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宁波61岁男子一天打两份工 资助贫困家庭累计十多万元
2022-03-01 06:5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周福良今年61岁,家住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周家塔自然村。他低调行善,“偷偷”做了大半辈子好事,累计资助20多户贫困家庭,资助钱物十几万元。直到两三年前,村干部在走访中才从被他资助过的村民口中了解到他的善举。近日,2021年第四季度“宁波好人”榜单发布,他被评为2021年9-10月“宁波好人”(诚实守信好人)。

周福良每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却尽自己所能坚持做好事。他说这份初心源自77年前爷爷许下的承诺。

视频制作 记者 贺艳

一家三代坚守承诺

从“身后事”扩大到“生前事”

这个承诺要追溯到1945年。当年,周福良的奶奶生第三胎难产,周边的乡亲们都赶来帮忙,用竹板把她抬到慈城的医院。虽然最后没能抢救成功,但乡亲们的热心在爷爷周仁夫的心中埋下了感恩的种子。在妻子的白事中,周仁夫许下承诺:之后不管周边哪家乡亲家里有老人过世,周家一定会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个承诺,周仁夫坚守了30年。

后来,周福良的父亲周文才接过这个承诺,同样30多年如一日地坚守。2011年,50岁的周福良正式接过这把“接力棒”,成为了第三代接班人。10多年来,他累计为15户老人办理完了白事。

兑现了和父亲的承诺后,周福良更是决心进一步把这个承诺做好,从关心老人们的“身后事”扩大到“生前事”。他是大隐镇敬老院的“常客”,近20年来,每年立夏节、端午节、中秋节,他都会为老人们送去各类慰问品,老人们亲切地唤他“阿良”。2019年,周家塔一位67岁的老人患肺癌住院,在她生命最后的80多天里,周福良每天到医院看望,陪老人聊天散心,老人和他的家人都非常感谢周福良。大隐镇学士桥村的毛某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遗孀,现已80多岁,逢年过节周福良也会带着钱物前去探望,让毛老太的晚年颇感温暖。

“许多老人到了晚年,怕的不是贫困或疾病,而是孤独。”周福良说,他不仅要把村里老人们的后事办好,还要让老人们在晚年生活中得到陪伴,感到温暖。

周福良说,等儿子50岁了,他会把这个“接力棒”传到儿子手上,将这个承诺一代代传递下去。

一天打两份工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其实,长辈的诚实守信早就在周福良的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看到或听到周围哪户人家有困难,他总会尽自己所能,及时提供帮助。

2005年,邻居毛某因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周福良累计资助他万余元。后来,毛某搬到宁波居住,他依然每年送去慰问金。2011年,周福良被评为农业“双征”示范户,拿了3000元奖金。他把这笔钱全部给村里85岁以上的老人买了慰问品。2013年,村民老章的女儿考上大学,但老章因瘫痪没有收入,无法支付女儿学费,周福良与其他热心村民集体凑学费,资助她读完了大学。还有一次,河姆渡镇有个女孩考上了宁波大学,但因其父做生意失败欠下了不少债,女孩可能要辍学了。周福良听说后马上慷慨解囊,4年来资助了16000元。还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周福良从7岁开始资助,前年女孩考上了余姚中学,第一个报喜电话就打给了周福良。

就在今年1月20日,周福良又给当地一户人家送去了1000元。这户人家在近10年接连遭遇不幸,家里着火,丈夫、儿子出事,媳妇生病……“别人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我核实后确认了情况,马上去银行取了1000元给这户人家送去。”

事实上,周福良的收入并不高。现在,他在当地一家保洁公司做管理工作,每月收入约3000元。为了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他打算利用晚上的时间再去打一份工。其实,他之前一直坚持一天打两份工。

“从小父亲总是告诉我,钱不用太多,够吃够穿就可以了。自己有能力了就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别人,周福良总是慷慨解囊,而对自己是省之又省,10多年来,他的早饭一直是1元钱的白粥。

年幼时也曾受人恩惠

60年后不忘登门答谢

周福良说,自己也曾得到过他人的恩惠。他1周岁时曾经生过一次大病,母亲背着他去河姆渡镇洪桥头附近求医。由于人生地不熟,看完病天色已晚,正当母子两人不知所措时,路边的一户人家不仅好心地招呼他们住下,还慷慨地送给他们数斤白米细糠。回到大隐后,母亲对这家好心人念念不忘。2019年,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周福良,一定要再次登门,当面答谢恩人。周福良牢记母亲的遗愿,多次托人打听,终于在2020年找到了这户人家,传达了这份跨越了近60年的感激之情。

行善多年,周福良的心头还压着一件事。去年端午节下午一点多,倾盆大雨,他下班回家经过大隐镇滨溪南路时,看到一个30多岁的男子出车祸摔倒在路边。他立即脱下身上的雨衣,盖在男子身上,并立即拨打了120、110。当时,男子头部受伤,气息微弱。他护着男子的头部,并不停地鼓励他,不要睡过去。大约一个小时后,120到达现场接走了男子,而此时周福良已全身湿透。第二天,他风湿痛的老毛病发作,走路都不利索了。

“当时没陪他去医院,不知道他抢救是否顺利,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大半年来,周福良一直对这位伤者念念不忘。

宁波晚报记者贺艳 通讯员毛家栋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61岁男子一天打两份工 资助贫困家庭累计十多万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3-01 06:52:00

周福良今年61岁,家住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周家塔自然村。他低调行善,“偷偷”做了大半辈子好事,累计资助20多户贫困家庭,资助钱物十几万元。直到两三年前,村干部在走访中才从被他资助过的村民口中了解到他的善举。近日,2021年第四季度“宁波好人”榜单发布,他被评为2021年9-10月“宁波好人”(诚实守信好人)。

周福良每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却尽自己所能坚持做好事。他说这份初心源自77年前爷爷许下的承诺。

视频制作 记者 贺艳

一家三代坚守承诺

从“身后事”扩大到“生前事”

这个承诺要追溯到1945年。当年,周福良的奶奶生第三胎难产,周边的乡亲们都赶来帮忙,用竹板把她抬到慈城的医院。虽然最后没能抢救成功,但乡亲们的热心在爷爷周仁夫的心中埋下了感恩的种子。在妻子的白事中,周仁夫许下承诺:之后不管周边哪家乡亲家里有老人过世,周家一定会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个承诺,周仁夫坚守了30年。

后来,周福良的父亲周文才接过这个承诺,同样30多年如一日地坚守。2011年,50岁的周福良正式接过这把“接力棒”,成为了第三代接班人。10多年来,他累计为15户老人办理完了白事。

兑现了和父亲的承诺后,周福良更是决心进一步把这个承诺做好,从关心老人们的“身后事”扩大到“生前事”。他是大隐镇敬老院的“常客”,近20年来,每年立夏节、端午节、中秋节,他都会为老人们送去各类慰问品,老人们亲切地唤他“阿良”。2019年,周家塔一位67岁的老人患肺癌住院,在她生命最后的80多天里,周福良每天到医院看望,陪老人聊天散心,老人和他的家人都非常感谢周福良。大隐镇学士桥村的毛某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遗孀,现已80多岁,逢年过节周福良也会带着钱物前去探望,让毛老太的晚年颇感温暖。

“许多老人到了晚年,怕的不是贫困或疾病,而是孤独。”周福良说,他不仅要把村里老人们的后事办好,还要让老人们在晚年生活中得到陪伴,感到温暖。

周福良说,等儿子50岁了,他会把这个“接力棒”传到儿子手上,将这个承诺一代代传递下去。

一天打两份工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其实,长辈的诚实守信早就在周福良的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看到或听到周围哪户人家有困难,他总会尽自己所能,及时提供帮助。

2005年,邻居毛某因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周福良累计资助他万余元。后来,毛某搬到宁波居住,他依然每年送去慰问金。2011年,周福良被评为农业“双征”示范户,拿了3000元奖金。他把这笔钱全部给村里85岁以上的老人买了慰问品。2013年,村民老章的女儿考上大学,但老章因瘫痪没有收入,无法支付女儿学费,周福良与其他热心村民集体凑学费,资助她读完了大学。还有一次,河姆渡镇有个女孩考上了宁波大学,但因其父做生意失败欠下了不少债,女孩可能要辍学了。周福良听说后马上慷慨解囊,4年来资助了16000元。还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周福良从7岁开始资助,前年女孩考上了余姚中学,第一个报喜电话就打给了周福良。

就在今年1月20日,周福良又给当地一户人家送去了1000元。这户人家在近10年接连遭遇不幸,家里着火,丈夫、儿子出事,媳妇生病……“别人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我核实后确认了情况,马上去银行取了1000元给这户人家送去。”

事实上,周福良的收入并不高。现在,他在当地一家保洁公司做管理工作,每月收入约3000元。为了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他打算利用晚上的时间再去打一份工。其实,他之前一直坚持一天打两份工。

“从小父亲总是告诉我,钱不用太多,够吃够穿就可以了。自己有能力了就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别人,周福良总是慷慨解囊,而对自己是省之又省,10多年来,他的早饭一直是1元钱的白粥。

年幼时也曾受人恩惠

60年后不忘登门答谢

周福良说,自己也曾得到过他人的恩惠。他1周岁时曾经生过一次大病,母亲背着他去河姆渡镇洪桥头附近求医。由于人生地不熟,看完病天色已晚,正当母子两人不知所措时,路边的一户人家不仅好心地招呼他们住下,还慷慨地送给他们数斤白米细糠。回到大隐后,母亲对这家好心人念念不忘。2019年,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周福良,一定要再次登门,当面答谢恩人。周福良牢记母亲的遗愿,多次托人打听,终于在2020年找到了这户人家,传达了这份跨越了近60年的感激之情。

行善多年,周福良的心头还压着一件事。去年端午节下午一点多,倾盆大雨,他下班回家经过大隐镇滨溪南路时,看到一个30多岁的男子出车祸摔倒在路边。他立即脱下身上的雨衣,盖在男子身上,并立即拨打了120、110。当时,男子头部受伤,气息微弱。他护着男子的头部,并不停地鼓励他,不要睡过去。大约一个小时后,120到达现场接走了男子,而此时周福良已全身湿透。第二天,他风湿痛的老毛病发作,走路都不利索了。

“当时没陪他去医院,不知道他抢救是否顺利,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大半年来,周福良一直对这位伤者念念不忘。

宁波晚报记者贺艳 通讯员毛家栋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