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解答群众咨询。 通讯员供图
近日,市民蒋女士到江北区公安分局户证中心为儿子办理出入境证件,却忘了带户口本。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她通过“浙里办-阿拉警察专区”获取了户口簿电子证照,顺利办好了出入境业务,省去了多跑一趟的麻烦。
近年来,宁波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在全国率先探索打造“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改革至今,宁波已基本实现证件(证明)从索要到不要、从多头跑到不用跑、从纸质证照到电子证照的重大突破,并将移动端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场景拓展至服务民生的关键领域,从而使“刷脸”代替了身份证,打开手机就能调取50种电子证件(证明),便民服务从办事窗口延伸到生活各个角落……
截至目前,全市政务服务窗口共出具电子证件(证明)3万余次,群众移动应用端调取电子证件(证明)超1038万次,基本构建起了“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件(证明)办事”服务体系。
数据引领应用场景市域全覆盖
据市公安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民警张俊介绍,“无证件(证明)办事”改革主要是通过对证件(证明)的数字化改造,解决群众和企业日常工作、办事中存在的证件(证明)多、办事难等问题,是落实减证便民、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部门政务服务水平的实践探索,目前改革已列入宁波市数字政府系统的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跑道重点任务。
群众在“浙里办-阿拉警察专区”内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并完成实名认证后,即可在宁波全市范围内享受“无证件”办事带来的便利,无论是政府窗口办事、民警路面核查还是酒店入住、网吧上网,出示电子证照二维码,系统就可扫码自动完成核验登记。
在鄞州区潘火街道华欣刻章店,柜台上放着“阿拉警察”的宣传页,印章店老板张侠梁说,每月总有几个“马大哈”客户忘记带身份证,通过引导他们使用“浙里办-阿拉警察专区”电子证照(证明)卡包后,下次就可以不用带证件直接刻章了。
张俊告诉记者,他们充分整合证件(证明)使用、出具部门能力,重塑数字化规范协同流程,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领域深度应用。在政务服务领域,以“宁波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为依托,协调对接省、市各相关部门数据接口166个,制作电子证明模板127个,实现电子证明共享出具84种、核查出具43种,形成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人工核查为补充、覆盖市、县、乡镇街道政务服务窗口的证明材料网上出具体系。
在公共服务领域,以“浙里办-阿拉警察专区”电子证件(证明)卡包为抓手,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体证件(证明)进行电子化改造,以动态二维码形式呈现在手机端,通过扫码设备,实现线下应用。开发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结婚证、社保卡等30种常用电子证件;上线亲属关系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流动人口登记证明等20种常用电子证明;完成旅馆、网吧、保险、加油站等52类社会化场景、5414个点位的延伸应用。
在市域治理领域,对接民警移动执法终端及公安网业务系统,在路面核查、交通违法处理、出租房屋管理、驾照考试门禁过闸等4类公安场景实现“无证”扫码核验。目前,“阿拉警察”APP电子证件(证明)日均调用量超2.1万次。
民警在指导群众使用电子证件证明。 通讯员供图
立足服务系统功能迭代升级
据张俊介绍,去年以来,市公安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应用导向、效果导向,从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出发,持续推进“宁波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和“浙里办-阿拉警察专区”功能的迭代升级。
在平台功能方面,新增办件、超时的电话语音提醒功能,防止窗口工作人员错过办件或办件超时;针对窗口办件的高频证明,整合市住建局和资规局数据,上线“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结果”(无房证明);根据窗口工作和办事群众需求,上线委托代办功能,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完成网上授权,相关数据自动流转至共享核查平台,实现电子证件(证明)在线调取、委托事项无证办理。
此外,“浙里办-阿拉警察专区”新增养犬证、保安员证、高级职称证书等3种证件。同时,立足疫情期间群众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对接省市两级大数据局,协调获取全国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数据,在“阿拉警察”APP的“电子证明卡包”内上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凭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凭证等2种证明,实现检测结果手机端展示。目前,其他电子证件(证明)正在进行接口调试,开发上线流动人口居住证网上年签功能,实现居住证在专区上进行一年一次签注,避免用户跑辖区派出所,同时减少了派出所工作量。
联调全市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实现“阿拉警察”APP“电子证明卡包”服务能力输出,在自助服务机上形成电子证明申请、出具、打印流程闭环,以终端设备为节点,布设覆盖全市的电子证明社会化应用体系。
群众办事方便了,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又是如何保护的?张俊说,在宁波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和““浙里办-阿拉警察专区”电子证照(证明)卡包两大应用系统中,市公安局为数据加上了照片验证、人脸识别、信息加密、强化监管等4道“防盗锁”,多维度落实防护措施。
宁波晚报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张俊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