在浙东地区,朱金漆木雕广泛应用于千工床、万工轿、雕花木船、佛像等民间生活用品上,其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件上漆朱贴金,其雕刻精致,漆工讲究,可谓是“三分雕,七分漆”。一件朱金漆木雕作品要经历二十余道工序,匠人要能吃苦、沉稳坐得住。严海斌选择了这条路,便沉下心来苦练本领。先学绘图,再学木雕,然后是学上漆,最后学贴金箔、罩漆等,一样样工序掌握熟练。三年满师后帮师父又做了一年,严海斌便选择了独闯江湖。

  严海斌在擦拭非遗传承基地的牌匾。

  25年来,严海斌在艺术的高峰上越攀越高,如今已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金漆木雕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这让他也担负了更多技艺传承的责任。严海斌也曾带过几个徒弟,但后来都转了行,这让他有些失落:“年轻人愿意学手艺的越来越少了,更何况朱金漆木雕要学三年,家长一般也不太支持,想招徒弟都难呀!”

  宁波晚报 记者 张培坚 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