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通讯员 陈君艳 吴佳礼
三伏天将至,又到一年“冬病夏治”养生时。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中医特色治疗,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使一些宿疾得以更好地治疗。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人群
“冬病夏治”究竟适合哪些人群?记者特别采访了宁波市中医院的中医专家。据介绍,有15种情况最适合“冬病夏治”。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骨科疾病:肩周炎、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痛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关、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筋骨关节类疾病;雷诺综合征、产后风湿、怕风怕凉及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免疫功能紊乱者。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
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等。
儿科疾病:哮喘、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厌食、消化不良等。
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产后怕冷等。
男科疾病:神疲乏力,腰酸背痛,四肢不温,失眠健忘,尿频尿急尿不尽,盆腔疼痛等。
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以血肌酐升高为代表)、复发性尿路感染等。
内分泌科疾病:内分泌失调,糖尿病及并发症、甲减、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肿瘤疾病:各种恶性肿瘤导致免疫力低下;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后白细胞减少;乏力、易疲劳,畏寒肢冷者。
乳腺、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乳房结节、甲状腺结节、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化疗后手足综合征等。
脑病科疾病:中风后遗症,失眠,眩晕,头痛,慢性疲劳综合征,肢体麻木,焦虑,失眠患者!
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如老年畏寒、夜尿频、男科疾病等。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比如,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针灸、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药物穴位贴敷,被习惯称为“三伏帖”,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不过,以下这些问题也需注意。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它问题。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证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而其中的阴液亏虚型咳喘就不能通过“冬病夏治”来进行治疗。
对“三伏贴”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禁忌敷贴。
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贴敷时间:成人一般不超过2小时,儿童一般为0.5-1小时。具体根据个体自身情况调整。
疗程一般3次/年,若时间允许,可加强贴敷1次,连续贴敷3年。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