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11年免费送邻里端午粽 北仑阿姨昨送出第60001个粽子
2023-06-07 07:04:39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胡阿姨在包粽子。(孙肖 许天长 摄)

  中国人对节日的浪漫,常常会通过不同的食物来表达。

  每到仲夏端午节前夕,北仑柴桥芦北社区的胡安琴家中就会粽叶飘香,她开始忙着包粽子、送粽子,这样忙碌的节奏要持续到端午前一天,而这一干就是11年。

  这不,今年的送粽子行动又开始了,不过昨天比较特别,她送出了自己包的第60001个粽子。

  “十一个年头了,你每年都给我送粽子,难为你每年都记得,阿琴的粽子味道赞足嘞!”今年90岁的王瑞鑫大爷就住在胡安琴家楼上,每到端午节前夕,胡安琴会把今年包的第一份粽子送往王瑞鑫家。而收到她粽子的不仅仅是周围的街坊邻里,还有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孤寡老人和老兵群体。

  “大家都是乡邻,有的人家工作忙没空包粽子,有的人家不会包粽子。他们爱吃我做的粽子,我也很开心。”胡安琴告诉记者,从上周末开始,她已经先后采买了150多公斤糯米、各类包粽子用的辅料。据街坊邻居介绍,胡安琴是个乐天派,待人热情,乐于助人,每年端午节前都会义务给街坊邻居包粽子,每家少则几十只,多则数百只,豆沙、赤豆、蜜枣等各种馅都有。

  胡安琴包粽子很有一手,不但包的样子精美,而且速度也很快。只见她双手将粽子叶卷成漏斗状后,用勺子舀入适量糯米,然后将糯米充满压实,再用细绳打个结,动作麻利优美。一张张翠绿的粽叶在胡阿姨手中翩翩起舞,忽而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忽而又一头尖尖,好似龙角,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陆续诞生。刚包好的粽子,碧绿碧绿的,看着十分诱人。

  胡阿姨包的粽子。(孙肖 许天长 摄)

  除了传统的粽子,胡安琴还会包上几个“抱子粽”“笔架粽”“狗头粽”等。“我包着也就图个稀奇,这都是老底子的手艺了,送给小朋友,他们瞧着喜欢。”胡安琴自豪地展示着她的传统工艺,并表示一天里最多能包600个粽子,每年基本定量是做6000个粽子。

  “包粽子是体力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她从来不声张。”胡安琴的老伴李杰静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妻子轻松点,他现在也开始帮忙给她打下手。胡安琴笑着说:“老公一起帮忙,轻松不少,也让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芦北社区一居民说,邻居们收到的不仅仅是胡阿姨的粽子,更是一份邻里情。

  记者 孙肖 许天长 通讯员 叶晶晶 邬银燕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11年免费送邻里端午粽 北仑阿姨昨送出第60001个粽子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6-07 07:04:39

  胡阿姨在包粽子。(孙肖 许天长 摄)

  中国人对节日的浪漫,常常会通过不同的食物来表达。

  每到仲夏端午节前夕,北仑柴桥芦北社区的胡安琴家中就会粽叶飘香,她开始忙着包粽子、送粽子,这样忙碌的节奏要持续到端午前一天,而这一干就是11年。

  这不,今年的送粽子行动又开始了,不过昨天比较特别,她送出了自己包的第60001个粽子。

  “十一个年头了,你每年都给我送粽子,难为你每年都记得,阿琴的粽子味道赞足嘞!”今年90岁的王瑞鑫大爷就住在胡安琴家楼上,每到端午节前夕,胡安琴会把今年包的第一份粽子送往王瑞鑫家。而收到她粽子的不仅仅是周围的街坊邻里,还有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孤寡老人和老兵群体。

  “大家都是乡邻,有的人家工作忙没空包粽子,有的人家不会包粽子。他们爱吃我做的粽子,我也很开心。”胡安琴告诉记者,从上周末开始,她已经先后采买了150多公斤糯米、各类包粽子用的辅料。据街坊邻居介绍,胡安琴是个乐天派,待人热情,乐于助人,每年端午节前都会义务给街坊邻居包粽子,每家少则几十只,多则数百只,豆沙、赤豆、蜜枣等各种馅都有。

  胡安琴包粽子很有一手,不但包的样子精美,而且速度也很快。只见她双手将粽子叶卷成漏斗状后,用勺子舀入适量糯米,然后将糯米充满压实,再用细绳打个结,动作麻利优美。一张张翠绿的粽叶在胡阿姨手中翩翩起舞,忽而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忽而又一头尖尖,好似龙角,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陆续诞生。刚包好的粽子,碧绿碧绿的,看着十分诱人。

  胡阿姨包的粽子。(孙肖 许天长 摄)

  除了传统的粽子,胡安琴还会包上几个“抱子粽”“笔架粽”“狗头粽”等。“我包着也就图个稀奇,这都是老底子的手艺了,送给小朋友,他们瞧着喜欢。”胡安琴自豪地展示着她的传统工艺,并表示一天里最多能包600个粽子,每年基本定量是做6000个粽子。

  “包粽子是体力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她从来不声张。”胡安琴的老伴李杰静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妻子轻松点,他现在也开始帮忙给她打下手。胡安琴笑着说:“老公一起帮忙,轻松不少,也让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芦北社区一居民说,邻居们收到的不仅仅是胡阿姨的粽子,更是一份邻里情。

  记者 孙肖 许天长 通讯员 叶晶晶 邬银燕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