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话改革|费小琛:以改破题 以改促创 支撑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4-08-21 06:41: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新态势,面对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总目标,宁波如何以改革这个点火系,点燃创新这个重要引擎?记者专访了宁波市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费小琛。
市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费小琛。(市科技局提供)
核心观点
■以甬江科创区为核心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高地,全面推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能级科研机构、高层次创新人才“三高一体”协同创新发展机制
■构建技术预判、需求凝炼、项目筛选、会商决策的重大攻关选题制度体系,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部署,其中对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有哪些具体部署?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费小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重要位置,系统部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既体现出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又表明科技创新支撑发展还存在不少制度性的短板和弱项,具备深远的战略指导意义。
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的重要论断,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宁波力量。
在甬江实验室忙碌的科研人员。(甬江实验室提供)
一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示范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征程。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宁波有哪些探索实践和改革举措?成效如何?
费小琛:宁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强化改革牵引,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勇立科技革命潮头、勇担创新“国之大者”、勇破成果转化关隘,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效果不断凸显。
以大统筹构建大协同创新格局。率先组建中共宁波市委人才科技委员会,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规划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基础制度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完善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机制,实现科技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市、县、乡三级贯通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以强投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出台年财税支持超200亿元的“科技新政15条”,坚持财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长不低于20%,探索“拨改投”、科技保险、科技信贷、融资上市等全过程科技金融赋能机制,撬动全社会以大投入补齐科创短板。十年来,全市R&D经费投入总量提高2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3倍。
以新空间汇聚高层次创新资源。全面承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先行任务。全力推进国土空间重塑,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布局建设甬江科创区,形成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宁波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为龙头的科创平台体系,推进高水平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和高层次人才协同,引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纵深发展。
以硬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建立“大兵团、大协同、大攻关、大成果”的有组织科研机制,相继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工信部签署合作协议,突破企业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政策障碍,实现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集成项目、自主培养国内两院院士等“零的突破”;与中国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院地合作”标杆典范,支持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实施“双突破双倍增”计划,实现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探索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迭代实施“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承接“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点任务,近三年累计部署重大项目774项,一批关键技术产品突破“卡脖子”封锁,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以好机制调动全方位创新热情。迭代甬江人才工程,开辟“10+10”申报直通车,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引才。实施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全省率先开展“一平台一政策”授权松绑综合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2023年新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工程数首次居全省第一。建设“研值在线”数字化应用场景,建立企业研发创新“诊断+提升”服务机制,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目前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居全省第一。
通过系列改革,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优秀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科教产共同体建设、科研人员“引、育、留、用”、科技管理数字化改革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示范,为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奠定良好改革基础。
甬江实验室A区(创园)。(甬江实验室提供)
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上当先锋创样板
记者:对于创新与改革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有过生动的比喻:“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当前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哪些?下一步,宁波如何通过改革这个点火系,点燃创新这个重要引擎?
费小琛:尽管宁波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于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总目标和支撑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宁波样板的总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和困难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形势来看,我市参与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和竞争力仍然不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机制措施仍不完善,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吸引外部资源的有力手段和底蕴不足。从内部现状来看,既有长期存在的科教资源不足、基础研究能力不强、产业高新化不够等短板,也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不顺畅、创新资源统筹整合不系统等梗阻问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敲响改革的催征鼓点,宁波将深刻把握新一轮改革要求、阶段特点,深化实施科技创新“强基登峰”综合改革,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上当先锋、创样板。
一是完善全市域创新统筹机制。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顶层设计层面,充分发挥市委人才科技委员会抓总抓统功能,强化统筹,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系统集成、协同联动。制度建设层面,制订实施《宁波市科技创新条例》,夯实科技创新发展制度基础。任务落实层面,深化“大科技”格局,完善市县乡三级联动抓创新工作体系,优化党政“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和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二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以甬江科创区为核心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高地,全面推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能级科研机构、高层次创新人才“三高一体”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强化创新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以研发投入为牵引,形成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政策措施,提升创新资源协调配置能力。强化目标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建设,推进省实验室、省创新中心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结对,遴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科研人员到中小科技型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形成产学研合作示范。强化需求导向的人才引培机制,紧密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迭代升级人才招引政策,优化高校学科建设,营造人才引、育、留、用最优生态。
三是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前沿交叉、关键核心等领域研究布局,构建技术预判、需求凝炼、项目筛选、会商决策的重大攻关选题制度体系,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健全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完善自然科学基金引导机制,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导向作用,适当延长基础研究项目、平台、人才的考核评价周期。完善“前沿引领技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场景应用示范”全链条协同攻关体系,迭代“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链主制、定向委托等组织实施模式,积极争取央地协同、部市和省甬联动项目,建立完善技术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四是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改革。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加快在甬江科创区、产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工程化验证、检验检测等公共平台;迭代升级宁波科技大市场,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建立“拨转股”等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支持本地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纳入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项目库;推广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风险;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支持以合作创新采购方式促进新产品应用推广。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扩大各类科创基金规模,完善科创基金容错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迭代升级财政资金、国资收益和社会资金多渠道联动投入机制。
五是改进科技评价激励制度。以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为目标,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激励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的制度,扩大经费“包干制”使用范围,强化“里程碑”节点考核,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减负。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支持甬江实验室、事业性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成良田 通讯员宣科 实习生许景博