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多所高校缩招停招学硕 专硕渐成招生主力
2023-08-30 08:24:03 稿源: 科技日报  

  除了延长培养时间,还要对专硕的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过程管理以及过程评价等进行优化,让专硕培养与行业产业真正对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近日,多所学校停招学术型硕士的消息引发了热议。日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宣布,不再招收部分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这些专业涵盖了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多个学科大类。

  近年来,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许多专业都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招生。与此同时,专业型硕士即专硕的招生比例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统计,在2022年末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当中,全国共有474万名考生报名,其中专硕报考人数超过6成。

  供职于北京市昌平区某考研辅导机构的常东(化名)结合自己对历年考生的观察表示,学硕和专硕的“此消彼长”不仅是政策要求的结果,考生的实际需求也成为推高专硕招生比例的重要因素。

  “相当大比例的考生想要攻读硕士学位,其动机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即通过获得硕士学位来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非从事学术研究。对他们来说,学制更短、教学内容更偏向实际应用、应试难度更低的专硕相比学硕是更理想的选择。”常东表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专硕扩招体现了社会需求。各个专业领域急需高级人才,而理论研究已经无须用“人海战术”来堆砌。在研究生扩招的过程中,这一需求就体现为学硕缩招,专硕“做大”。

  多方面入手提升培养质量

  虽然专硕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在专硕的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社会上经常会出现对专硕和学硕不同的评价和预期,就像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之间,公众依然更推崇普通教育一样。这个问题还需要各方努力一同解决。”储朝晖说。

  常东表示,目前各高校各专业对专硕的培养仍未形成规范和共识。例如有些导师“把专硕当学硕培养”,另一个极端是“不关心专硕”。而考生对学硕和专硕的认知也无法统一。

  “有些学生想要读博从事学术研究,但是又担心自己考不上学硕,就问我能不能考专硕,影不影响读博。更常见的问题是,专硕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会不会不如学硕。”常东说,这些问题每年都会被多次问起,但都无法给出确定的回答。

  储朝晖指出,部分高校师资力量的配置或教学模式的转型或还未能跟得上研究生扩招的力度,这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主要集中在工科专业。“尤其是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近年专硕比例的提升十分显著。”常东告诉记者。

  “虽然我们常把理科与工科并称为理工科,但是实际上两者有很大区别。物理、化学、理论数学等高度理论化的学科并无直接对应的专硕专业,这些专业的学术导向十分明显。而机械、化工、统计等应用型专业有学硕与专硕之分,出现困惑的考生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常东说。

  储朝晖表示,除了延长培养时间,未来还要对专硕的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过程管理以及过程评价等进行优化,让专硕培养与行业产业真正对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多所高校缩招停招学硕 专硕渐成招生主力

稿源: 科技日报 2023-08-30 08:24:03

  除了延长培养时间,还要对专硕的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过程管理以及过程评价等进行优化,让专硕培养与行业产业真正对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近日,多所学校停招学术型硕士的消息引发了热议。日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宣布,不再招收部分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这些专业涵盖了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多个学科大类。

  近年来,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许多专业都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招生。与此同时,专业型硕士即专硕的招生比例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统计,在2022年末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当中,全国共有474万名考生报名,其中专硕报考人数超过6成。

  供职于北京市昌平区某考研辅导机构的常东(化名)结合自己对历年考生的观察表示,学硕和专硕的“此消彼长”不仅是政策要求的结果,考生的实际需求也成为推高专硕招生比例的重要因素。

  “相当大比例的考生想要攻读硕士学位,其动机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即通过获得硕士学位来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非从事学术研究。对他们来说,学制更短、教学内容更偏向实际应用、应试难度更低的专硕相比学硕是更理想的选择。”常东表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专硕扩招体现了社会需求。各个专业领域急需高级人才,而理论研究已经无须用“人海战术”来堆砌。在研究生扩招的过程中,这一需求就体现为学硕缩招,专硕“做大”。

  多方面入手提升培养质量

  虽然专硕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在专硕的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社会上经常会出现对专硕和学硕不同的评价和预期,就像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之间,公众依然更推崇普通教育一样。这个问题还需要各方努力一同解决。”储朝晖说。

  常东表示,目前各高校各专业对专硕的培养仍未形成规范和共识。例如有些导师“把专硕当学硕培养”,另一个极端是“不关心专硕”。而考生对学硕和专硕的认知也无法统一。

  “有些学生想要读博从事学术研究,但是又担心自己考不上学硕,就问我能不能考专硕,影不影响读博。更常见的问题是,专硕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会不会不如学硕。”常东说,这些问题每年都会被多次问起,但都无法给出确定的回答。

  储朝晖指出,部分高校师资力量的配置或教学模式的转型或还未能跟得上研究生扩招的力度,这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主要集中在工科专业。“尤其是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近年专硕比例的提升十分显著。”常东告诉记者。

  “虽然我们常把理科与工科并称为理工科,但是实际上两者有很大区别。物理、化学、理论数学等高度理论化的学科并无直接对应的专硕专业,这些专业的学术导向十分明显。而机械、化工、统计等应用型专业有学硕与专硕之分,出现困惑的考生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常东说。

  储朝晖表示,除了延长培养时间,未来还要对专硕的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过程管理以及过程评价等进行优化,让专硕培养与行业产业真正对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