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小小少年烦恼多 宁波心理诊疗“一号难求”
2023-05-25 13:5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波市心理咨询诊治中心,资料图片。

  中国宁波网记者 沈莉萍

  刘纪猛是宁波市康宁医院副主任医师,情感专科后备学科带头人。

  “最近看心理门诊的学生特别多。尤其是周末。”刘纪猛医生工作已有15年,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最近几年看心理门诊的孩子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每到考期临近或开学前后更为集中,临时加号是常有的事。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科的病人中,青少年大约占三分之一。而该院儿少科的号更为抢手,需要提前较长时间预约才能挂到。至于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师面谈,更是“一号难求”,“一位咨询师,一个半天只能给3到4个来访者进行心理干预,来不及做更多。”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公布的调研结果显示——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有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调研显示,近九成受访班主任认同“自从教以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且呈低龄化”。在受访学生中,近七成小学生表示半年内经常或偶尔遭遇情绪问题,并伴随紧张焦虑(认同率30%)、急躁易怒(认同率25%)、悲伤流泪(认同率25%)等表现。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让孩子远离抑郁,已经成为家长、学校、社会不可回避的话题。

  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因何会抑郁?“青春期的孩子,本身正处于一个情绪多变的年纪,加上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师生等方面的压力,情绪很容易出现波动。”刘医生说。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也指出,学习压力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认同率64.1%),其次是青春期心理素质(认同率44.4%)、挫折应对能力(认同率41.8%)、同学人际关系(认同率26.4%)、家庭内部关系(认同率17.0%)。

康宁医院心理咨询室一角。

  家长不相信孩子病了

  刘医生发现,“不少家长对青少年抑郁症知之甚少,持忽视、不接受的态度,也没有应对解决的能力。”

  刘医生告诉记者,来门诊的孩子,有的是学校老师发现学生不开心、情绪消极,甚至出现自残等,督促学生看心理医生;有的是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家长没辙,只好求助医生开导;还有的孩子表现五花八门:心慌、胸闷、拉肚子、四肢疼痛……已去过其他医院检查,但查来查去找不到器质性病因。

  家长带孩子来门诊时,也往往满腹狐疑。当医生明确诊断为抑郁症后,家长不愿意相信也难以接受。小小年纪哪来抑郁症呢?家长很纳闷,明明呵护有加,孩子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还会抑郁呢?“小孩子就是矫情,想太多。”“等青春期过去就好了”……

  刘医生谈到一种常见现象,“我们给孩子开了药,也和孩子、家长交代了,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些副作用等,一周之后副作用大部分会减少。但回到家,父母不让孩子吃药,或吃了几次后擅自停药。”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家长忽视。未能及时进行疏导和干预,导致问题不断升级和严重。”

康宁医院心理咨询室一角。

  亲子沟通不畅,心事无处诉说

  来看门诊的孩子,往往亲子沟通不顺畅。

  高中女生小李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看刘医生的门诊,但是父母并不知道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让我爸爸妈妈出去。”小李说。

  “孩子不想和我们说,让她和医生说吧。”父母一脸无奈。在咨询中,孩子向刘医生敞开了心扉。原来,她初中寄宿,在寝室里和同学闹别扭,受到了欺负,还被老师批评,她向爸爸妈妈求助,但是爸爸妈妈并不以为然,反而把问题归咎到自家孩子身上,还责怪她:“为什么这个同学只针对你呢?”“你离她远一点。”之后,学校里遇到什么情况,小李再也不愿意向父母说了。这个孩子到了高中,出现了自伤的行为,但家长却一点不知情。

  这样的家庭,刘医生得先和孩子单独谈一次,再和家长谈一次,必要时和孩子、家长再一起谈一次,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双倍的。

  还有的家庭不完整,父母关系不和睦、离异、分居,孩子物质不缺,但情感上却像个“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爱护,性格孤僻内向。“有个病例印象深刻,爸爸是渔民,一出海就是半年,孩子从小由妈妈带大,她产生了恐婚心理。”

  “现在孩子的压力甚于以前。往往家长给予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刘医生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起配合和努力。”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沟通不畅,心中的压力无处宣泄,遇到问题难以冷静应付,最后导致情绪崩溃。相关调查也显示,70%以上的心理危机事件由亲子冲突引起。受社会影响,家长容易盲目攀比施压,方法简单粗暴。

  刘医生建议,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照顾,当发现孩子有异常言行和情绪变化时,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干预和诊治。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小小少年烦恼多 宁波心理诊疗“一号难求”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5-25 13:57:00

宁波市心理咨询诊治中心,资料图片。

  中国宁波网记者 沈莉萍

  刘纪猛是宁波市康宁医院副主任医师,情感专科后备学科带头人。

  “最近看心理门诊的学生特别多。尤其是周末。”刘纪猛医生工作已有15年,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最近几年看心理门诊的孩子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每到考期临近或开学前后更为集中,临时加号是常有的事。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科的病人中,青少年大约占三分之一。而该院儿少科的号更为抢手,需要提前较长时间预约才能挂到。至于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师面谈,更是“一号难求”,“一位咨询师,一个半天只能给3到4个来访者进行心理干预,来不及做更多。”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公布的调研结果显示——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有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调研显示,近九成受访班主任认同“自从教以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且呈低龄化”。在受访学生中,近七成小学生表示半年内经常或偶尔遭遇情绪问题,并伴随紧张焦虑(认同率30%)、急躁易怒(认同率25%)、悲伤流泪(认同率25%)等表现。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让孩子远离抑郁,已经成为家长、学校、社会不可回避的话题。

  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因何会抑郁?“青春期的孩子,本身正处于一个情绪多变的年纪,加上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师生等方面的压力,情绪很容易出现波动。”刘医生说。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也指出,学习压力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认同率64.1%),其次是青春期心理素质(认同率44.4%)、挫折应对能力(认同率41.8%)、同学人际关系(认同率26.4%)、家庭内部关系(认同率17.0%)。

康宁医院心理咨询室一角。

  家长不相信孩子病了

  刘医生发现,“不少家长对青少年抑郁症知之甚少,持忽视、不接受的态度,也没有应对解决的能力。”

  刘医生告诉记者,来门诊的孩子,有的是学校老师发现学生不开心、情绪消极,甚至出现自残等,督促学生看心理医生;有的是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家长没辙,只好求助医生开导;还有的孩子表现五花八门:心慌、胸闷、拉肚子、四肢疼痛……已去过其他医院检查,但查来查去找不到器质性病因。

  家长带孩子来门诊时,也往往满腹狐疑。当医生明确诊断为抑郁症后,家长不愿意相信也难以接受。小小年纪哪来抑郁症呢?家长很纳闷,明明呵护有加,孩子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还会抑郁呢?“小孩子就是矫情,想太多。”“等青春期过去就好了”……

  刘医生谈到一种常见现象,“我们给孩子开了药,也和孩子、家长交代了,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些副作用等,一周之后副作用大部分会减少。但回到家,父母不让孩子吃药,或吃了几次后擅自停药。”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家长忽视。未能及时进行疏导和干预,导致问题不断升级和严重。”

康宁医院心理咨询室一角。

  亲子沟通不畅,心事无处诉说

  来看门诊的孩子,往往亲子沟通不顺畅。

  高中女生小李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看刘医生的门诊,但是父母并不知道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让我爸爸妈妈出去。”小李说。

  “孩子不想和我们说,让她和医生说吧。”父母一脸无奈。在咨询中,孩子向刘医生敞开了心扉。原来,她初中寄宿,在寝室里和同学闹别扭,受到了欺负,还被老师批评,她向爸爸妈妈求助,但是爸爸妈妈并不以为然,反而把问题归咎到自家孩子身上,还责怪她:“为什么这个同学只针对你呢?”“你离她远一点。”之后,学校里遇到什么情况,小李再也不愿意向父母说了。这个孩子到了高中,出现了自伤的行为,但家长却一点不知情。

  这样的家庭,刘医生得先和孩子单独谈一次,再和家长谈一次,必要时和孩子、家长再一起谈一次,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双倍的。

  还有的家庭不完整,父母关系不和睦、离异、分居,孩子物质不缺,但情感上却像个“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爱护,性格孤僻内向。“有个病例印象深刻,爸爸是渔民,一出海就是半年,孩子从小由妈妈带大,她产生了恐婚心理。”

  “现在孩子的压力甚于以前。往往家长给予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刘医生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起配合和努力。”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沟通不畅,心中的压力无处宣泄,遇到问题难以冷静应付,最后导致情绪崩溃。相关调查也显示,70%以上的心理危机事件由亲子冲突引起。受社会影响,家长容易盲目攀比施压,方法简单粗暴。

  刘医生建议,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照顾,当发现孩子有异常言行和情绪变化时,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干预和诊治。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