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云 徐振天 汪曼 徐炜伦 (除独立署名)
遵义北倚娄山,南濒乌江,形势险峻,唐初称播州,贞观十六年改名遵义。作为黔北重镇,这里之所以成为人们向往的红色圣地,是因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此召开,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是朱德题写的一首诗。诗歌展现了中央红军结束了长征以来“左”倾错误的阴霾,让革命航船驶向胜利的生动画面。
因此,遵义也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遵义会议召开时使用的长桌
往昔峥嵘
甩掉“拐杖”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86年前,在遵义市老城一幢坐北朝南、临街而立的两层楼房里,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命运,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86年后,羊城晚报记者走进位于遵义市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会址,在文物和史料间,回望了中国共产党甩掉共产国际的“拐杖”、完成“成人礼”的那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途中多险阻 担架之上谋出路
时间的指针回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经过一个多月的转战,中央红军顺利突破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来到广西境内的湘江上游,欲渡湘江,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此时,蒋介石已命令中央军、湘系、粤系、桂系的25个师共40多万重兵赶往湘江两岸,组成第四道封锁线,妄图把红军歼灭。
湘江血战,五个昼夜,战斗之后,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人锐减至3万人。广大红军官兵陷入深深的困惑:下面要往哪里去?
1934年12月11日,渡过湘江的中央红军沿着湘江西岸越城岭、老山界进入湖南通道。12日,中共中央在通道召开了一次军事紧急会议,讨论红军战略进军方向问题。毛泽东提出放弃北上湘西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挺进,寻机开辟新根据地。
通道会议后,中央红军分左、右两路经通道进入贵州黎平县境。1934年12月20日,军委纵队到达乌江边一个叫黄平的橘子园地里。橘园里,因身体不好被抬上担架的张闻天和王稼祥,头挨头地躺在一起。王稼祥问张闻天:“也不知道这次转移,目标中央究竟定在什么地方?”张闻天说:“没有个目标,这个仗这么打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毛泽东同志打仗有办法,比我们都有办法。我们是领导不了了,还是请毛泽东同志出来吧。”
橘园中担架上的谈话,使准备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会议增添了一项重要内容——请毛泽东出来指挥,即要求进行人事上的变动。遵义会议的核心内容就这么定下来了。
遵义城外无追兵 扩大会议辩真理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城,国民党追兵一时没有追上来。在遵义,中共中央领导层终于有了安定的环境可以认真思考、讨论中国革命和红军的未来。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到会的20人中,除了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外,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的主要负责人。考虑到当时最亟待解决的是军事路线问题,会议由早前原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最后决定把一些红军主要军事指挥员扩大进来,因此变成了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博古作“主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张闻天作“反报告”、毛泽东就长征以来的各种争论问题作长篇发言……如此一来,会场上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观点和路线方针。一场严肃而深刻的真理之辩,摆到了桌面上来。
根据杨尚昆晚年回忆,当时博古把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完全推到客观原因上,认为国民党军队多、兵力强、武器好,还有帝国主义帮助。博古的报告让与会人员深感失望。
报告结束后,与会者陆续发言。张闻天首先站出来批评了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因为他的发言基调与博古的主报告正好相反,所以又被称为“反报告”。张闻天作“反报告”的话音刚落,毛泽东便站起来发言。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第五次反“围剿”落得惨败,归根到底是军事策略和指挥的问题,是李德和博古忽视红军运动战的优良传统,脱离红军实际情况所造成的。
毛泽东的论述鞭辟入里,一下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遵义会议的四条决定手稿(资料图)
“无名手稿”忆风云 “转折之会”垂青史
当时,遵义会议是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未留下更多文字材料,所以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有关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个谜。
后来,一份来自莫斯科的会议手稿揭开了一些谜团。这份手稿有8页,共计4600余字,由蓝墨水竖排书写而成,名为《(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夹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文件中。手稿上既无署名,也无日期,更没有上下文连接,因而无法辨认起草作者。直到1982年,陈云确认,这是遵义会议后,他为向中央纵队传达会议情况而写的会议提纲。
正因为有了这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件,遵义会议的一些具体内容得以周知。根据文献,遵义会议作出以下决定:
一、毛泽东同志选为政治常委;
二、指定洛甫(张闻天)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分工;
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是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定的负责者。毛泽东同志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此后,经过一系列调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党在军事上也开始掌握主动权,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使得红军基本摆脱了险境,摆脱了长征以来被人追打的局面,为后来立足陕北开创了新局面。1963年,毛泽东在会见印尼外宾时曾这样意味深长地说:“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vlog打卡红色史迹 | 重走遵义这座红色小城,感受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如今的遵义传承“红色”发展“绿色”,人民生活幸福
喜看今朝
飞架“虹桥”红色遵义几经革新
“要想看遵义的变化,到‘五桥飞渡’看看最直观了。”听说记者想了解遵义的变化,遵义市播州区宣传部干部卢维如是说。随着卢维的指引,记者一行踏上了了解遵义新气象、新面貌的全新旅程。
“五桥飞渡”见证巨变
驱车到达遵义市乌江镇,记者一行登上了“五桥飞渡”观景台。站在观景台远眺,只见当年红军突破乌江战役的乌江河上,2公里范围内,5座桥梁一字排开,分别为:兰海高速乌江特大桥、川黔公路乌江双曲拱大桥、贵遵高等级公路乌江斜拉桥、川黔铁路乌江大桥、渝贵铁路乌江大桥。当地居民说:这五座不同时间修建的桥梁,成为遵义历史之变的生动见证。
走访间,记者深深感受到:“五桥飞渡”不仅成为一道展现遵义交通变迁的靓丽风景线,更成为喻意遵义市社会经济腾飞的发展之桥。
在遵义的青山绿水间,处处都是红色故事。遵义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发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带动作用,促进旅游产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开创了“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的新未来。
记者从遵义市文体旅游局获悉,通过与农业、教育、体育等多领域融合,旅游已成为遵义新的增长极。2016年至2020年10月,遵义市累计接待游客63053.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16.73亿元。当前,遵义已拥有不同级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8个、红色旅游资源单体299个、红色旅游景区16个。今年一季度,遵义市累计游客接待2231.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8.77亿元。
传统工艺变成财富
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有一个面积9.8平方公里的村子——花茂村。2015年6月16日,花茂村沸腾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视察。总书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花茂村深藏的价值。
走过小青瓦、坡屋顶、雕花窗、白粉墙扮靓的村居,记者跟随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体验了一番新农村建设风貌。
彭龙芬说,花茂村原名“荒茅田”,过去村里田园荒芜,现在当地大力发展红色游、田园游后,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荒茅变花茂,寓意花繁叶茂,生活更美好。”据了解,2019年全村贫困发生率全部清零,通过发展养殖产业以及实施蔬菜大棚种植合作社,村民平均月收入达到4000元。
在花茂村,记者见到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村民张胜迪。据介绍,她打造的品牌“花茂人家”,让当地传承千百年的构树皮造纸工艺重新焕发生命力,并由此衍生出一个文创产业,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参与其中。目前,镇、村两级正在帮助“花茂人家”品牌规划建设原料基地、生产区和体验区。
孔霞
对话守护者
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首任馆长孔宪权的孙女孔霞:
前辈不畏困难、履行责任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
羊城晚报:您的爷爷孔宪权是位老红军,他的一生中哪些故事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孔霞:娄山关战斗是遵义会议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爷爷率领突击队攻打娄山关南侧黑神庙的敌人指挥所时,左腿、胯骨中了6发机枪弹,腿上留下12个枪眼。后因重伤,爷爷没有办法跟着部队一起行动,依照指令留在了遵义。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馆长。1952年,爷爷参加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建馆筹备工作。当时建纪念馆既无经验参考,也无样板模仿,想要建好,难度可想而知。且贵州山多路陡、交通不便,收集文物的难度也很大。他到贵州和临省交界处(如扎西、川西等地)收集文物资料,全靠人力一点一点肩挑背驮带回遵义。最后,爷爷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了44个县(市)及川南、滇东北5县的征集采访任务,征集文物1200余件。
羊城晚报:您从爷爷孔宪权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
孔霞:爷爷是我的榜样,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老红军的优秀品质。无论是当年英勇作战中弹受伤,还是下乡收集历史文物,爷爷从不叫苦。纪念馆建成后,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作为首任讲解员总是保持极高的热情,即使旧伤复发引起剧痛他也要坚持。爷爷这种不畏困难、履行责任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们孙辈这一代12个人中,有5人在遵义从事红色文化宣传工作。我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一名义务红色宣讲员,一直积极投身红色文化传播,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遵义会议、了解前辈们艰苦奋斗的故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黄先荣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先荣:
要在实践中了解党史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遵义会议精神对现在的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黄先荣:这是个大题目。我认为现在讲“遵义会议精神”就要讲这几句话,一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是“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三是“独立自主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方针、战略和策略”。这三句话,在现在看来非常重要,体现了共产党的自身优势。我们要相信党中央,要做到“两个维护”。
任何历史都是当下史,遵义会议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前进的路上,看到自己的问题,发现问题,改正错误;然后,锁定目标,勇往前进。
羊城晚报: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和方法,您有哪些体会?
黄先荣:作为一名红色文化研究者,我写了24本关于长征的著作,讲了1000多场讲座。我做红色文化传播基本上是5个字:学、研、走、写、讲。我分6次走完了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每到一个地方,都和当地的知情者探讨学习,并带回很多资料。这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也丰富了我的讲课素材,让课堂内容特别有现场感。其实,党史本身是很生动的,不能光是从书本中看,也要在实践中了解。
年轻记者学党史
遵义城内花正艳 革命精神谱新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初识遵义,是通过毛泽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遵义城不大,但地势险峻。夺取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后,中央政治局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会后,毛泽东作《忆秦娥·娄山关》,道出了他对中国革命在历经生死攸关的转折后,踏上新征程的信心。
如今,走进遵义,站在乌江镇的“五桥飞渡”观景台远眺,昔日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已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忆往日,伟人在炮火硝烟中愤慨激昂地写下“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诗篇。看今朝,汽车高铁在纵横交织的交通线网中跑马似平川。
今昔对比,不由得让人感叹:历史翻页,中华续写新篇。遵义城映山红花开正艳,后人奋勇向前。(徐振天 汪曼)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