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视频及图片皆由宁波公安提供
中国宁波网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王岑 夏怡雯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在全民战疫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借机兴风作浪,手段不断更新迭代。如去年2、3月份时,占发案总量12%的口罩、熔喷布类购物诈骗……今天下午,市反诈中心就发布了2020年度宁波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据,梳理出了10类最高发的诈骗。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认知仍停留在‘我不可能被骗’的市民也能够提高警惕,合力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空间。”民警说,去年他们对相关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数、本地案件侦破数同比分别上升71.9%、58.7%,全年共追缴返还电信诈骗涉案被骗资金1.01亿元。
资料图:警方收缴的各类涉案物品。
据悉,这10类高发诈骗案件是这样的:贷款诈骗,占比22.09%;刷单诈骗,占比15.13%;冒充客服诈骗,占比14.39%;投资诈骗,占比11.22%;购物诈骗,占比10.27%;游戏交易诈骗,占比7.65%;冒充亲友诈骗,占比5.41%;赌博彩票类诈骗,占比3.24%;招嫖诈骗,占比2.39%;交友诈骗,占比1.53%。
资料图:警方从省外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甬。
详细分析如下:
TOP1:贷款诈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前一年相比上升3.41%,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11.62%。其中,21-30岁年龄段(青年)受骗人数最多,占比48.2%;务工人员被骗比例最大,占比71.34%;受骗群体多为男性,占比70.48%。
受骗心理(原因):
受疫情影响,经济压力增大,或个人生活拮据、或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的各类人群纷纷寻求网络贷款。鱼龙混杂的网贷平台,五花八门的诈骗套路,让人防不胜防。且银行申请贷款流程较为繁琐,还需要时间审核,而网络贷款手续简便,方便快捷,更为吸引人。
防范建议:
1、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广告,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2、需要申请贷款时,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并且正规机构都是公开营业场所,有公开联系方式和营业执照等,在进行信用贷款时还需要相关手续,比如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工作证明。
3、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手续费等各类费用。
TOP2:刷单诈骗
此类案件去年发案量同比上升23.92%,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50.17%。
受骗心理(原因):
被骗人群一般具有强烈的经济需求,想要利用空闲时间轻松赚钱。尤其是学生,没有额外的收入,看到所谓高佣金的刷单信息,难免有想要轻松获利,赚取外快的想法。并且许多大学生的微信、QQ群里会有大量的兼职信息发布,缺少警惕性。
防范建议: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反规定的行为,通过网络刷单来赚取零花钱,很可能得不偿失。选择兼职要通过正规网站和途径查找,对求职单位要多方核实,同时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
TOP3:冒充客服类诈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比上升10.79%,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26.72%。这类诈骗又有两条分支:冒充快递小哥诈骗、冒充网贷平台客服。
受骗心理(原因):
骗子利用个别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设套。他们往往急于领取退款或申请补贴,放松了警惕或者是被退款程序绕昏了头,反而扫描对方发来的付款二维码,钱被骗走。
防范建议:
如果有收到网购客服电话或客服短信,一旦提到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及银行卡等,必须谨慎对待。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或拨打其提供的电话号码,更不要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银行卡的相关操作,以防被骗。
资料图:反诈电话96110要记好。
TOP4:投资诈骗(“杀猪盘”变种)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比上升64.26%,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66.55%。
受骗心理(原因):
这类人群不满足银行利率,盲目追求高收益金融产品,但缺乏投资理财相关经验、对资金安全缺乏有效认识,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他们对于“低投入高收益”的投资理财有着侥幸心理,急于获利从而掉进骗子设下的陷阱。
防范建议:
凡是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拉群荐股,以“理财专家”“金牌导师”等字眼诱导投资的或以社交聊天工具添加好友,熟络一段时间后,诱导在虚假博彩网站上进行投注获取回报的一定是诈骗,切勿轻信。
TOP5:购物诈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比上升6.22%,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23.84%。
受骗心理(原因):
人们总是抵不住低价的诱惑,有时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以为捡到了便宜,实则中了骗子的圈套。
防范建议:
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交流系统进行沟通,以便保证购买过程完整记录,遇到问题方便申诉解决,并且可以有效提示和拦截站外钓鱼网站。对于出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通过正规途径直接与你所购买的商家确认沟通。不要随意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也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任何信息。
TOP6:游戏交易诈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比上升9.75%,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10.21%。
受骗心理(原因):
网络游戏玩家以年轻人为主,特别是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经济实力不强,更容易上当受骗。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官方网站价格)的优惠充值活动等,就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防范建议:
不要轻信超低价直播礼物或游戏商品信息。虚拟物品的交易应用游戏官方网站的交易平台,交易前应仔细确认物品的信息和来源的可信度,避免上当受骗。
在此,我们提醒各直播玩家或游戏玩家注意:1、不要随意转发或点击非官方渠道发布的游戏链接,更不要轻易填入个人信息,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2、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要格外慎重,在作出转账或消费决定前应向官方客服人员进行咨询,避免进入骗子的圈套,因小失大;3、对于陌生人发送过来的二维码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扫描并付款。
资料图:宁波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甬。
TOP7:冒充亲友诈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33.15%,总损失金额同比下降63.71%。
受骗心理(原因):
在31-45岁年龄段的受害者中,有较大一部分是学生家长。骗子抓住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通过冒充子女骗取家长培训费来实施诈骗。而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重视子女学业,这才麻痹大意。
而21-30岁与20岁以下年龄段受害者中,有较大一部分则是学生。这类人群,不是在读书就是刚进入社会,往往社会经验少,碰到冒充好友或同学,通过QQ、微信借钱等理由的诈骗,无法立刻分辨,也因胆小,没有第一时间报警。
防范建议:
1、各位家长在收到短信或QQ时,一定要仔细甄别,无论自称是子女,还是校方、班主任等身份,只要涉及到转账汇款和向您询问银行卡信息的,都有可能是诈骗,一定要通过电话核实确认,不要轻易转账汇款和告知对方自己的银行卡信息。
2、在无法确定孩子动向、无法进行判断时,可和学校、班主任以及有可能和学生有联系的人联系核实,以避免被骗。
3、在QQ等网络聊天工具上收到家人或朋友涉及钱财之类的信息时,无论金额大小,汇款前一定要通过电话进行核实或当面与对方确认。
TOP8:赌博彩票类诈骗(“杀猪盘”变种)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5.69%,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12.75%。
受骗心理(原因):
“情感攻势”“高利诱惑”“赌徒心里”。
防范建议:
该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先是发动“情感攻势”,取得信任后会利用不少人想赚快钱的心里,设下层层陷阱,喜好赌博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网络赌博属于违法行为,通过互联网购买彩票的渠道也早已被国家叫停,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网络赌博,害人害己,认清赌博的危害,捂住钱袋管住手,防患于未然。
TOP9:招嫖诈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比上升25.29%,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145.55%。
受骗心理(原因):
受害人群基本为男性,而且21-30岁这个年龄段受骗人数最多。正处年轻时期男性,一旦禁不住诱惑就很容易掉进骗子的陷阱。简单的一套话术,就能让你为脑中幻想着的“美人”一次次付款,直到恍然大悟、惆怅万分。
防范建议:
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需谨慎。在遇到非常热情,联系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立情侣关系的人时需提高警惕,最好先了解对方的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勿轻易相信未见面即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或充值的网友。即使见面后,对于涉及金钱的事情,也需格外谨慎,最大程度上避免上当受骗。
TOP10:交友诈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34.13%,总损失金额同比下降40.56%。
受骗心理(原因):
大龄适婚青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到另一半,于是诉诸网络,在互联网上寻求最佳配偶。天作之合的如意伴侣就在网络那一头,每天嘘寒问暖,就算远隔千里,也能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那位亲爱的,已在背后握紧了“屠刀”。
防范建议:
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需谨慎。在遇到非常热情,联系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立情侣关系的人时需提高警惕,最好先了解对方的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勿轻易相信未见面即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或充值的网友,即使见面后,对于涉及金钱的事情,也需格外谨慎,最大程度上避免上当受骗。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