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运输……这是一场国宝大迁徙,跨越1500公里。
一批秦军正整装出发,像从家里集体“出游”一样,穿越冰雪,从北方到南国,来到四季常青的浙江安吉。

今天(12月10日),一场名为“秦风越地 安且吉兮——秦始皇和他的鄣郡”特展在浙江安吉正式开展。
这也是秦兵马俑“代表团”20年后再次来到浙江。

记者了解到,承接这次秦始皇帝陵国宝级文物运输的,是国际著名文物保驾护航“大咖”团队:华协国际珍品。
故宫博物院、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到我国每一个省级博物馆的背后,都有这个团队的影子。
和普通快递行业不一样的是,他们打包运输的全是国宝,比如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秦帝陵铜车马、秦俑、长信宫灯……数量难以统计。

这次的秦兵马俑大迁徙,有哪些有趣和隐秘的故事?
今天,记者和团队负责人汤毅嵩、还有他的团队成员谈了谈,独家解密这次国宝千里大迁徙的那些新鲜事。
先见识一下国宝的“快递”打包
享受到婴儿一般的照顾
这是20年后,秦始皇兵马俑再次来浙江。
他们曾经鲜衣怒马掩于帝陵黑暗之中,几十年前,直到“一束光”的照亮,使他们个个栩栩如生,惊艳于世界。
这次前来浙江的秦军“代表团”成员,主要是一架二号铜车马,和四个兵马俑。


铜车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为庞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古代青铜器。这次来的是二号铜车马,总重量1200多公斤,3500多个零部件。
负责这次国宝千里大迁徙的,是华协公司的项目督导刘亚洲。
12月1日早上9:30,办理完严格的防疫入馆手续检查后,他带着五名团队成员进入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文物的包装运输,不同于一般的运输行业,对于人员的数量,不讲究多而在于精。

记者了解到,此次负责国宝运输任务的团队人员,全部具有5年以上的文物操作经验。带队刘亚洲的督导经验,达到8年以上。运输秦兵马俑,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事这一行,快十年了,我们负责秦兵马俑的打包运输服务,不下二三十次了。”他告诉记者,所有的团队人员多次操作过兵马俑及铜车马展品,对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其他展品,大家也了然于胸。
六名专业的文物包装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开始文物的包装操作。每一个兵马俑的打包方式都不同,比如跪姿的兵俑,需要立式打包,站立的兵俑,需要卧式打包。

一座身首分离的兵俑,则需要把兵俑的头,单独打包成箱。华协操作人员拿来进口的无酸纸,把兵马俑的身子一层层细细包裹起来,权当士兵的“内衣”。这些无酸纸在制造时,祛除了酸性物质残留,不会造成污染。再拿来杜邦纸细细裹上,为兵俑穿上马甲,权当“外衣”。这些杜邦纸韧性好,抗拉扯,和真正的布匹一样坚韧。穿上了内外衣,身子下面,还要放上防震材料,这是一种先进的PE板材。

雄赳赳的兵俑,在这过程中被仔细呵护,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挑战难度最大的,是铜车马的打包。在整体运输时,万一有颠簸,真会散架。大家把整架铜车马拆卸化整为零,对密密麻麻的零部件进行打包。

这是一项挑战耐心和细心的大工程,“一架铜车马的拆卸和打包,差不多需要一整天时间。”
到了安吉,这架铜车马还要被重新组装,才能以雄赳赳的完整姿态亮相于世人面前。
文物运输,这可是业界挑战难度最高的快递打包服务。
国宝的运输
要秉承敬畏心,丝毫不敢懈怠
“文物的包装和运输,要考虑到文物的脆弱一面。
它的支撑点在哪儿,有很多技术方面的因素。”华协国际珍品的总经理汤毅嵩告诉记者说。
“大部分文物在出土后,经过修复和拼接,承受震动和撞击的能力比较差。
比如,秦俑的背部并不平坦。平躺下来之后,还要在颈部、腰部、腿部进行填充,让全身每一个部位都受到保护。”

今年70岁的汤毅嵩,从业30多年来,经手了不下百次的国宝打包运输服务。
故宫博物院、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到我国每一个省级博物馆的背后,都有他和华协团队的影子。
除了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样永生不出博物馆的顶级文物,只要是可移动的国宝,都可能有汤毅嵩团队的幕后付出。

除了打包运输文物,汤毅嵩还有一项大难度的业务:博物馆整体搬迁。
他说,为国宝保驾护航的任务,有挑战有艰辛。
2005年,安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镇国之宝后母戊鼎第一次回故乡。重达832.84公斤,这可是中国已知的最重青铜器,它的包装和运输任务,也是由汤毅嵩团队来完成。“这个过程,要秉承敬畏心,丝毫不敢懈怠。”

11月4日一大早,带着打包好的“秦军”,大家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发,赶赴千里之外的浙江安吉县。
为保证运输过程中车辆平稳,工作人员提前对运输路线进行详细规划。甚至车辆行进速度,事先都进行了模拟,每一步都非常严谨,确保万无一失。承运车辆,是华协公司自己的全封闭集装箱体,外观如货车。

但里面可比一般货车高科技多了:除了监控设备,还有恒温恒湿装备。“一般博物馆、文物库房温度较低,比如十几摄氏度,而外界却是30摄氏度。温差大,文物容易‘感冒’破损。这样,恒温恒湿装备就起了大作用。”车厢门闭合后,还有一个专门用于装卸的升降板装置,将门挡起,牢固封闭。
更黑科技的技术是,这个运输车可以根据文物重量不同,用电脑计算后,自动调整并控制车体平衡。

“沿途的复杂路段,会有警方保驾。这一程下来,劳动难度其实不是重要的,我们更侧重于讲究技术技巧。”刘亚洲说。12月5日晚上,历经1500公里的长途奔波后,秦帝陵国宝安然到达目的地浙江安吉。
在这里,他们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特展。
二十多年来,仅仅来过了两次
国宝秦兵马俑来浙江到底有多难?
20年前,秦兵马俑也曾到过我们浙江省博物馆。
20年后,秦兵马俑三十六郡巡展的首发安吉,成就了一场秦国文明与越地文化的跨时空对话,也是秦兵马俑第一次走进县级博物馆。

除了运输上的难题,记者了解到,像兵马俑这样的国宝,外出展览会有诸多政策上的限制。
1982年,境外第一个兵马俑专题展在澳大利亚开幕。
这一年,陕西省开始独立承办境外展出,并成立了“对外文物展览处”。
与此同时,政府对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很多博物馆都申请不上。

2002年到2013年,国家文物局印发了三批次《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共195件(组)一级文物严禁出境展览。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铜车马也在其中。秦俑和陶马虽然允许到境外展出,但也有很多限制。
根据2005年出台的《文物出境展览管理规定》,一级文物展品超过120件(套),或者一级文物展品超过展品总数的20%,还得报国务院审批。

兵马俑更为特殊,它的展出数量不能超过十件,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在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或地区,只能举办一个以秦俑为主题的出国(境)专题展。
据悉,此次特展时间为2021年12月10日至2022年3月10日,共展出秦兵马俑、秦二世两诏权、青铜秦剑、秦陵铜车马(复制品)等各类精品文物26件。
届时,还将有浙江省博物馆“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前来展出,彰显秦文化越文化的双重魅力。


安吉古城考古遗址公园紧急通知
因疫情防控要求,秦兵马俑故鄣郡特展须提前预约,并严格做到亮码、测温、戴口罩,不预约不参观。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