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人 网络贷款套路多 非法广告需谨慎
2021-06-25 06:4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网络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小额贷款成为不少急需资金的年轻人群的首选方式。但在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贷款广告时,如果不能有效鉴别,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

  近日,正愁缺钱买新车的小周在上网时恰好看到一则小额贷款广告,“超低门槛,只需提供身份证,就能实现轻松贷、秒到账”,这时的小周就像是瞌睡的人遇到了枕头,点击广告提供的链接,下载注册了某款贷款App,并一步步按照提示,登记个人身份和银行卡,并毫不犹豫地转账2000元作为还款能力的资金证明。但在一系列操作完成并显示贷款成功之后,小周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收到贷款,该款App也早已无法使用,这才发现自己是被非法贷款广告骗了。

  那么在网络中如何远离非法贷款广告呢?遇到有以下几点特征的贷款广告一定要多留心:

  一是“不看负债、不查征信、快速放款”。对于征信不佳但急需用钱的人,面对能短时间轻松放款的高额度贷款,非常容易心动。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随意承诺高额的贷款额度,只需身份证等信息却无需提供征信、负债等重要贷款资料就能短时间放款的,很可能存在着套路,一不小心就会被非法贷款广告诈骗而损失钱财。

  二是强调超低利率、模糊年化利率的概念。网上不少非法贷款广告通过展示“超低的利率”吸引了不少金融消费者,但在消费者真正贷到款时才发现被收取的实际年化利率要远高于广告展示利率。这是因为不少违法机构故意只展示日利率、月利率而模糊了年化利率的概念,在消费者辨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极易上当受骗。

  三是广告上只留下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联系方式,却没有机构名称、地址等重要信息。机构真实身份含糊不清,进一步询问时只会含糊其辞,不愿正面回应或自称与银行有合作却无法提供正规资质,这些很有可能是非法放贷机构或违法诈骗分子。

  宁波银保监局提示,广大市民要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不要过度超前消费。在办理贷款时,要擦亮眼睛,辨别网络非法贷款信息,警惕非法网贷陷阱,牢记选择正规机构才能保障财产安全。

  宁波晚报记者徐文燕

  通讯员王莹琦张科郑波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人 网络贷款套路多 非法广告需谨慎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6-25 06:48:00

  网络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小额贷款成为不少急需资金的年轻人群的首选方式。但在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贷款广告时,如果不能有效鉴别,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

  近日,正愁缺钱买新车的小周在上网时恰好看到一则小额贷款广告,“超低门槛,只需提供身份证,就能实现轻松贷、秒到账”,这时的小周就像是瞌睡的人遇到了枕头,点击广告提供的链接,下载注册了某款贷款App,并一步步按照提示,登记个人身份和银行卡,并毫不犹豫地转账2000元作为还款能力的资金证明。但在一系列操作完成并显示贷款成功之后,小周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收到贷款,该款App也早已无法使用,这才发现自己是被非法贷款广告骗了。

  那么在网络中如何远离非法贷款广告呢?遇到有以下几点特征的贷款广告一定要多留心:

  一是“不看负债、不查征信、快速放款”。对于征信不佳但急需用钱的人,面对能短时间轻松放款的高额度贷款,非常容易心动。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随意承诺高额的贷款额度,只需身份证等信息却无需提供征信、负债等重要贷款资料就能短时间放款的,很可能存在着套路,一不小心就会被非法贷款广告诈骗而损失钱财。

  二是强调超低利率、模糊年化利率的概念。网上不少非法贷款广告通过展示“超低的利率”吸引了不少金融消费者,但在消费者真正贷到款时才发现被收取的实际年化利率要远高于广告展示利率。这是因为不少违法机构故意只展示日利率、月利率而模糊了年化利率的概念,在消费者辨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极易上当受骗。

  三是广告上只留下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联系方式,却没有机构名称、地址等重要信息。机构真实身份含糊不清,进一步询问时只会含糊其辞,不愿正面回应或自称与银行有合作却无法提供正规资质,这些很有可能是非法放贷机构或违法诈骗分子。

  宁波银保监局提示,广大市民要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不要过度超前消费。在办理贷款时,要擦亮眼睛,辨别网络非法贷款信息,警惕非法网贷陷阱,牢记选择正规机构才能保障财产安全。

  宁波晚报记者徐文燕

  通讯员王莹琦张科郑波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