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宁波要打造高辨识度文化,奋力增强“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支撑力。
今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文明创建、着力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大提升等积极建言献策,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塑韵、以文兴业,共同助力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
毛坚委员
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
毛坚市政协委员、江北区文旅局文物管理所干部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是时代所需,也是群众所盼。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些年,我市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逐渐成为宣传理论政策的讲台、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10个中心、151个所、2741个站,实现了区(县、市)、乡镇(街道)、行政村全覆盖,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但是,对标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活动特色还不够明显,各地不均衡现象突出,依托新时代文明创建中心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因素也已成为后续发展的瓶颈制约。
我认为,要总结好试点经验,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阵地大门常开、理论宣讲常进、群众实事常办、志愿服务常有、文体活动常新、乡贤能人常驻、文旅产品常在、村民(游客)常到”。
在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突出“智慧化”,以打造基层智慧化便民惠民中心为目标,打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原有发展边界和局限,探索“未来+”应用场景创建,打通与“浙里办”“we志愿”“科普e站”等平台的对接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我建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我市要大力推进基层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广泛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邻里、身边好人等“最美”系列评议评选活动,大力开展乡风家风家训等移风易俗活动,提升基层群众家国情怀、法治意识,涵养文明乡风,培育“最美”风尚,让文明成为宁波最动人的风景。
孙静代表
以微更新点亮城市文明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探索打造文明典范新品牌
孙静市人大代表、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
建设宜居整洁、设施完善、和谐共享的社区、街巷等城市空间,不仅是市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更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题中之义。我市还有较多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及其他城市角落,存在着基础设施旧、环境卫生差等问题,容易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痛点难点。
近年来,宁波各地创新工作思路,通过艺术赋能、空间优化的微改造手段,实施“创意点亮城市角落”行动,涌现了一批城市微更新的案例。通过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的角角落落开展微改造,让卫生死角变成独特景观,实现了人居环境的干净整洁有序、街巷空间的优化美化亮化。在鄞州区,就有“鹂西走廊”“最美上学路”“口袋公园”等成功案例,受到市民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我的调研来看,宁波城市微更新还存在不少短板。以鄞州区为例,改造的面还不够广。全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有74个,目前已实施微更新的只有23个;有背街小巷近千条,完成改造的不到百条。其次,改造的品质也不够高,与上海等先进地区比较,鄞州区微更新、微改造的艺术品位和功能结合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参与的主体也不够多元,群众参与率不高,社会资源调动不充分。
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进程中,要加快主城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的微更新、微改造,逐步将改造项目拓展到菜市场周边、医院周边等,建设一批“清爽菜市路”“暖心就医路”等新项目,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增进群众福祉,打造文明典范的新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发动市民群众,充分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微更新的过程应该让小区居民和社会单位全程参与,大家一起献计献策、出力贡献,扮靓“家门口”的城市角落。让城市微更新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共建家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过程。
陈露娜代表
文明之城,共建共享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没有旁观者
陈露娜市人大代表、奉化区融媒体中心采访部主任播音员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文明创建,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让我这名来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基层代表非常振奋。
如今,宁波的街头巷尾越来越整洁美丽,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市民素养也进一步提升。在我生活和工作的奉化,注册志愿服务团队就有974个,注册志愿者近10万人,“志愿红”服务品牌已成奉化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杂物收进屋里、垃圾分放桶里、公筷用在餐里、车子停进框里、红灯等在线里、烟蒂放进袋里”等为内容的“奉邑十礼”文明行动,日益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文明家庭”成为高含金量的家庭荣誉。点滴细微处见文明,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许多温暖和美好。
去年,宁波在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基础上,踏上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征程。文明典范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具有显著创建带动力、价值引领力、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的文明城市范例。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为了群众,更要依靠群众。文明之城,必是共建共享之城。唯有全民共建、全民参与,文明行为才能自发、持续,文明成果才能普惠、共享。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没有旁观者,需要探索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筑基行动,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打造“文明之窗”,让群众在基本创建单元中发挥主人翁作用,不断激发活力,营造“全域创建、人人文明”的社会氛围,形成全域创建、全城参与、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
吴国兴委员
让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成为网红地
塑造与传播令人过目不忘的城市文化形象
吴国兴市政协委员、宁波市互联网舆情协调指挥中心主任
文化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塑韵、以文兴业,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大提升”。要让文化软实力转化成发展的硬实力,就必须让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看得见”“叫得响”“摸得着”。
宁波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但文化标识还不够多,文化地标还不够亮,城市形象还不够“红”。我从事网络工作,对此感受很深。现在,短视频已成为网络传播的主流形态,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2018年发布的《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显示,宁波综合排名仅居第29位,城市文化形象相关视频总播放量不及网红城市重庆的1/36。之后,宁波奋起直追,连续3年举办短视频大赛,征集了6000多部作品,有些还是爆款作品,但总排名变化有限,影响度还不够广。从城市地位和历史文化底蕴来说,宁波应该是座网红城市,也完全可能成为一座网红城市。
我认为,一方面要对标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目标定位,深挖“中国大运河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等特有元素,围绕“百里三江文化长廊”,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重大文化设施群落,把三江六岸建成一条最亮丽的海丝文化彩带,充分彰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底蕴、气度和风格;另一方面,要聚焦宁波打造“六个之都”,统筹宣传、网信、文旅、教育等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加大与商业社交平台的合作,增加网络宣传投入,充分挖掘港城文化的特质和神韵,精心梳理现有的城市口号、形象标语等传播资源,深入开展城市传播战略,着力塑造精彩纷呈的“城市表情”,讲述和传播令人过目不忘的城市文化形象。
沙日娜代表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构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
沙日娜市人大代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文化是支撑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社区居民文化参与的重要空间基础。每个社区都潜藏着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肌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
我认为,无论是新建设未来社区,还是改造老旧社区,前提都是要深入挖掘社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建公共文化艺术体验空间,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成为彰显宁波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新空间。
如何让文化气息氤氲在城市社区的每个角落?我的建议是,设计公共文化交互空间,加强邻里间互动乐享的视听感受;打造文化艺术微空间,增强治愈性高质量的精神层面体验;探索特殊地域创新空间,打造城市面貌新景观。
内容上,要以丰富多彩的体验参与互动为特色,引入专业的艺术培训实践,内容设计“小而美”,推出融合科技和文化元素的课程,诸如陶艺、雕塑、绘画、舞蹈、机器人编程、3D打印课程等,或开展国学经典、家风家道、太极拳、自然教育等项目。
服务上,要充分考虑社区成员的构成及其不同需求,依托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社区建设运营中的应用,打造现实与数字“孪生”社区,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倪丹丹代表
打造高辨识度文化名片
做强文化创意,建设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
倪丹丹市人大代表,象山影视城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高级导游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做优文艺创作,做强文化创意,积极打造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让我这名来自象山的代表非常振奋。
现在,象山影视城已发展成可拍古装剧、玄幻剧、民国剧和现代剧的多类型多场景多题材影视基地,目前摄影棚数量居全国影视基地第一位;历年来累计接拍《琅琊榜》《芈月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等影视剧1500余部,成为宁波文旅第一品牌。
影视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被称为“时代的镜子”“国家的名片”。在推动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中,象山影视城大有可为。打造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既是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强市、打造高辨识度文化名片的迫切要求。
为此我建议,提升影视文化产业区管理平台规格,设立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作为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大平台,进一步推动象山乃至宁波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能级。同时,做强影视文化创意,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拓展影视服务范围,积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海洋特色的高品质影视基地,让优秀的影视文化更好地滋养人心、引领风尚、促进发展。
张昊徐庭娴黄成峰房晓暾陈光曙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