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2023宁波“最美科技追梦人”揭晓 这10位科技工作者上榜
2023-05-30 09:0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张凯凯 黎莉

  今天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今天拉开帷幕的202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宁波主场活动现场,2023年宁波“最美科技追梦人”揭晓!

  他们分别是:王冠、束学道、吴双峰、吴利、吴爱国、张日红、涂小萍、曹超、董红星、鲍淑娣。

  可以看到,这些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活跃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

  从气象研究到医疗健康,从花木品种培育到混凝土预制桩升级,从智能传感器制造的突破创新到特殊功能薄膜的市场化,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换来了一项项能够深切影响生产生活的科技成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接下来,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风采!

  王冠 可之(宁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金融实验室主任

  王冠专注于认知智能可解释大语言模型的科研,创造性地提出了与人交互式强化学习的三种方法,应用于多个知名大语言模型工作中。自2017年在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创立可之科技以来,他带领团队将认知智能应用于数字经济、工业计算、生物医药、考试、教育等多个行业:用认知智能精准分析并预测企业经营情况,助力数十亿元规模的普惠金融,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提出了有效方案;实现了历史上首次中高考试卷的全学科、全题型、全自动AI批改,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助大量家长、师生解决居家作业和学习难题,并成功应用于职业教育和考试中。

  束学道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

  束学道长期致力于金属精确塑性成形技术研究,建立了零件轧制成形的形性一体化调控理论新体系,其研发的轴类零件无料头轧制成形、形孔一体化无模柔性成形等多项技术突破塑性成形领域瓶颈,实现了零件近净成形自主创新。

  束学道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浙江省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浙江省杰青”、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宁波市甬江学者、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等多项荣誉。

  吴双峰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双峰长期致力于智能制造与精密加工领域的应用研发与推广。他研发了2微米特征零件批量加工工艺技术、大扭矩复杂曲面加工机床,并成功应用于航空和核工业领域;研究了离散流程制造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在纺织行业推广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先后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央企业五四奖章、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

  吴利 宁波市花木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2008年以来,吴利扎根于宁波园林绿化工作,自学了植物学、园林学、生态学等专业知识,在花境苗木培育和精品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等方面颇有造诣,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金奖(2014年、2016年、2017年、2019年)、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银奖(2016年)、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室外造园银奖(2010年)、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2010年)、国家“优秀园林工程”奖(201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科学技术奖”(2020年)等15个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022年被聘为“海曙科技大使”和“宁波市林业乡土专家”,2023年代表宁波园林界致力于中国(合肥)国家园林博览会“宁波园”设计和建设。

  吴爱国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吴爱国长期从事生物医学成像探针材料与技术研究,主持创建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和宁波市重点实验室,与国内30余家著名三甲医院开展医工合作,创建了医工交叉融合的宁波模式。带领团队成员在生物医学成像探针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已经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近5年来,吴爱国先后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牵头制定国家和团体标准2项,出版英文专著3部。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

  张日红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正高级工程师

  张日红长期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制品技术研究工作,2010年作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专家,引进回国加盟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预制桩新产品、预制桩非挤土静钻根植桩基技术及地下工程工业化产品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特别是非挤土静钻根植桩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建设的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放大量泥浆污染环境问题,使用至今累计减少泥浆排放超1000万吨。研发的相关技术促进了我国预制混凝土产品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2021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杰出工程师”。

  涂小萍 宁波市气象台教授级高工、首席预报员

  参加工作30年来,涂小萍始终走在气象业务工作前沿,牢记气象业务的科技型、公益性、基础性特点,扎根于天气预报服务一线,潜心钻研,努力提高天气预报服务能力。入选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宁波市级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大学非线性海洋和大气灾害系统”沿海突发灾害天气预报方向负责人。全程参与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气象保障服务。在强对流、台风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表现突出,精准预报“烟花”、“梅花”等台风降水,为防汛抗台提供了决策参考。荣获浙江省、宁波市、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奖7项,发表技术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

  曹超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曹超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率先在省内开展冷冻消融治疗肺结节肺癌、膈肌起搏肺康复治疗等多项新技术。他多次一线抗疫,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先后担任宁波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宁波方舱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2022年8月作为宁波援藏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率队援藏抗疫,鏖战雪域高原2月余,圆满完成任务。

  曹超扎根于临床,勇攀高峰,相关成果被写进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及全球研究进展,入选全国呼吸病学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榜。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宁波市科学技术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董红星 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红星长期致力于高端显示光学膜材的研究。2012年,显示产业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产业,而产业最重要的光学膜却必须依赖进口,董红星意识到国内光学膜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在光学膜行业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他毅然抓住了这个为民族产业出力的机会,于2012年创立了惠之星。

  创业伊始,董红星给公司定下了“要成为中国最优全球一流”的功能膜企业的愿景。在他的带领下,惠之星产品在多个领域打破了日、韩企业的技术垄断。未来,董红星将继续带领团队创新发展,研发最领先的光学膜产品,致力于服务全球最领先的终端厂商。

  鲍淑娣 宁波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

  鲍淑娣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长期从事信息安全、物联网领域的教育科研工作,在科研育人、科普服务、学院治理等各方面勤勉实干、全面发展。

  在密码学方向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各类教科研项目20余项,在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等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曾获国际会议青年研究者奖、中国科促会科技一等奖。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省级信创人才培养基地等。积极投身科普志愿服务工作,担任宁波市计算机大会程序委主席等,服务IT企业百余家,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2023宁波“最美科技追梦人”揭晓 这10位科技工作者上榜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5-30 09:05:00

  中国宁波网记者张凯凯 黎莉

  今天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今天拉开帷幕的202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宁波主场活动现场,2023年宁波“最美科技追梦人”揭晓!

  他们分别是:王冠、束学道、吴双峰、吴利、吴爱国、张日红、涂小萍、曹超、董红星、鲍淑娣。

  可以看到,这些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活跃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

  从气象研究到医疗健康,从花木品种培育到混凝土预制桩升级,从智能传感器制造的突破创新到特殊功能薄膜的市场化,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换来了一项项能够深切影响生产生活的科技成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接下来,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风采!

  王冠 可之(宁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金融实验室主任

  王冠专注于认知智能可解释大语言模型的科研,创造性地提出了与人交互式强化学习的三种方法,应用于多个知名大语言模型工作中。自2017年在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创立可之科技以来,他带领团队将认知智能应用于数字经济、工业计算、生物医药、考试、教育等多个行业:用认知智能精准分析并预测企业经营情况,助力数十亿元规模的普惠金融,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提出了有效方案;实现了历史上首次中高考试卷的全学科、全题型、全自动AI批改,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助大量家长、师生解决居家作业和学习难题,并成功应用于职业教育和考试中。

  束学道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

  束学道长期致力于金属精确塑性成形技术研究,建立了零件轧制成形的形性一体化调控理论新体系,其研发的轴类零件无料头轧制成形、形孔一体化无模柔性成形等多项技术突破塑性成形领域瓶颈,实现了零件近净成形自主创新。

  束学道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浙江省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浙江省杰青”、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宁波市甬江学者、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等多项荣誉。

  吴双峰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双峰长期致力于智能制造与精密加工领域的应用研发与推广。他研发了2微米特征零件批量加工工艺技术、大扭矩复杂曲面加工机床,并成功应用于航空和核工业领域;研究了离散流程制造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在纺织行业推广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先后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央企业五四奖章、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

  吴利 宁波市花木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2008年以来,吴利扎根于宁波园林绿化工作,自学了植物学、园林学、生态学等专业知识,在花境苗木培育和精品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等方面颇有造诣,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金奖(2014年、2016年、2017年、2019年)、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银奖(2016年)、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室外造园银奖(2010年)、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2010年)、国家“优秀园林工程”奖(201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科学技术奖”(2020年)等15个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022年被聘为“海曙科技大使”和“宁波市林业乡土专家”,2023年代表宁波园林界致力于中国(合肥)国家园林博览会“宁波园”设计和建设。

  吴爱国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吴爱国长期从事生物医学成像探针材料与技术研究,主持创建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和宁波市重点实验室,与国内30余家著名三甲医院开展医工合作,创建了医工交叉融合的宁波模式。带领团队成员在生物医学成像探针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已经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近5年来,吴爱国先后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牵头制定国家和团体标准2项,出版英文专著3部。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

  张日红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正高级工程师

  张日红长期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制品技术研究工作,2010年作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专家,引进回国加盟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预制桩新产品、预制桩非挤土静钻根植桩基技术及地下工程工业化产品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特别是非挤土静钻根植桩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建设的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放大量泥浆污染环境问题,使用至今累计减少泥浆排放超1000万吨。研发的相关技术促进了我国预制混凝土产品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2021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杰出工程师”。

  涂小萍 宁波市气象台教授级高工、首席预报员

  参加工作30年来,涂小萍始终走在气象业务工作前沿,牢记气象业务的科技型、公益性、基础性特点,扎根于天气预报服务一线,潜心钻研,努力提高天气预报服务能力。入选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宁波市级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大学非线性海洋和大气灾害系统”沿海突发灾害天气预报方向负责人。全程参与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气象保障服务。在强对流、台风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表现突出,精准预报“烟花”、“梅花”等台风降水,为防汛抗台提供了决策参考。荣获浙江省、宁波市、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奖7项,发表技术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

  曹超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曹超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率先在省内开展冷冻消融治疗肺结节肺癌、膈肌起搏肺康复治疗等多项新技术。他多次一线抗疫,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先后担任宁波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宁波方舱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2022年8月作为宁波援藏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率队援藏抗疫,鏖战雪域高原2月余,圆满完成任务。

  曹超扎根于临床,勇攀高峰,相关成果被写进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及全球研究进展,入选全国呼吸病学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榜。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宁波市科学技术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董红星 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红星长期致力于高端显示光学膜材的研究。2012年,显示产业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产业,而产业最重要的光学膜却必须依赖进口,董红星意识到国内光学膜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在光学膜行业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他毅然抓住了这个为民族产业出力的机会,于2012年创立了惠之星。

  创业伊始,董红星给公司定下了“要成为中国最优全球一流”的功能膜企业的愿景。在他的带领下,惠之星产品在多个领域打破了日、韩企业的技术垄断。未来,董红星将继续带领团队创新发展,研发最领先的光学膜产品,致力于服务全球最领先的终端厂商。

  鲍淑娣 宁波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

  鲍淑娣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长期从事信息安全、物联网领域的教育科研工作,在科研育人、科普服务、学院治理等各方面勤勉实干、全面发展。

  在密码学方向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各类教科研项目20余项,在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等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曾获国际会议青年研究者奖、中国科促会科技一等奖。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省级信创人才培养基地等。积极投身科普志愿服务工作,担任宁波市计算机大会程序委主席等,服务IT企业百余家,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