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打造青年友好城 宁波大有可为
2022-04-10 08:2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2022宁波两会

  【核心提示】

  青年友好城,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人才品牌之一。我市将通过实施一系列专项举措,大力集聚青年精英人才、青年海归人才、青年创业人才、青年高校毕业生人才、青年技能人才等优秀青年人才。如何打造青年友好城,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人物名片】

  赵红庆市人大代表,余姚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虞文进市人大代表,浙江中烟宁波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

  袁哲海市人大代表、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副校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宁波新增高技能人才30万人,新引进大学生67万人,人才流入率居全国城市前列。今年我市将新引进大学生20万人,引育高技能人才5万人。对此,代表委员倍感振奋。“得青年者,得未来!宁波日益成为倍受青年才俊青睐的就业热门城市。”赵红庆说,宁波为打造青年友好城推出了十项措施,这对吸引并留住人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打造“六个之都”、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目标来看,我们需要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宁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基础教育成绩突出,在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宁波将建设10所学术性高中,为高水平高校输送具有一定学术素养的研究型人才。

  赵红庆表示,如何把宁波基础教育培养的人才召回来,让他们学成之后扎根宁波创业,关键是要让宁波的孩子了解宁波,把宁波的历史文化、产业优势、未来发展前景融入他们的心中。在学术性高中建设中,可加强学校与高科技企业、学校与研究机构合作,把企业作为学校的研学基地;在每年的高校录取之后,组织类似人才日活动,培植大学新生的爱乡情结,争当美丽家乡的传播者。

  “年轻人需要城市,城市也需要年轻人。”在虞文进看来,城市为青年群体提供了追逐梦想的机遇。然而,不断加剧的竞争也让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面临焦虑、过劳、孤独等困境。为吸引青年群体加入,不少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青年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战略、政策。宁波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工业制造基地,对人才尤其是制造业人才需求迫切。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角逐上,宁波大有空间,也大有可为。

  虞文进表示,相比于兄弟城市相关政策,宁波引进外来人才力度可适当加大。建议地方政府酌情对大学毕业生直接提供相应额度的安家费,在政策制度、资金扶持、基础设施等方面,为青年就业与创业、安家与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撑。同时,给予青年更多的情感关怀。

  袁哲海建议,进一步优化职教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大技术技能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加快职业学校毕业生从“好就业”转向“就好业”。同时,大力推进长学制人才培养,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既满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又通过五年长周期的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徐欣 黄成峰 蒋攀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打造青年友好城 宁波大有可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4-10 08:28:00

  【核心提示】

  青年友好城,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人才品牌之一。我市将通过实施一系列专项举措,大力集聚青年精英人才、青年海归人才、青年创业人才、青年高校毕业生人才、青年技能人才等优秀青年人才。如何打造青年友好城,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人物名片】

  赵红庆市人大代表,余姚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虞文进市人大代表,浙江中烟宁波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

  袁哲海市人大代表、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副校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宁波新增高技能人才30万人,新引进大学生67万人,人才流入率居全国城市前列。今年我市将新引进大学生20万人,引育高技能人才5万人。对此,代表委员倍感振奋。“得青年者,得未来!宁波日益成为倍受青年才俊青睐的就业热门城市。”赵红庆说,宁波为打造青年友好城推出了十项措施,这对吸引并留住人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打造“六个之都”、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目标来看,我们需要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宁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基础教育成绩突出,在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宁波将建设10所学术性高中,为高水平高校输送具有一定学术素养的研究型人才。

  赵红庆表示,如何把宁波基础教育培养的人才召回来,让他们学成之后扎根宁波创业,关键是要让宁波的孩子了解宁波,把宁波的历史文化、产业优势、未来发展前景融入他们的心中。在学术性高中建设中,可加强学校与高科技企业、学校与研究机构合作,把企业作为学校的研学基地;在每年的高校录取之后,组织类似人才日活动,培植大学新生的爱乡情结,争当美丽家乡的传播者。

  “年轻人需要城市,城市也需要年轻人。”在虞文进看来,城市为青年群体提供了追逐梦想的机遇。然而,不断加剧的竞争也让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面临焦虑、过劳、孤独等困境。为吸引青年群体加入,不少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青年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战略、政策。宁波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工业制造基地,对人才尤其是制造业人才需求迫切。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角逐上,宁波大有空间,也大有可为。

  虞文进表示,相比于兄弟城市相关政策,宁波引进外来人才力度可适当加大。建议地方政府酌情对大学毕业生直接提供相应额度的安家费,在政策制度、资金扶持、基础设施等方面,为青年就业与创业、安家与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撑。同时,给予青年更多的情感关怀。

  袁哲海建议,进一步优化职教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大技术技能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加快职业学校毕业生从“好就业”转向“就好业”。同时,大力推进长学制人才培养,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既满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又通过五年长周期的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徐欣 黄成峰 蒋攀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