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四问宁波中医药发展:如何锻造道地药材 推动标准化生态种植?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7-18 17:37:00

  盛开的贝母花

  中国宁波网记者厉晓杭 陈敏 孙佳丽

  道地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石。宁波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栽培条件得天独厚。海曙章水一带的浙贝母和慈溪的浙麦冬是国内著名“浙八味”道地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空间有限等原因,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未来随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不断升级,道地药材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振兴浙贝母、浙麦冬产业,同时积极开发一批新的高品质药材,既是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更是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题中应有之义。

  抓住时机,重振贝母、麦冬产业迫在眉睫

  古籍《晏子春秋》写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种差异在中药材上就体现为产自不同地方的同一味中药,其品质、功效、产量等的不同。古人通过反复对比和临床实践观察,逐渐选出其中质量和疗效最佳的品种,并以产地地名来命名该药材。

  历史上道地药材多数来源于野生资源,数量有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技术进步加快,人工栽培逐步取代野生药材。目前,我国常用中药材600多种,其中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初步形成了四大怀药、浙八味、川药、关药、秦药等一批产品质量好、美誉度高的道地药材优势产区,而浙贝母和浙麦冬就是“浙八味”中的两种主要中药材。

  章水镇是中国的“浙贝之乡”和“原产地注册标记”保护地,种植浙贝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常年种植面积一万多亩,涉及农户8000多户近2万人,年提供商品贝母1500吨,产值约2亿元。上世纪90年代以前,贝母产量约占全国的八成,形成“一地生产,供应全国”局面,更有“一担贝母一船谷”之说,是养活几代人的致富产业。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浙贝产业遇到三大困境:

  一是受市场萎缩和竞争激烈双向挤压。由于浙贝母尚不属于药食同源,只能用作药材,因此其用途较窄,严重影响其市场空间。加上近年来与浙贝母关联的新药开发较少,导致贝母产业衰退明显,种植面积逐年递减。据统计,目前,宁波浙贝母种植面积约7000亩,年总产值约6000万元,均比高峰期大幅下降。而另一方面,除传统的宁波主产区外,浙江磐安、江苏海门等产区近年产量增加较快,逐渐与宁波形成三足鼎立。

  二是种质资源退化。长年累月的熟地连作种植导致其品质退化的趋势明显,种子和土壤病害加重。整个产区尚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种苗繁育基地。同时,“家家种贝,户户留种”的传统自繁生产方式司空见惯,缺乏专业系统的品种选育,进一步造成浙贝母种质资源退化,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三是组织化程度低。章水、鄞江、龙观等浙贝母产地5亩以上种植大户不足100户,占比仅为2.2%,其余97.8%为散户种植,尚未形成“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或者“行业协会+农业经营主体+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区域内也没有强有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专业的营销队伍支撑,行业发展的整体组织化程度不高,未能形成良好的产销对接体系,因此存在定价机制受制于人,难以形成足够的合力应对市场冲击。

  慈溪的浙麦冬遇到的情况与浙贝母大致相同。麦冬栽培历史悠久,600年前就有种植的记录。2019年6月,“慈溪麦冬”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目前浙麦冬种植规模约5000亩,与高峰时期相比,总体也处于大幅度下降状态。而真正作为药材采收的每年只有1000亩左右,主要用于参麦注射液需求,其他只作为景观用。麦冬产业在市场需求、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方式方面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发展瓶颈。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不断有中药新功效的发现,使许多古老的中药焕发青春。全国目前有约200种药品使用浙贝母原料。随着对浙贝母的功效深入研究,目前发现其不仅在镇咳、祛痰方面有显著疗效,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和消炎等功效,可以在更广泛的药品和保健品开发领域中应用,麦冬的功效开发及应用研究也在进一步加强。

  同时,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专家估计,现在至204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伴随老年化加剧,慢性病、老年病大量出现,而中医药具有“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又有重大疾病治疗的协同作用,更有疾病康复的核心作用。可以在治疗这些病症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采访中,许多中药界人士表示,宁波从古至今,几百年来留下来的只有浙贝母、浙麦冬两种道地药材,一定要紧紧抓住目前大好时机,千方百计把浙贝母、浙麦冬的根留住,确保其道地药材的基本药效,更好地为老百姓医疗健康服务。

  海曙浙贝母种植基地

  重放异彩,亟需多管齐下、同向发力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吹响,这几年“浙贝之乡”相继出现一批热衷于浙贝母产业振兴的年青农创客。邵将炜就是其中之一。“浙贝母从种植到加工,都需要有匠心精神,精心培育,才能成就道地药材。”邵将炜说,为了保持浙贝母道地性,在种植时期全部选用有机肥,加工都采用无硫化工艺,以确保药材质量和品质。目前种植的浙贝母干品亩均产量在220至230千克左右,亩产值约9000元左右。去年,基地完成成品销售340余吨,产值1300多万。

  “锻造浙贝的道地特性,需要从种子开始,坚持质量、科技、品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才、资金、技术多管齐下。”海曙区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朱慧娟介绍说,区政府今年5月出台了扶持浙贝母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安排约3000万元财政资金进行扶持。

  为激励规模化种植,推广绿色发展示范,海曙区对浙贝母原产地保护范围内追溯体系的农业经营主体,相对集中连片种植5亩以上、建成15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购置机械设备和构建质量追溯体系等都给予相应补助。

  在推行标准化生产方面,该区建立健全了现有地方标准体系,完善《浙贝母生产技术规程》和《浙贝母全程标准化操作手册》,做到种植、加工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从而提升其产量和品质。

  在新品研发方面,该区加大浙贝母花等衍生物的开发利用,研发袋泡贝母花茶和贝母红茶等新产品,在传统“贝母—雪菜”“贝母—花生”等套种或轮作模式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在人才引育方面,全力引进一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浙贝母博士工作站,为浙贝母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海曙区镇两级还吸引、培养年轻农创客,为浙贝母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如引进浙江爱品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以章水镇、龙观乡为核心的四明山区高端中药材产业园建设,并将其列入农业“35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旅游、康养于一体的“贝母小镇”。同时,依托宁波市中医药特色街区创建契机,积极争取市级项目资金,全力推进浙贝母全产业链建设。

  钟建良是浙麦冬种植大户,种植面积有200多亩。“过去种植麦冬以人力为主,很辛苦。现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播种、育苗、施肥等都实现智能化管理,还用上了物联网和无人机。”钟建良说,中药材要道地,就必须坚持生态种植,进行标准化管理,这一点尤为关键。他种植的浙麦冬亩产值为4万余元。

  慈溪麦冬

  药材市场价格瞬息万变,慈溪麦冬生长期需3年至4年,受种植成本持续攀升影响,在与四川、湖北等地麦冬竞争中处于劣势,收益持续下降,种植规模日益萎缩,多数转为园林景观用途。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慈溪从政策扶持、产业提质、销路拓展、宣传推广等入手,不遗余力推动浙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村联动,加快乡村振兴。慈溪市崇寿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镇里正在傅家路片区健民村打造一个全新的集选种、育种、种植、参观、销售于一体的浙麦冬特色产业园。该项目投资325万元,占地180亩,计划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种植等,选育出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性状稳定、抗逆性强的品种加以推广种植,示范带动全市麦冬产业提质升级。

  延伸产业链,因地制宜开发高品质药材

  到2018年底,我市林地总面积46.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99%。业内人士认为,宁波可以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高质量发展林下中药材经济。这样既可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又可为农民致富开辟新路。

  近年来,不少对中药有情怀的创业者纷纷在宁海、余姚、北仑等地投资兴办公司,以基地带动、创新驱动、融合促动方式,注重生态种植技术运用,提升药材品质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黄精、铁皮石斛、灵芝等中药材在我市山区较大面积种植,有的还进行了深加工,打造了一批品质高、口碑好、影响大的高品质药材品牌。

  在海拔800米的宁海黄坛镇张辽村回浦黄精种植基地连片深山中,种植着950亩的黄精。“我们要发展无污染、生态种植的林下经济,种出道地药材。”这是浙江回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斌的目标。

  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的眼中是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 “我们要打出品牌、打出市场,如今回浦基地不仅从事黄精种植,也在黄精的加工和研发上狠下功夫。”陈斌介绍,目前回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宁海、丽水都有种植基地,并研发出数款产品,比如黄精片茶、黄精茶饮料、九制黄精。

  今年6月底,在洪塘宁波梨斛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1700多棵老梨树上的铁皮石斛已进入最后的盛花期,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该公司董事长杨波介绍,石斛花是一种药材,可以用来凉拌、酿酒和泡茶,每名采摘工人每天大约能摘30斤的石斛花。 

  在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梨斛缘成了江北区创新发展林下经济的样板,利用石斛林下仿生栽培技术,盘活了林下土地资源,极大地提高了亩均产值,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

  “因地制宜开发高品质药材,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延伸其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这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副院长蔡伟博士认为,高质量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完善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推动种植模式集成创新和生态转型,提高产业的集约化水平。

  蔡伟建议,首先要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农户+基地+企业”等形式,进行规划化、特色化生产种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议价能力。其次延长产业链,推进产销一体化。引导300亩以上规模种植企业提高效益,增强示范带动力;培育、引进、提升药材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加行业竞争力;通过搭建平台,网上销售渠道,提高经营主体营销能力,畅通销售渠道。

  相关报道:

  一问宁波中医药发展:如何推动传统中医与时俱进?

  二问宁波中医药发展:如何构建老百姓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三问宁波中医药发展:如何做大做强中成药和中医药大健康服务业?

四问宁波中医药发展:如何锻造道地药材 推动标准化生态种植?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7-18 17:37:00

  盛开的贝母花

  中国宁波网记者厉晓杭 陈敏 孙佳丽

  道地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石。宁波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栽培条件得天独厚。海曙章水一带的浙贝母和慈溪的浙麦冬是国内著名“浙八味”道地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空间有限等原因,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未来随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不断升级,道地药材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振兴浙贝母、浙麦冬产业,同时积极开发一批新的高品质药材,既是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更是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题中应有之义。

  抓住时机,重振贝母、麦冬产业迫在眉睫

  古籍《晏子春秋》写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种差异在中药材上就体现为产自不同地方的同一味中药,其品质、功效、产量等的不同。古人通过反复对比和临床实践观察,逐渐选出其中质量和疗效最佳的品种,并以产地地名来命名该药材。

  历史上道地药材多数来源于野生资源,数量有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技术进步加快,人工栽培逐步取代野生药材。目前,我国常用中药材600多种,其中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初步形成了四大怀药、浙八味、川药、关药、秦药等一批产品质量好、美誉度高的道地药材优势产区,而浙贝母和浙麦冬就是“浙八味”中的两种主要中药材。

  章水镇是中国的“浙贝之乡”和“原产地注册标记”保护地,种植浙贝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常年种植面积一万多亩,涉及农户8000多户近2万人,年提供商品贝母1500吨,产值约2亿元。上世纪90年代以前,贝母产量约占全国的八成,形成“一地生产,供应全国”局面,更有“一担贝母一船谷”之说,是养活几代人的致富产业。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浙贝产业遇到三大困境:

  一是受市场萎缩和竞争激烈双向挤压。由于浙贝母尚不属于药食同源,只能用作药材,因此其用途较窄,严重影响其市场空间。加上近年来与浙贝母关联的新药开发较少,导致贝母产业衰退明显,种植面积逐年递减。据统计,目前,宁波浙贝母种植面积约7000亩,年总产值约6000万元,均比高峰期大幅下降。而另一方面,除传统的宁波主产区外,浙江磐安、江苏海门等产区近年产量增加较快,逐渐与宁波形成三足鼎立。

  二是种质资源退化。长年累月的熟地连作种植导致其品质退化的趋势明显,种子和土壤病害加重。整个产区尚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种苗繁育基地。同时,“家家种贝,户户留种”的传统自繁生产方式司空见惯,缺乏专业系统的品种选育,进一步造成浙贝母种质资源退化,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三是组织化程度低。章水、鄞江、龙观等浙贝母产地5亩以上种植大户不足100户,占比仅为2.2%,其余97.8%为散户种植,尚未形成“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或者“行业协会+农业经营主体+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区域内也没有强有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专业的营销队伍支撑,行业发展的整体组织化程度不高,未能形成良好的产销对接体系,因此存在定价机制受制于人,难以形成足够的合力应对市场冲击。

  慈溪的浙麦冬遇到的情况与浙贝母大致相同。麦冬栽培历史悠久,600年前就有种植的记录。2019年6月,“慈溪麦冬”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目前浙麦冬种植规模约5000亩,与高峰时期相比,总体也处于大幅度下降状态。而真正作为药材采收的每年只有1000亩左右,主要用于参麦注射液需求,其他只作为景观用。麦冬产业在市场需求、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方式方面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发展瓶颈。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不断有中药新功效的发现,使许多古老的中药焕发青春。全国目前有约200种药品使用浙贝母原料。随着对浙贝母的功效深入研究,目前发现其不仅在镇咳、祛痰方面有显著疗效,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和消炎等功效,可以在更广泛的药品和保健品开发领域中应用,麦冬的功效开发及应用研究也在进一步加强。

  同时,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专家估计,现在至204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伴随老年化加剧,慢性病、老年病大量出现,而中医药具有“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又有重大疾病治疗的协同作用,更有疾病康复的核心作用。可以在治疗这些病症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采访中,许多中药界人士表示,宁波从古至今,几百年来留下来的只有浙贝母、浙麦冬两种道地药材,一定要紧紧抓住目前大好时机,千方百计把浙贝母、浙麦冬的根留住,确保其道地药材的基本药效,更好地为老百姓医疗健康服务。

  海曙浙贝母种植基地

  重放异彩,亟需多管齐下、同向发力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吹响,这几年“浙贝之乡”相继出现一批热衷于浙贝母产业振兴的年青农创客。邵将炜就是其中之一。“浙贝母从种植到加工,都需要有匠心精神,精心培育,才能成就道地药材。”邵将炜说,为了保持浙贝母道地性,在种植时期全部选用有机肥,加工都采用无硫化工艺,以确保药材质量和品质。目前种植的浙贝母干品亩均产量在220至230千克左右,亩产值约9000元左右。去年,基地完成成品销售340余吨,产值1300多万。

  “锻造浙贝的道地特性,需要从种子开始,坚持质量、科技、品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才、资金、技术多管齐下。”海曙区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朱慧娟介绍说,区政府今年5月出台了扶持浙贝母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安排约3000万元财政资金进行扶持。

  为激励规模化种植,推广绿色发展示范,海曙区对浙贝母原产地保护范围内追溯体系的农业经营主体,相对集中连片种植5亩以上、建成15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购置机械设备和构建质量追溯体系等都给予相应补助。

  在推行标准化生产方面,该区建立健全了现有地方标准体系,完善《浙贝母生产技术规程》和《浙贝母全程标准化操作手册》,做到种植、加工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从而提升其产量和品质。

  在新品研发方面,该区加大浙贝母花等衍生物的开发利用,研发袋泡贝母花茶和贝母红茶等新产品,在传统“贝母—雪菜”“贝母—花生”等套种或轮作模式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在人才引育方面,全力引进一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浙贝母博士工作站,为浙贝母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海曙区镇两级还吸引、培养年轻农创客,为浙贝母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如引进浙江爱品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以章水镇、龙观乡为核心的四明山区高端中药材产业园建设,并将其列入农业“35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旅游、康养于一体的“贝母小镇”。同时,依托宁波市中医药特色街区创建契机,积极争取市级项目资金,全力推进浙贝母全产业链建设。

  钟建良是浙麦冬种植大户,种植面积有200多亩。“过去种植麦冬以人力为主,很辛苦。现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播种、育苗、施肥等都实现智能化管理,还用上了物联网和无人机。”钟建良说,中药材要道地,就必须坚持生态种植,进行标准化管理,这一点尤为关键。他种植的浙麦冬亩产值为4万余元。

  慈溪麦冬

  药材市场价格瞬息万变,慈溪麦冬生长期需3年至4年,受种植成本持续攀升影响,在与四川、湖北等地麦冬竞争中处于劣势,收益持续下降,种植规模日益萎缩,多数转为园林景观用途。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慈溪从政策扶持、产业提质、销路拓展、宣传推广等入手,不遗余力推动浙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村联动,加快乡村振兴。慈溪市崇寿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镇里正在傅家路片区健民村打造一个全新的集选种、育种、种植、参观、销售于一体的浙麦冬特色产业园。该项目投资325万元,占地180亩,计划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种植等,选育出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性状稳定、抗逆性强的品种加以推广种植,示范带动全市麦冬产业提质升级。

  延伸产业链,因地制宜开发高品质药材

  到2018年底,我市林地总面积46.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99%。业内人士认为,宁波可以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高质量发展林下中药材经济。这样既可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又可为农民致富开辟新路。

  近年来,不少对中药有情怀的创业者纷纷在宁海、余姚、北仑等地投资兴办公司,以基地带动、创新驱动、融合促动方式,注重生态种植技术运用,提升药材品质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黄精、铁皮石斛、灵芝等中药材在我市山区较大面积种植,有的还进行了深加工,打造了一批品质高、口碑好、影响大的高品质药材品牌。

  在海拔800米的宁海黄坛镇张辽村回浦黄精种植基地连片深山中,种植着950亩的黄精。“我们要发展无污染、生态种植的林下经济,种出道地药材。”这是浙江回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斌的目标。

  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的眼中是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 “我们要打出品牌、打出市场,如今回浦基地不仅从事黄精种植,也在黄精的加工和研发上狠下功夫。”陈斌介绍,目前回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宁海、丽水都有种植基地,并研发出数款产品,比如黄精片茶、黄精茶饮料、九制黄精。

  今年6月底,在洪塘宁波梨斛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1700多棵老梨树上的铁皮石斛已进入最后的盛花期,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该公司董事长杨波介绍,石斛花是一种药材,可以用来凉拌、酿酒和泡茶,每名采摘工人每天大约能摘30斤的石斛花。 

  在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梨斛缘成了江北区创新发展林下经济的样板,利用石斛林下仿生栽培技术,盘活了林下土地资源,极大地提高了亩均产值,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

  “因地制宜开发高品质药材,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延伸其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这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副院长蔡伟博士认为,高质量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完善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推动种植模式集成创新和生态转型,提高产业的集约化水平。

  蔡伟建议,首先要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农户+基地+企业”等形式,进行规划化、特色化生产种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议价能力。其次延长产业链,推进产销一体化。引导300亩以上规模种植企业提高效益,增强示范带动力;培育、引进、提升药材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加行业竞争力;通过搭建平台,网上销售渠道,提高经营主体营销能力,畅通销售渠道。

  相关报道:

  一问宁波中医药发展:如何推动传统中医与时俱进?

  二问宁波中医药发展:如何构建老百姓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三问宁波中医药发展:如何做大做强中成药和中医药大健康服务业?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