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各种生活服务……这是将来宁波现代社区的标配
2022-11-06 06:43:04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社区阅览室。记者刘波摄

  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各种生活服务,走出家门10分钟就能找到健身场所……不久的将来,这将成为宁波城乡现代社区的标配。根据刚刚发布的《宁波市城乡现代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宁波要打造N个“圈”,让现代社区里的居民生活更便利,其中就包括15分钟生活服务圈、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1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市民就近享受文化大餐

  规划

  新(改)建居民住宅区按不少于0.12平方米/套且不小于5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下沉,全面建成城乡一体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引导和支持在甬高校、中小学校和社会力量开展社区教育,推动区(县、市)社区学院和镇乡(街道)成人学校转型,打造“全融”式未来社区教育立体场景。创新社区科普馆流动运营项目试点,加大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城乡社区服务。

  具体而言,到2025年宁波将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点位2000个,打响“15分钟精神富有服务圈”品牌。

  案例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是指城乡居民走出家门,步行约15分钟,即可到达1个必备公共文化场馆和2个以上公益性文化空间,同时,还为群众提供以场地服务为核心、流动服务为补充、数字服务为提升的体系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陈先生住在东部新城,是一名中学老师,喜欢去宁波图书馆看书、备课,有时还能在里面查阅一些文献和材料。

  除了逛图书馆,周末陈先生也会带着家人去文化广场、五一广场走走。他认为,这两年,宁波的科技场馆、博物馆、展览馆举办的一些开放性文化活动很有品质。此外,他也参加过多次的户外露天文化活动。“有时带着家人去公园,就能看到一些很有‘腔调’的文艺演出,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

  其实,在他的印象里,以前很多文化活动都集中在天一广场附近,现在遍布全市各个角落,讲座、沙龙、音乐会、展览等,让市民的选择面非常广。“这些活动不仅多元,而且有层次有深度。”陈先生说。

  2

  “15分钟生活服务圈”让市民生活更便利

  规划

  发展一批高品质品牌连锁门店,培育一批业态创新品牌企业,壮大一批知名社区商业运营主体,到2025年,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农村社区“20分钟生活服务圈”。

  案例

  一早,家住海曙区鼓楼街道中山社区尚书小区的井女士出门买菜。中心菜市场就在她家楼下,3分钟她就走到了菜场里。买完菜,她顺便从菜市场门口拐入三江超市的入口处去修了一块手表。看到旁边的配钥匙摊,她又给自己配了把自行车棚的钥匙。

  修手表和配钥匙的是同一个摊位,醒目地放置了一块“中山社区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的牌子。来这里的都是周边社区的回头客,很多都是因为手表电池没电了。

  修好手表、配好钥匙后,井女士把菜和手表拿回家,准备骑着电瓶车出门去朋友家。没想到电瓶车轮胎没气了。她也不着急,推着出门3分钟,就在尚书街靠近呼童街的地方找到了一家电瓶车修理店。师傅确认是轮胎破了,立即手脚麻利地进行修补。10分钟后,井女士就骑上车走了。

  在尚书小区周边,除了井女士用到的那些生活服务,其他很多服务同样能在15分钟内享受到。比如,步行七八分钟就能到海曙区鼓楼街道卫生服务中心,15分钟能到宁波市第二医院;10分钟路程内有两所幼儿园;5分钟能到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10分钟能到地铁鼓楼站;最近的银行只需要走3分钟……

  “根据居民的需求,我们跟周边的商铺进行了有效的对接。”中山社区党委书记汪红英说,商铺业态从居民需求比较大的衣食住行,到一些日常所需的小修小补。到目前为止,总共有一百多家商户加入便民服务圈。“受益的群众除了中山社区外,也覆盖了整个鼓楼街道辖区。”

  3

  “10分钟健身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出汗”

  规划

  到2025年,宁波的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建设率达到90%以上,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公有化建设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服务量比例达到65%以上。创建省体育现代化区(县、市)5个以上,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农村社区“15分钟健身圈”。

  案例

  春江水暖鸭先知。很多喜欢健身的市民已经感受到了变化:周边的健身设施和场所正在慢慢增多。

  许先生是家住海曙区的一名外贸业务员,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踢足球、打羽毛球。他回忆说,以前他一般一周约一次足球,因为场地不多,要跑到比较远的地方踢球。遇到下雨天,一周一次会变成两周一次,甚至三周一次。

  现在,他家附近已经有四处足球场可以选择:柳锦足球场、羽航足球场、海曙文体中心、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再加上城市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一些高架桥下也被打造成球场,下雨天踢球的问题也解决了。

  更让他欣喜的是,去年年底开始,他发现小区附近又多了几个健身打卡地。白云街道安丰社区玫瑰园有一条2000多米的星光健身步道,晚上有灯带会发光;宁波首座棒垒球场也落户在海曙,离他家不远。

  而家住海曙区月湖街道迎凤社区的朱女士也有同感。“就在今年8月,社区的百姓健身房开张了,在家门口就能‘出出汗’了。”朱女士所说的百姓健身房,是迎凤社区利用原来废弃的公共车棚改建的。在宁波,不少社区已经建成或在建这样的健身房,实现了居民的“10分钟健身圈”。

  4

  健全“一老一少”服务

  在医疗健康方面,规划还要建设一个“15分钟医疗服务圈”: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建设率达到90%以上,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公有化建设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服务量比例达到65%以上。

  此外,规划还针对“一老一少”,提出到2025年,全市每个镇乡(街道)至少建有1个老年人托养照护机构,建成标准化老年食堂200个以上,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2000张以上。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32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5个,每个区(县、市)至少建有1个实体化运行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规划里还有一组数字也挺重要:到2025年,建成省级未来社区240个;5G基站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全市建设数字乡村示范村30个;建成“基本公共服务+便民惠民服务”社区服务综合体100个;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30个左右、改造面积2000万平方米左右;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宁波晚报记者林伟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各种生活服务……这是将来宁波现代社区的标配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1-06 06:43:04

  社区阅览室。记者刘波摄

  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各种生活服务,走出家门10分钟就能找到健身场所……不久的将来,这将成为宁波城乡现代社区的标配。根据刚刚发布的《宁波市城乡现代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宁波要打造N个“圈”,让现代社区里的居民生活更便利,其中就包括15分钟生活服务圈、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1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市民就近享受文化大餐

  规划

  新(改)建居民住宅区按不少于0.12平方米/套且不小于5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下沉,全面建成城乡一体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引导和支持在甬高校、中小学校和社会力量开展社区教育,推动区(县、市)社区学院和镇乡(街道)成人学校转型,打造“全融”式未来社区教育立体场景。创新社区科普馆流动运营项目试点,加大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城乡社区服务。

  具体而言,到2025年宁波将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点位2000个,打响“15分钟精神富有服务圈”品牌。

  案例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是指城乡居民走出家门,步行约15分钟,即可到达1个必备公共文化场馆和2个以上公益性文化空间,同时,还为群众提供以场地服务为核心、流动服务为补充、数字服务为提升的体系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陈先生住在东部新城,是一名中学老师,喜欢去宁波图书馆看书、备课,有时还能在里面查阅一些文献和材料。

  除了逛图书馆,周末陈先生也会带着家人去文化广场、五一广场走走。他认为,这两年,宁波的科技场馆、博物馆、展览馆举办的一些开放性文化活动很有品质。此外,他也参加过多次的户外露天文化活动。“有时带着家人去公园,就能看到一些很有‘腔调’的文艺演出,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

  其实,在他的印象里,以前很多文化活动都集中在天一广场附近,现在遍布全市各个角落,讲座、沙龙、音乐会、展览等,让市民的选择面非常广。“这些活动不仅多元,而且有层次有深度。”陈先生说。

  2

  “15分钟生活服务圈”让市民生活更便利

  规划

  发展一批高品质品牌连锁门店,培育一批业态创新品牌企业,壮大一批知名社区商业运营主体,到2025年,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农村社区“20分钟生活服务圈”。

  案例

  一早,家住海曙区鼓楼街道中山社区尚书小区的井女士出门买菜。中心菜市场就在她家楼下,3分钟她就走到了菜场里。买完菜,她顺便从菜市场门口拐入三江超市的入口处去修了一块手表。看到旁边的配钥匙摊,她又给自己配了把自行车棚的钥匙。

  修手表和配钥匙的是同一个摊位,醒目地放置了一块“中山社区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的牌子。来这里的都是周边社区的回头客,很多都是因为手表电池没电了。

  修好手表、配好钥匙后,井女士把菜和手表拿回家,准备骑着电瓶车出门去朋友家。没想到电瓶车轮胎没气了。她也不着急,推着出门3分钟,就在尚书街靠近呼童街的地方找到了一家电瓶车修理店。师傅确认是轮胎破了,立即手脚麻利地进行修补。10分钟后,井女士就骑上车走了。

  在尚书小区周边,除了井女士用到的那些生活服务,其他很多服务同样能在15分钟内享受到。比如,步行七八分钟就能到海曙区鼓楼街道卫生服务中心,15分钟能到宁波市第二医院;10分钟路程内有两所幼儿园;5分钟能到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10分钟能到地铁鼓楼站;最近的银行只需要走3分钟……

  “根据居民的需求,我们跟周边的商铺进行了有效的对接。”中山社区党委书记汪红英说,商铺业态从居民需求比较大的衣食住行,到一些日常所需的小修小补。到目前为止,总共有一百多家商户加入便民服务圈。“受益的群众除了中山社区外,也覆盖了整个鼓楼街道辖区。”

  3

  “10分钟健身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出汗”

  规划

  到2025年,宁波的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建设率达到90%以上,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公有化建设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服务量比例达到65%以上。创建省体育现代化区(县、市)5个以上,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农村社区“15分钟健身圈”。

  案例

  春江水暖鸭先知。很多喜欢健身的市民已经感受到了变化:周边的健身设施和场所正在慢慢增多。

  许先生是家住海曙区的一名外贸业务员,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踢足球、打羽毛球。他回忆说,以前他一般一周约一次足球,因为场地不多,要跑到比较远的地方踢球。遇到下雨天,一周一次会变成两周一次,甚至三周一次。

  现在,他家附近已经有四处足球场可以选择:柳锦足球场、羽航足球场、海曙文体中心、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再加上城市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一些高架桥下也被打造成球场,下雨天踢球的问题也解决了。

  更让他欣喜的是,去年年底开始,他发现小区附近又多了几个健身打卡地。白云街道安丰社区玫瑰园有一条2000多米的星光健身步道,晚上有灯带会发光;宁波首座棒垒球场也落户在海曙,离他家不远。

  而家住海曙区月湖街道迎凤社区的朱女士也有同感。“就在今年8月,社区的百姓健身房开张了,在家门口就能‘出出汗’了。”朱女士所说的百姓健身房,是迎凤社区利用原来废弃的公共车棚改建的。在宁波,不少社区已经建成或在建这样的健身房,实现了居民的“10分钟健身圈”。

  4

  健全“一老一少”服务

  在医疗健康方面,规划还要建设一个“15分钟医疗服务圈”: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建设率达到90%以上,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公有化建设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服务量比例达到65%以上。

  此外,规划还针对“一老一少”,提出到2025年,全市每个镇乡(街道)至少建有1个老年人托养照护机构,建成标准化老年食堂200个以上,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2000张以上。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32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5个,每个区(县、市)至少建有1个实体化运行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规划里还有一组数字也挺重要:到2025年,建成省级未来社区240个;5G基站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全市建设数字乡村示范村30个;建成“基本公共服务+便民惠民服务”社区服务综合体100个;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30个左右、改造面积2000万平方米左右;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宁波晚报记者林伟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