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是“90后”是什么体验?
又有“90后”博导上线了!
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玥
学霸博导经常被学生
误认为是师姐
据华中科技大学官微消息,胡玥今年31岁。走在校园里,胡玥青春活泼的面孔和人们想象中的理工科科研工作者似乎不太一样,她也经常被学生误认为是师姐。
据悉,胡玥从小成绩都很优秀。200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大二时,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平日课程她都选在周一到周四,剩余的三天时间赶到另外一个校区做实验。为了得到几毫克的目标产物,她要查阅大量的文献,不断进行尝试,寻找最优的合成路径。之后将合成的新材料制备成太阳能电池器件,观察电池的性能。
胡玥回忆:“那时候老师和学长们都很支持我们,一直给予鼓励,我收获了开心和快乐,第一次感受到科研的魅力,也是从那时候爱上了科研。”
大四,胡玥前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交换,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公派留学奖学金,直博到爱丁堡大学继续进行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
博士期间,胡玥在多个太阳能电池器件领域的世界知名课题组进行过短期交流。毕业时,胡玥以爱丁堡大学化学院优秀毕业生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弗雷泽·司徒塔特奖。这是该奖项成立以来首次授予亚洲人。
喜欢“追光”
毕业后决定回国
2016年毕业后,看到中国光伏事业的飞速发展,胡玥毅然决然回国,想为国家新能源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当年,她通过博士后国际交流人才引进计划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加入韩宏伟教授团队。
胡玥在追逐“光”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活成一道光。2018年,胡玥晋升为副教授,2019年成为博士生导师。目前,她和韩宏伟教授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已有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
5年来,胡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1篇。她表示,实验室,就是科研人员的元宇宙,做实验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安静的实验室,热闹的化学反应,仿佛是放给一个人的绚烂烟火。
胡玥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也影响着学生。学生杜建康说:“胡老师每次给我们指导论文,她的批阅多的时候有200多个,大到实验数据的分析,小到英语语法、单词撰写她都一一指导。”
记者注意到
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师主页上
她的自我介绍也很“90后”:
在研究方向一栏,她这样写道:正宗化学系本科加博士毕业生,本该专心捣鼓瓶瓶罐罐,因为“拯救世界”的梦想开始研究太阳能电池。爱做五颜六色的染料,喜欢设计长得好看的分子……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