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今年宁波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热词 快来了解一下
2023-01-06 16:13:00 稿源: 甬上  

每年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热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引起各方热议。那么今年有哪些新词、热词?您都读懂了吗?一起来了解↓↓

重大项目“1244”统筹推进机制

为推动重大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加快投资放量、早日建成投用,而建立的统筹推进机制。

“1”指按照“储备谋划、识别识类、决策决定、项目审批、招标建设”推进流程,构建“一条链”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

第一个“4”指组建大项目统筹办、大财政金融办、大监管服务办和大建设调度办“四大办”;

第二个“4”指建立每周例会、半月协调、月度会商、双月专题“四级”协调会商运行机制。

产业链共同体

为实现产业链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和安全高效发展,由产业链龙头企业或关键环节主导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横向同类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通过协议(或契约)方式组建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2022 年,我市累计组建市级产业链共同体84个,其中省级产业链共同体44个,数量居全省首位。2023 年,我市力争累计培育产业链共同体牵头单位100家以上,伙伴企业400 家以上。

“产业树”“产业地图”招商图谱

“产业树”是指产业结构的树形表达,是在梳理分析一个产业全链条细分内容、主次环节和集群分布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全景树形结构。

“产业地图”是指一种展示产业经济、空间布局的表现形式,通过地图形式对产业现状、企业资源、创新资源、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进行解读推介。

“一城三地”人才新政30条

“一城三地”是指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

2022 年,市委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的若干意见》,在构建人才谱系等6方面创新实施了30条突破性举措。

2022年我市遴选支持甬江人才工程项目402个,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80人,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4人,均创历史新高。

“灵活保”普惠保险

这是一款由政府引导,财政资金补贴保费,商业保险运作,由灵活就业个人自愿投保的专属保险产品。16-65周岁灵活就业人员可按日投保、按日计费,保费为每人每天0.6元,由财政补助50%。死亡或伤残的最高赔付额为30万元,医疗费用最高赔付额为3万元。

2022年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约12万人,对现行工伤保险、商业保险形成有效补充。

“稳业保”“薪资保”

“稳业保”由财政全额补助每人50元保费,在投保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破产、用工收缩裁员等情形时,由保险公司给予失业职工最高6000元资金补偿。2022年已覆盖约30万名职工。

“薪资保”是由区(县、市)梳理提出本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白名单”,参与合作的银行为名单内企业提供10个月薪资贷款,通过专户按月精准直达职工工资账户,市财政局提供全额贴息。2022年新增信贷规模约150亿元。

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城市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制定出台稳定和扩大就业新政,创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机构助力”就业岗位供给模式,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行动,打造“24小时不打烊”零工服务体系,优化政府主导、商业补充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劳动保障“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闭环处置机制,实施“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系列举措,努力把宁波打造成为最易就业、最有奔头、最具安心的就业高地、创业宝地、兴业福地。

罗城复兴规划设计

自唐以来,宁波府城即为子城、罗城的双城格局,其中,罗城东临奉化江、西至护城河、南至灵桥路、北临姚江,包含6片省级历史街区和1片历史地段,是宁波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厚集中的区域。

该计划是指将罗城重塑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独具魅力的城市之“心”的一项规划设计,通过“以留为主、改建结合”方式,再现子罗双城格局,强化整体风貌管控,加强历史街区整合,构建慢行体系,有效促进城市文化魅力彰显、功能活力提升、人居环境改善。

我市将加快相关规划编制,研究永寿历史街区微更新方案,推进秀水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和天一阁博物院南馆等场馆建设。

强村富民公司模式

通过村集体独资、多村联合投资、村企合作投资等方式,按“产权清晰、收益共享”原则组建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实行市场化运营,通过盘活各方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10 

无废城市

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全域建设“无废城市”要求,推动实施方案和四张清单落地见效,力争在今年获评省四星级“无废城市”,并通过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评估。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今年宁波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热词 快来了解一下

稿源: 甬上 2023-01-06 16:13:00

每年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热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引起各方热议。那么今年有哪些新词、热词?您都读懂了吗?一起来了解↓↓

重大项目“1244”统筹推进机制

为推动重大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加快投资放量、早日建成投用,而建立的统筹推进机制。

“1”指按照“储备谋划、识别识类、决策决定、项目审批、招标建设”推进流程,构建“一条链”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

第一个“4”指组建大项目统筹办、大财政金融办、大监管服务办和大建设调度办“四大办”;

第二个“4”指建立每周例会、半月协调、月度会商、双月专题“四级”协调会商运行机制。

产业链共同体

为实现产业链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和安全高效发展,由产业链龙头企业或关键环节主导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横向同类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通过协议(或契约)方式组建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2022 年,我市累计组建市级产业链共同体84个,其中省级产业链共同体44个,数量居全省首位。2023 年,我市力争累计培育产业链共同体牵头单位100家以上,伙伴企业400 家以上。

“产业树”“产业地图”招商图谱

“产业树”是指产业结构的树形表达,是在梳理分析一个产业全链条细分内容、主次环节和集群分布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全景树形结构。

“产业地图”是指一种展示产业经济、空间布局的表现形式,通过地图形式对产业现状、企业资源、创新资源、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进行解读推介。

“一城三地”人才新政30条

“一城三地”是指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

2022 年,市委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的若干意见》,在构建人才谱系等6方面创新实施了30条突破性举措。

2022年我市遴选支持甬江人才工程项目402个,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80人,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4人,均创历史新高。

“灵活保”普惠保险

这是一款由政府引导,财政资金补贴保费,商业保险运作,由灵活就业个人自愿投保的专属保险产品。16-65周岁灵活就业人员可按日投保、按日计费,保费为每人每天0.6元,由财政补助50%。死亡或伤残的最高赔付额为30万元,医疗费用最高赔付额为3万元。

2022年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约12万人,对现行工伤保险、商业保险形成有效补充。

“稳业保”“薪资保”

“稳业保”由财政全额补助每人50元保费,在投保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破产、用工收缩裁员等情形时,由保险公司给予失业职工最高6000元资金补偿。2022年已覆盖约30万名职工。

“薪资保”是由区(县、市)梳理提出本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白名单”,参与合作的银行为名单内企业提供10个月薪资贷款,通过专户按月精准直达职工工资账户,市财政局提供全额贴息。2022年新增信贷规模约150亿元。

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城市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制定出台稳定和扩大就业新政,创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机构助力”就业岗位供给模式,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行动,打造“24小时不打烊”零工服务体系,优化政府主导、商业补充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劳动保障“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闭环处置机制,实施“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系列举措,努力把宁波打造成为最易就业、最有奔头、最具安心的就业高地、创业宝地、兴业福地。

罗城复兴规划设计

自唐以来,宁波府城即为子城、罗城的双城格局,其中,罗城东临奉化江、西至护城河、南至灵桥路、北临姚江,包含6片省级历史街区和1片历史地段,是宁波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厚集中的区域。

该计划是指将罗城重塑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独具魅力的城市之“心”的一项规划设计,通过“以留为主、改建结合”方式,再现子罗双城格局,强化整体风貌管控,加强历史街区整合,构建慢行体系,有效促进城市文化魅力彰显、功能活力提升、人居环境改善。

我市将加快相关规划编制,研究永寿历史街区微更新方案,推进秀水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和天一阁博物院南馆等场馆建设。

强村富民公司模式

通过村集体独资、多村联合投资、村企合作投资等方式,按“产权清晰、收益共享”原则组建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实行市场化运营,通过盘活各方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10 

无废城市

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全域建设“无废城市”要求,推动实施方案和四张清单落地见效,力争在今年获评省四星级“无废城市”,并通过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评估。

编辑: 崔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