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间,在浦东新区的一家加工企业内,两根完成初加工的专用弧形梁,装车运往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临港厂区,进行20米立车机精加工。作为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工程最核心设施之一的弧形梁的恢复加工,标志着因疫情影响而按下“暂停键”的中国水下考古重大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正式重启。
在此之前,涉及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工程设施设备加工的企业,在上海市经信委大力支持和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与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协调下,取得复工复产证明,恢复生产。




项目部分设备启动生产、运输
今年3月2日,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启动,这是继“南海一号”之后,时隔15年我国再次对水下古代沉船开展整体打捞和考古工作。长江口二号古船作为中国水下考古重大项目列入《“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此次古船打捞迁移将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依赖我国的高端制造能力,此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和完整性。

长江口二号古船模拟图
本轮疫情爆发以来,为尽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对工作进度影响,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整合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等单位专业力量,组成疫情防控期间的项目工作专班,通过线上会议的工作模式,坚持多方同步发力,调整优化后续工作方案,提前谋划打通工作堵点难点。
疫情期间,工作专班重新梳理项目各项工作环节,聚焦古船整体迁移技术方案、装备改造方案、临时考古大棚技术方案以及后续打捞迁移的应急预案,开展重点领域的深化研究。特别是技术方案方面,工作专班通过集体研究讨论,研究制定了预处理方案以及弧形梁系统整体起吊、浅剖扫测施工、定位桩沉桩、端板顶梁装配及运输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技术方案,为正式复工后的加快推进奠定基础。

等比例海试现场图
目前,在各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努力下,作为本年度文化旅游领域最重要项目之一的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正严而有序地逐步恢复,步入正轨。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将牵头上海打捞局等有关单位,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防疫安全的同时,进一步做好船舶、人员、设备、物资动员准备,加快推进弧形梁、端板等设施设备加工改造,启动古船存放和后续建设博物馆的船坞相关检测及疏浚土采样工作,全力把因疫情影响的项目进度“抢回来”。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