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浙江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磅”行动方案 宁波扮演何种角色?
2023-01-30 20:04:00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汽车产业是现代工业的“明珠”,长期以来被老牌工业城市独享。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更多城市迎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机遇,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日益加剧。

  29日,省发改委网站公布《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 累计建设“未来工厂”20家。

  浙江剑指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引领区,该方案是一份具体的“施工图”。这其中,宁波份量有多少?放眼长三角,宁波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优势在哪里?

  聚焦整车,打造万亿新能源汽车之城

  整车制造,属于大城市的专属“荣耀”。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不少城市开始觊觎这份荣耀。

  让整车成为“特产”,这是宁波的雄心。行动方案指出,支持宁波建设整车制造核心区。去年前11月,宁波全市汽车总产量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11.5万辆,同比增长487%,占到全省的21.5%,全国的1.8%。

  尽管增速显著,但宁波新能源汽车产量不到总产量的两成。而方案的目标则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产量超过60%,宁波发展新能源汽车潜力巨大。

  作为汽车产业后起之秀,变换赛道是机遇也是挑战,宁波正在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力布局,力图弯道超车,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宁波路径在哪里?答案是整车。

  梳理《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深圳、上海、北京、武汉、常州位居全国前五名,南京、苏州、合肥紧随其后。

  合肥是新能源汽车亮眼城市,产业链上已集聚规上企业305家,其中光整车制造企业就有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合肥长安、安凯汽车等6家。更为亮眼的是,去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册企业数量为135家,产业发展热潮持续。

  整车是核心,是提升一座城市产业链的关键所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宁波聚焦整车,迎来“重磅”伙伴。

  去年12月22日,宁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举行新能源汽车整车系列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吉利控股集团将加快宁波产业布局向新能源转型升级,导入多品牌、多品类新能源车型。2021年,宁波制造的整车吉利“极氪”在新能源战场炸起一声惊雷,连续刷新高端国产新能源轿车纪录。

  与“吉利”共融发展,宁波新能源整车制造稳步推进。宁波更应登高望远,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朋友圈”。正如方案所说,引进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领域龙头企业到浙江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

  补上短板,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新能源汽车,涉及动力电池、材料、芯片、人工智能等100多个硬科技产业,足以为一座城市构建起极具扩张力的经济骨架。当前,这条赛道目前正处于风口期,各地闻风起舞,但产业窗口期有限,宁波该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单项冠军之城,这是宁波优势所在。宁波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超5000家。其中,规上企业突破100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逾300家;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上市企业41家。

  但,5000家企业只有20%的企业开始拓展新能源市场,缺乏布局未来的前瞻性。抢占新能源赛道风口,宁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外乎上游的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中游的整车,下游的充电服务等产业组成。这条产业链上,宁波存在不少产业空白。比如,宁波在仿真计算、电力电子软硬件开发、动力系统集成设计等方面人才资源不足;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布局不深;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能级较低。

  江苏常州,同样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目标的长三角城市。动力电池产能、装机量、产业规模全球领先。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位中,有4家龙头企业布局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居全国首位。

  得益于雄厚的产业基础、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比亚迪、理想汽车先后落子,城市与新能源车企巨头、造车新势力深度绑定,形成了“完全体”的产业链,一辆辆新能源整车从常州驶向全球。

  《方案》为宁波提升产业链能级开出“药方”。一方面是布局。《方案》提出推动环杭州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宁波等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导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另一方面是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破题。《方案》制定重点任务,提升动力电池、电子产业、优势零部件等全产业链。

  宁波前湾新区上汽大众汽车制造基地

  在宁波前湾新区,“万亩千亿”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已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跻身全国汽车产业基地第一梯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研发设计、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检验检测、销售运营到人才培养,前湾新区已成为长三角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全、研发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补上短板,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企业也在发力。以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拟投资50亿元,在鄞州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优质服务,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全面保障

  集聚资源,搭建场景,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宁波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宁波将抢抓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结构重塑机遇,以纯电动乘用车为重点,加快引入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形成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品类车型为一体,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动力系统并行发展的全品系车型。

  如何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方案》明确政策保障,在财税、要素、金融、消费、人才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

  政策保障明确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土地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让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大的价值,赢得未来先机。

  目前宁波市已配套一系列政策。比如,每年征集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并组织攻关,对完成产业化的研发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鼓励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之城”的目标,宁波还将打好“制造+服务”“产业+服务”的“组合拳”,聚焦后市场服务完善以及产业生态构建。

  政策之外,宁波正在加大力度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能源企业体验场景,让新能源汽车在宁波更具“体验感”。

  《方案》指出,在宁波等地区率先建设5G-V2X车联网,实施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推进环杭州湾和义甬舟两条“氢走廊”建设,探索开展宁波-义乌新能源重卡示范线建设。

  今年,我国首条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高速”杭甬高速公路复线将建成通车,可实现客货运输网、传感通信网、绿色能源网“三网合一”,结合智慧云控平台新能源汽车驾驶感将大大提升。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浙江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磅”行动方案 宁波扮演何种角色?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3-01-30 20:04:00

  汽车产业是现代工业的“明珠”,长期以来被老牌工业城市独享。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更多城市迎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机遇,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日益加剧。

  29日,省发改委网站公布《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 累计建设“未来工厂”20家。

  浙江剑指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引领区,该方案是一份具体的“施工图”。这其中,宁波份量有多少?放眼长三角,宁波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优势在哪里?

  聚焦整车,打造万亿新能源汽车之城

  整车制造,属于大城市的专属“荣耀”。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不少城市开始觊觎这份荣耀。

  让整车成为“特产”,这是宁波的雄心。行动方案指出,支持宁波建设整车制造核心区。去年前11月,宁波全市汽车总产量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11.5万辆,同比增长487%,占到全省的21.5%,全国的1.8%。

  尽管增速显著,但宁波新能源汽车产量不到总产量的两成。而方案的目标则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产量超过60%,宁波发展新能源汽车潜力巨大。

  作为汽车产业后起之秀,变换赛道是机遇也是挑战,宁波正在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力布局,力图弯道超车,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宁波路径在哪里?答案是整车。

  梳理《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深圳、上海、北京、武汉、常州位居全国前五名,南京、苏州、合肥紧随其后。

  合肥是新能源汽车亮眼城市,产业链上已集聚规上企业305家,其中光整车制造企业就有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合肥长安、安凯汽车等6家。更为亮眼的是,去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册企业数量为135家,产业发展热潮持续。

  整车是核心,是提升一座城市产业链的关键所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宁波聚焦整车,迎来“重磅”伙伴。

  去年12月22日,宁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举行新能源汽车整车系列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吉利控股集团将加快宁波产业布局向新能源转型升级,导入多品牌、多品类新能源车型。2021年,宁波制造的整车吉利“极氪”在新能源战场炸起一声惊雷,连续刷新高端国产新能源轿车纪录。

  与“吉利”共融发展,宁波新能源整车制造稳步推进。宁波更应登高望远,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朋友圈”。正如方案所说,引进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领域龙头企业到浙江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

  补上短板,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新能源汽车,涉及动力电池、材料、芯片、人工智能等100多个硬科技产业,足以为一座城市构建起极具扩张力的经济骨架。当前,这条赛道目前正处于风口期,各地闻风起舞,但产业窗口期有限,宁波该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单项冠军之城,这是宁波优势所在。宁波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超5000家。其中,规上企业突破100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逾300家;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上市企业41家。

  但,5000家企业只有20%的企业开始拓展新能源市场,缺乏布局未来的前瞻性。抢占新能源赛道风口,宁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外乎上游的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中游的整车,下游的充电服务等产业组成。这条产业链上,宁波存在不少产业空白。比如,宁波在仿真计算、电力电子软硬件开发、动力系统集成设计等方面人才资源不足;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布局不深;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能级较低。

  江苏常州,同样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目标的长三角城市。动力电池产能、装机量、产业规模全球领先。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位中,有4家龙头企业布局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居全国首位。

  得益于雄厚的产业基础、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比亚迪、理想汽车先后落子,城市与新能源车企巨头、造车新势力深度绑定,形成了“完全体”的产业链,一辆辆新能源整车从常州驶向全球。

  《方案》为宁波提升产业链能级开出“药方”。一方面是布局。《方案》提出推动环杭州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宁波等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导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另一方面是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破题。《方案》制定重点任务,提升动力电池、电子产业、优势零部件等全产业链。

  宁波前湾新区上汽大众汽车制造基地

  在宁波前湾新区,“万亩千亿”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已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跻身全国汽车产业基地第一梯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研发设计、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检验检测、销售运营到人才培养,前湾新区已成为长三角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全、研发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补上短板,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企业也在发力。以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拟投资50亿元,在鄞州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优质服务,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全面保障

  集聚资源,搭建场景,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宁波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宁波将抢抓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结构重塑机遇,以纯电动乘用车为重点,加快引入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形成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品类车型为一体,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动力系统并行发展的全品系车型。

  如何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方案》明确政策保障,在财税、要素、金融、消费、人才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

  政策保障明确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土地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让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大的价值,赢得未来先机。

  目前宁波市已配套一系列政策。比如,每年征集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并组织攻关,对完成产业化的研发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鼓励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之城”的目标,宁波还将打好“制造+服务”“产业+服务”的“组合拳”,聚焦后市场服务完善以及产业生态构建。

  政策之外,宁波正在加大力度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能源企业体验场景,让新能源汽车在宁波更具“体验感”。

  《方案》指出,在宁波等地区率先建设5G-V2X车联网,实施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推进环杭州湾和义甬舟两条“氢走廊”建设,探索开展宁波-义乌新能源重卡示范线建设。

  今年,我国首条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高速”杭甬高速公路复线将建成通车,可实现客货运输网、传感通信网、绿色能源网“三网合一”,结合智慧云控平台新能源汽车驾驶感将大大提升。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