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载,我为志愿军寻亲
(在朝鲜寻亲的孙传文老俩口)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合
孙嘉怿和南京烈属陈传文的相识,源于2018年的那一次赴朝寻亲。
在寻亲的队伍中,白发苍苍的陈传文两夫妻,相互搀扶,步履蹒跚。好心的孙嘉怿就在一旁留心照看,一路搀扶。
这是这对古稀老人第一次来到朝鲜,为的是寻找自己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父亲陈士成。
老人说,父亲原本是南京土特产公司的一名汽车司机。1951年下半年,因为前线战事吃紧,尤其是后勤运输跟不上,部队面向全国各地招募驾驶员。同时,考虑到战争的残酷性,希望找结过婚、有子女的。
(陈士成烈士的驾驶证和生前照片)
“当时父亲也就28、29岁,思想先进,一听自己符合条件,就主动报名,奔赴战场,留下母亲和我们兄弟姊妹4人。那一年,我也就4岁。”陈传文说着,抹了抹眼角涌出的泪。
后来,陈传文才知道,在敌军的狂轰滥炸之中,父亲当时身处的是怎样危险的环境。
由于前方战争进入白热化,为了抢时间、争效率,同时也为了规避被发现的风险,后勤线的运输工作基本上都在夜间进行。漫漫黑夜中,车辆在枪林弹雨中翻山越岭,只为加快速度,将弹药和物资的补给赶紧送达。
“大概一年之后,前线传来消息,父亲为了引开飞机轰炸,保护战友和基地的安全,跳上自己的运输车开出去做‘目标’,遭到美国军机轰炸壮烈牺牲。”在陈传文保存的资料中,有封来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汽车二团的手写信,向家属表达了悼念之情。
(从志愿军汽车二团寄来的书信)
朝鲜平安南道大同群福山面大阳里——这是书信里写着的地址,但并没有写着具体的陵园墓地。为此,陈传文特意在2018年清明节前夕,赶到朝鲜平安南道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希望能够找到父亲的骸骨所在地。
“老爸,你到底在哪里?”“老爸,你不要躲了,赶紧出来吧!”在一排烈士的墓碑前,老人拄着拐杖,带着哭腔,一次次发问。他记得,母亲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不肯放,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找到父亲,带他回来。
在离开朝鲜前的那个清晨,天还蒙蒙亮。倍感失落的老俩口,来到所住宾馆西面的小山坡,在这个距离父亲可能埋葬地20来公里的地方,点上蜡烛,烧上纸钱,跟父亲说说话。
老人颤颤悠悠地跪下,颤颤悠悠地掏出一家老小的旧照片,然后毕恭毕敬地面向父亲的照片磕头,一下,两下,三下,雪白的银丝在微风中飘动。
“我们享受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这背后,更是无数家庭几十年来找不到亲人的煎熬与心痛。”从那以后,孙嘉怿成了陈传文的“干女儿”,不仅帮着他寻找线索,还会在春节带着家人,捧着饺子,去南京看他。
不久前,通过委托“我为烈士来寻亲”团队中本就做中朝贸易的志愿者赵斌,在其实地拍到附近陵园的照片之中,孙嘉怿发现在平壤新建的顺安烈士陵园有陈士成烈士的名字,只是里头刻着的名字,把“士”写成了“世”。
(证明书和纪念章)
“我相信,那里一定是我的爸爸,有生之年,我一定要亲自到他坟前,告慰他在天之灵。”对于这一点,陈传文固执得甚至有点执拗。
孙嘉怿知道,这是老人的心愿,也是一代人的心结:“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早日帮助老人达成夙愿。”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